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胡贵珍

关键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 醒脑静, 纳洛酮,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行醒脑静与纳洛酮的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自该院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2月1日收治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纳洛酮治疗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行醒脑静与纳洛酮的联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酒后清醒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行醒脑静与纳洛酮的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几率,有效的缩短了酒后清醒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E GF R-TKI联合化疗治疗E GF R-TKI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EGFR-TKI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0例研究组(接受化疗联合EGFR-TKI)和3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结果:(1)两组治疗有效率、总生存期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EGFR-TKI联合化疗疗效肯定。

    作者:吴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高俊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电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电子护理记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虽然通过电子护理记录让护理工作人员摆脱了手写的历史,但是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文中分析了电力护理记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电子护理记录提出了几点对策。

    作者:纪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病理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与防护探讨

    相比于其它的医学实验室,病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有更高要求,且在病理试验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种化学品,加大了病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难度。如何做好病理实验室的化学品安全管理和防护已经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次研究首先分析常见化学品毒性和存放要求,随后针对特殊化学品的安全存放问题加以探讨,并总结有效的化学品防护措施,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蔡晚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碘伏涂擦在门诊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碘伏涂擦在门诊伤口换药中的临床具体效果,选择一项合适的在门诊伤口换药的方法。方法:以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进行进行门诊换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我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处理方法;观察组进行常规的清洗之后,再使用碘伏外用涂在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换药的频率和伤口康复的时间长短,研究碘伏伤口换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换药的频率、伤口康复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显示了碘伏溶液在伤口换药的明显优势。结论:碘伏的消毒效果明显、持续杀菌时间维持较长,是一种科学安全的伤口处理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世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选择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的作用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选择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65例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实施思密达与口服补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6.3%,观察组总有效率93.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停药后逐渐消失。结论: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选择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的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任流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妇女更年期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47例,占比95.91%;对照组总有效38例,占比77.5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更年期失眠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期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对于持续期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持续期支气管哮喘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疗程均为12周。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周、12周后,试验组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治愈(55.5%)、显效为主(33.3%),其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推拿疗法联合常规雾化吸入疗法可显著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持续期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红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术后恢复健康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59.1±10.8)ml、术后恢复时间(49.8±5.6)min及手术时间(42.6±5.3)min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具有创伤面积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昝义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叶酸组、中剂量叶酸组和高剂量叶酸组三组,每组3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4 w后检测Hcy水平、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低剂量组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Hcy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三组经治疗后其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未发生过敏、恶心等不良反应。结论:叶酸联合甲钴胺可有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良反应少,且应用中、高剂量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疗效更佳,其中应用中剂量叶酸(5 mg/d )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林美萍;王新华;张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大肠杆菌O157:H7毒素应用Vero细胞毒性试验法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使用 Vero细胞进行大肠埃希菌毒素检测的结果。方法:使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1株痢疾志贺杆菌以及10株大肠杆菌,分别向Vero细胞加入痢疾志贺杆菌以及大肠杆菌上清和菌体裂解液,观察并记录两者对于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对于Vero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大肠杆菌培养上清高于菌体,痢疾志贺菌菌体高于上清,使用两种培养基所培养出的大肠杆菌上清对于Vero细胞毒性作用差异不大。结论:可以使用Vero细胞毒性试验法来进行大肠杆菌细胞O157:H7(出血性)毒素的检测。

    作者:余晓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护理人员工作困境的自我减压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护理人员当前的工作困境,并就其提出具体的减压方案。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护理咨询等方式,来了解护理人员当前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困境,并且,针对这些困境产生原因加以了解,对其自我减压方案进行了解与综合,提出相对完整的减压方案。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基层护理人员的困境基本来自于与患者沟通、自我专业技能的欠缺。基本减压方案可有4个,且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应用,效果相对较好。结论:在基层护理人员工作中,多种因素造成其心理压力较大,从而影响其实时的工作,减压方法的使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对应的工作任务,协调医患关系,可在临床加以推广与使用。

    作者:唐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长期卧床骨折患者护理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长期卧床骨折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1015年6月于该院救治的60例长期卧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依从性评分量表(GSAN)评估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依据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评分分为观察组(GSAN≥5分)及对照组(GSAN<5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及患者卧床时间、肌力、是否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等具体病情来分析长期卧床骨折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52.64±4.78)岁、卧床时间(22.41±3.75)d 较对照组(43.82±4.56)岁、(13.58±4.51)d显著较高(P<0.05),护理依从性评分(3.81±1.09)分较对照组(6.73±1.15)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肌力、文化程度、骨折部位情况较对照组显著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卧床时间长、神经/脊髓损伤、肌力、文化程度及骨折部位等因素均会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有所影响。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健康处方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健康处方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根据护理健康处方展开;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同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柑橘健康处方展开临床护理服务,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并且还可降低患者复发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蔡爱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应用法舒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早期应用法舒地尔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中选择8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病人均早期(入院后即使用)应用法舒地尔,对照组40例病人比对照组晚一周应用法舒地尔,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通过比较检验,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应用法舒地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席海鹏;刘洪;何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乡镇医院也能做无痛人流

    做女人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怀上了,可由于各种原因这孩子又不想要,怎么办?传统的办法只有一个选择--堕胎。医学上叫做人流。以前碰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医生常做的手术是患者刮宫。但这种手术大的缺点是患者很痛苦。“替患者着想永远是我们医生的责任。”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从2007年1月起,开始了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的探索。

    作者:熊小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耳穴贴压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5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探讨,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法进行处理,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便秘、首次排便时间以及P物质、血浆胃泌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肠鸣音频次均显著增加,研究组肠鸣音频次快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和便秘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餐后1 h的P物质和血浆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可有效防治脑卒中患者便秘情况,其重要机制为调节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作者:牛兰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评述

    目的:评述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级护理专业的8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以2014级10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健康评估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同时统计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平均(92.88±10.26)分,对照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平均(81.19±16.20)分,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程度评分为9.05±1.05分;对照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程度评分为(7.16±1.78)分;实验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任务驱动法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操作能力,可于健康评估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时采取心理和体位联合护理干预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早期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倾倒率、进镜顺利度、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后倾倒率和进镜顺利率分别为2.2%和98.9%,对照组患分别为10.7%和9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体位护理不仅有助于减少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麻醉后倾倒率和提高进镜顺利率,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阴惠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