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培琳
目的:研究和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的措施及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该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90例,对这些患儿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其中包含健康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方式。结果:90例患者中有63例患儿治愈后出院,13例在外院进行了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手术后治愈出院,12例因为肺部感染二次感染而继续留院治疗,因为病情严重而放弃治疗的有两例。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程时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女性黄褐斑脾肾阳虚型应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女性黄褐斑脾肾阳虚型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2%。结论:中医药用于女性黄褐斑脾肾阳虚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作玲;杨雁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辩证联合紫外光治疗银屑病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8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紫外光治疗,观察组行中医药辨证联合紫外光。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辨证联合紫外光方法治疗银屑病,能够有效改善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饮食的限制、肾合成功能日渐下降和透析过程中部分丢失左卡尼汀等原因,导致血浆和组织中的左卡尼汀低于正常水平,进而引发一系列透析相关疾病。左卡尼汀作为脂肪酸代谢的辅助因子,在细胞能量的产生和调控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对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分析与综述。
作者:王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对于儿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住院患儿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的患儿67例,病毒感的患儿65例,,对患儿分别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两者联合的方法进行检验,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两种感染病原的C反应蛋白平均数值。结果: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两种检测方法相比,C反应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常规的阳性检出率;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联合的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纯应用的阳性检出率;细菌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数值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值(P<0.05)。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方法能够使患儿在临床上的阳性检测率更高,能够有效鉴别不同感染类型的患儿,对临床医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应用比索洛尔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诊治的甲亢患者109例进行回顾,按治疗方法设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49例),前者予甲巯咪唑治疗,后者予甲巯咪唑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甲状腺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FT4、TSH、FT3水平(16.37±1.48)pmol/L、(4.32±1.25)pmol/L、(6.32±1.13)pmol/L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应用比索洛尔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可改善甲状腺素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陈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长期卧床骨折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1015年6月于该院救治的60例长期卧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依从性评分量表(GSAN)评估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依据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评分分为观察组(GSAN≥5分)及对照组(GSAN<5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及患者卧床时间、肌力、是否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等具体病情来分析长期卧床骨折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52.64±4.78)岁、卧床时间(22.41±3.75)d 较对照组(43.82±4.56)岁、(13.58±4.51)d显著较高(P<0.05),护理依从性评分(3.81±1.09)分较对照组(6.73±1.15)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肌力、文化程度、骨折部位情况较对照组显著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卧床时间长、神经/脊髓损伤、肌力、文化程度及骨折部位等因素均会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有所影响。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有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6~72岁,平均64岁。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采用常规治疗。对实验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心电图及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明显改善,心电图、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均明显减少。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明显改善心电图、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均明显减少,促进其健康生活,作用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丁晓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行醒脑静与纳洛酮的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自该院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2月1日收治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纳洛酮治疗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行醒脑静与纳洛酮的联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酒后清醒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行醒脑静与纳洛酮的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几率,有效的缩短了酒后清醒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预防性抗生素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36例,采用预防性抗生素的68例划入观察组,未采用预防性抗生素而直接手术的68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高体温、白细胞数以及术后HGB,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体温分别为(37.24±0.46)℃、(37.43±0.38)℃,术后HGB分别为(116.35±9.62)g/L、(117.68±10.12)g/L,白细胞数分别为(10.46±2.12)×109/L、(9.86±2.14)×109/L,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44%(3/68)、0.18%(1/6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对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徐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下段输尿管癌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例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下段输尿管癌的患者,其中男16例,女9例,中位年龄67.2岁。无痛性血尿患者12例,腰痛患者6例;B超偶然发现肾积水患者7例。结果:25例患者均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其中行输尿管部分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的患者10例;输尿管末端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患者15例。病理诊断均为尿路上皮细胞癌,病理分级:G18例;G211例;G2~G33例;G33例。分期:T110例;T211例;T34例。22例患者获得随访(88%),5年生存率为45.5%(10/22),术后血肾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术后2年内膀胱癌发生率36.4%(8/22);术后1年~6年出现6例同侧上尿路癌复发患者,复发率是27.2%。术后2年内4例患者死于内科疾病。结论:原发输尿管癌属于临床中不常见的尿路上皮肿瘤,没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将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应用在低分级、低分期的输尿管癌中具有良好预后,但是存在复发风险,需要术后进行密切随访。
作者:王勇;王云炎;孟峻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借助鼻内镜进行电凝止血治疗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相关治疗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命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应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方式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应用鼻腔填塞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观察指标以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鼻腔通气恢复时间、止血时间、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借助鼻内镜进行电凝止血治疗对难治性鼻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加快患者鼻腔通气功能、黏膜组织等恢复正常。
作者:马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所有患者经诊断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人,治疗组接受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显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疗法(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功能障碍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获得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帮助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国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5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探讨,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法进行处理,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便秘、首次排便时间以及P物质、血浆胃泌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肠鸣音频次均显著增加,研究组肠鸣音频次快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和便秘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餐后1 h的P物质和血浆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可有效防治脑卒中患者便秘情况,其重要机制为调节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作者:牛兰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做女人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怀上了,可由于各种原因这孩子又不想要,怎么办?传统的办法只有一个选择--堕胎。医学上叫做人流。以前碰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医生常做的手术是患者刮宫。但这种手术大的缺点是患者很痛苦。“替患者着想永远是我们医生的责任。”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从2007年1月起,开始了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的探索。
作者:熊小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健康处方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根据护理健康处方展开;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同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柑橘健康处方展开临床护理服务,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并且还可降低患者复发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蔡爱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对促进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处方22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喹诺酮处方使用未采用药学干预(未干预组),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的喹诺酮处方采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干预组),比较两组处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联合干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少,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少,相比未干预组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中,采用药学干预和系统化处方评估能够提升药物的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保障。
作者:殷红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分别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16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3例,满意率89.6%;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10例,满意率65.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田维琴;冉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行ESD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两组分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ERF)进行两组之间护理效果的比较。结果:121例早期食管癌行ESD术患者均手术成功。常规护理组HAMA与HAMD、HPLP及WHOQOL-BERF在常规护理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HAMA与HAMD、HPLP及WHOQOL-BERF护理干预前后在心理状况、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生活质量等方面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行ESD术早期食管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健康行为、生活质量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蔡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记录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能缓解肺癌癌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诺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