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鸿

关键词:中医针灸, 更年期失眠,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妇女更年期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47例,占比95.91%;对照组总有效38例,占比77.5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更年期失眠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有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6~72岁,平均64岁。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采用常规治疗。对实验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心电图及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明显改善,心电图、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均明显减少。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明显改善心电图、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均明显减少,促进其健康生活,作用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丁晓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液净化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血液净化对老年急性肾衰竭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于该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都采用治疗手段后,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血液净化有着显著地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应该在临床应用上大力的推广。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评述

    目的:评述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级护理专业的8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以2014级10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健康评估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同时统计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平均(92.88±10.26)分,对照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平均(81.19±16.20)分,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程度评分为9.05±1.05分;对照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程度评分为(7.16±1.78)分;实验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任务驱动法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操作能力,可于健康评估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创小切口与传统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小切口与传统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及研究组(微创小切口治疗)各45例,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可作为临床治疗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邓泽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价探讨

    目的:探讨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1例,采用放化疗治疗,研究组21例,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1.4%,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42.8%,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疗效确切,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小,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作者:沈国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术后恢复健康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59.1±10.8)ml、术后恢复时间(49.8±5.6)min及手术时间(42.6±5.3)min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具有创伤面积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昝义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综述

    急性传染病对于人类的健康有较大的威胁,在临床的工作中对传染病的控制与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提升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对于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本文章将以笔者的临床经验并总结临床的相关资料对突发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展开综述。

    作者:廖建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相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参与研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健康状况为其行相应的治疗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压结果。结果:30例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且治疗后的血气分压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其治疗有效率较高,还可降低该疾病的复发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丹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与健康问题的探讨

    为探讨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及其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在2013~2015年对寻甸县城有代表性的五种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和502名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系统监测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五种公共场所类型中广场、公园环境卫生质量状况为突出,大、中型商场次之,餐厅与歌舞厅较差。在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面,歌舞厅、餐厅工作人员一些生理疾病的罹患率均高于公园、广场和大、中型商场的从业人员。据此可以得知,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对从业人员健康有一定影响,应重视保护该人群的身体健康。

    作者:杨福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体检人群肝胆系统患病情况探讨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人群肝胆系统患病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896名人员进行分析,对所有人员进行肝脏检查,分析其肝胆系统患病情况。结果:所有人员中发现肝胆系统疾病896人,占比47.26%,其中,脂肪肝患者364人(19.20%),胆囊结石患者280人(14.77%),肝囊肿患者156人(8.23%),胆囊息肉65人(3.43%),其他31人(1.64%),肝胆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其中,肝囊肿、胆囊结石等趋势明显。结论:健康体检人员肝胆系统患病主要为脂肪肝、肝囊肿以及胆囊结石等,患病趋势逐渐趋于年轻化,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其保健意识,提倡合理膳食、勿吸烟饮酒,从而减少肝胆系统疾病的发病。

    作者:史文婷;毛艺璇;施茗熙;赵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躁狂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价值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躁狂抑郁症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收集躁狂抑郁症患者共94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就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在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躁狂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的负担,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电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电子护理记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虽然通过电子护理记录让护理工作人员摆脱了手写的历史,但是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文中分析了电力护理记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电子护理记录提出了几点对策。

    作者:纪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专科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专科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观察分析患者的康复以及呼吸道护理效果。结果: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共有40例,护理过程中发生4例死亡病例,6例仍在康复过程中,其余30例均已全部出院,康复过程中患者出现2例肺部感染病例。结论:通过以上的实验能够看出,护理效果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治疗的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国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时采取心理和体位联合护理干预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早期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倾倒率、进镜顺利度、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后倾倒率和进镜顺利率分别为2.2%和98.9%,对照组患分别为10.7%和9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体位护理不仅有助于减少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麻醉后倾倒率和提高进镜顺利率,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阴惠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住院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显著高与对照组的80.00%(28/35)(P<0.05);观察组患儿肺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7/35)(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巩固临床疗效,促进患儿病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PD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组各50例。西医组患者接受口服美多巴+金刚烷胺治疗,中西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辩证分型进行中医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Hoehn-Yahr评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UPDRS II及III部分评分,根据积分情况依照“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oehn-Yahr评分、HAMD评分和UPD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中西组患者Hoehn-Yahr评分、HAMD评分和UPDRS评分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中西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PD患者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继发性不孕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继发性不孕症治疗方法的选择,观察经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原因引发的继发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2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50.0%;25例子宫因素导致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60.9%;25例POCS患者中,总妊娠率40.0%;12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30.0%。结论:临床治疗继发性不孕症患者时,应针对病因恰当的选择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杨芸;刘娟;王杜娟;毕红;温开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医院科室文化的建设

    本文通过介绍建设医院科室文化的核心理念、内涵、特征和基本内容,揭示了科室文化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为进一步推进医院科室文化的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邢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低血压休克一例

    2012年,护理报转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使用并注意《氟喹诺酮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指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除常见的恶心、头痛、腹泻、失眠及头晕等反应外,还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该报告特别强调:老年人在初次使用时,可能出现肌腱炎、肌腱断裂、低血压/休克等现象,情况严重地也有可能出现血管炎、血清病、急性肝功能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从而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本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与此相关不良反应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成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的40例尿路感染病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进行尿常规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不同类型尿路感染中,白细胞计数比较(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尿路感染的阳性率也各有不同。结论: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结合临床症状及具体实验室检查结果,可鉴别不同类型尿路感染,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仕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