学术投稿

乡镇医院也能做无痛人流

熊小芳

关键词:医院, 人流, 麻醉
摘要:做女人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怀上了,可由于各种原因这孩子又不想要,怎么办?传统的办法只有一个选择--堕胎。医学上叫做人流。以前碰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医生常做的手术是患者刮宫。但这种手术大的缺点是患者很痛苦。“替患者着想永远是我们医生的责任。”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从2007年1月起,开始了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的探索。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

    目的: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方法:本文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分别实施药学干预前后的临床用药情况加以分析对比,进一步针对临床药学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和控制。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缓解,处方不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0.30%、14.00%以及0.20%,和实施药学干预前的处方不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三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药师对于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实施药学干预操作过程中,需要确保临床用药情况更加的科学规范,同时通过临床药学干预指导工作开展,调节西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一步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科学、合理性。

    作者:王胜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丙泊酚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48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和血清中S100β含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h、3 h、6 h的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相差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100β含量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七氟醚麻醉相比较,应用丙泊酚对手术患者进行能够明显减小患者的脑损伤程度和认知功能障碍,并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安全性更好。因此,使用丙泊酚麻醉对于降低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慧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例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的护理

    总结了1例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的护理,包括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认为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和精心护理术后永久起搏器患者,可以有效的促进其顺利康复。

    作者:王海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服务的76例孕产妇作为干预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应急预案和护理服务的56例产后大出血孕产妇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减少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季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对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病毒性的脑炎患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儿护理的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80例病毒性的脑炎患儿,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每一组40例,参照组患儿使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组患儿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干预组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病毒性的脑炎患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患儿治疗的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徐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目的:评价在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实行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并且探讨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使用红霉素针治疗的作为参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针治疗作为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与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相比较参照组,治疗组肺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等指标改善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腹痛、恶心呕吐、局部静脉疼痛反应、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均有明显变化,但是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学不存在意义。结论:将阿奇霉素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申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该院心内二科接受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诊治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后病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症复发率5.0%(3/60)明显低于对照组21.7%(13/6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侯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药敏试验在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分析

    目的:探讨在血液细菌检验中两种不同药敏试验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血液培养阳性标本168份,分别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及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细菌鉴定情况及药敏符合率。结果:两种方法检验 G-杆菌及 G+球菌一致率分别为85.29%、81.55%;在药物耐药、敏感、中位敏感等方面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在血液细菌检验中所需时间较短,可减少结果显示时间快速进行检验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丁云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比较。方法:本次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5年01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另实施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6%较对照组33.33%显著低(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较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具有更显著临床优势,有较广泛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倪前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重症监护室护理观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重症监护室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从该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重症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终,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采用心脏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钱培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喉罩麻醉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中使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异丙酚,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麻醉所用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所用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中,使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进行喉罩麻醉的效果相对较好,不仅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对患者的术后恢复相对较好。可在喉罩麻醉中进行推广。

    作者:党庆宏;何瑞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根管显微镜下取出根管内金属异物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根管显微镜下取出根管内金属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就诊时采用X镜定位、根管显微镜和超声下取根管内金属异物的20例患者作为根管显微镜组,同时选取采用X镜定位和超声技术下取根管内异物的20例患者作为X线定位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异物取出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根管显微镜组患者异物总取出率为95.0%,X线定位组患者异物取出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显微镜组患者台阶形成、侧穿、器械二次分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X线定位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根管内金属异物患者采取根管显微镜下取出异物术有助于提高根管内异物取出率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如玲;郎江蓉;姚向阳;马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探讨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管径扩张,对照组表现为静脉腔内快速流动光点;观察组的CFV、SFV、PTV、MGV内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有效判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周自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超声弹性成像对良恶性乳腺病变在体检中的诊断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良恶性乳腺病变检查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该院选取的100例患者首先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按照5分法进行评分,以1~3分为良性肿瘤,4~5分为恶性肿瘤。然后对患者进行手术病理检查,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方法的结果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准确率为94%,灵敏度94.2%,特异度93.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黄建新;张丹;王岩;刘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行ESD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两组分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ERF)进行两组之间护理效果的比较。结果:121例早期食管癌行ESD术患者均手术成功。常规护理组HAMA与HAMD、HPLP及WHOQOL-BERF在常规护理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HAMA与HAMD、HPLP及WHOQOL-BERF护理干预前后在心理状况、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生活质量等方面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行ESD术早期食管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健康行为、生活质量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蔡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16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给予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分析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退,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给予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郭晓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采用三维超声技术完成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护理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电生理表现为心房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和血栓栓塞,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药物治疗效果差。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我国房颤的患病率正逐年升高。目前房颤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经导管消融手术。传统模式下,房颤消融需要借助三维电解剖标测与左房及肺静脉CT成像和造影图像的融合,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X射线和造影剂所带来的伤害。而三维心腔内超声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X射线和造影剂的运用,而且可以清晰显示心房内手术相关部位解剖结构,可以实时监测心房内微血栓形成和心包积液等并发症,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2015年1月14日我院运用新的SoundStar心内三维超声导管结合Carto3三维标测系统,完成1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罗宇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3H护理服务模式在计划生育手术室的运用

    目的:探讨3H护理服务模式在计划生育手术室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计划生育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H护理服务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2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护理前,其中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 H护理服务模式在计划生育手术室的运用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春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lower amount of high-risk drug outside permeability caused by partial necrosis set of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using the method of root analysis and action to correct infusion exosmosis 1 case of high-risk drug caused local necrosis case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find the proximal reason and root cause factors,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formulation out flow char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extravasa-tion,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to guide subsequent processing method,its application in nursing patients with infusion. Results:in the process of the whole clini-cal intervention,patients with no discomfort,recovering well,smoothly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intervention,to heal. Conclusions:normalize infusion extrava-sation prevention and extravasation post-processing guidance,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nurses high -risk drug exosmosis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in infusion,can prevent tissue necrosis happened to some extent.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与优越性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阑尾炎患者时使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收集阑尾炎患者共10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操作时间更短,能够有助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