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内效贴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偏瘫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

易琼;孙文琳

关键词:肌内效贴, 针刺, 卒中, 偏瘫, 肢体肿胀
摘要:目的:研究肌内效贴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偏瘫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具有偏瘫肢体肿胀的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肌内效贴组和联合治疗组。针灸组对肿胀肢体予以针刺治疗,肌内效贴组采用消肿贴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即为联合使用针刺治疗及肌内效贴对肿胀肢体予以治疗。对三组患者分别予以治疗前后偏瘫侧肢体围度测量予以判断。并计算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肌内效贴组和针灸组(P<0.05)。但肌内效贴组与针灸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针刺治疗对改善卒中偏瘫肢体肿胀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目的:为提高该校高职护理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方法:以该校2014级高职护理5、6班为研究对象,5班为试验班,6班作为对照班。在试验期间,6班按照传统-灌输式教学;5班打破常规、实行学教方法改革,证实了其可行性。结果:通过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结论:通过为期一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改变我校目前教学现状的良好途径。

    作者:卞加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全数字化钼铑双靶X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在乳腺疾病中应用全数字化钼铑双靶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全数字化钼铑双靶X机进行检查的3256例乳腺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手术患者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全数字化钼铑双靶X线共检出乳腺疾病患者2813例,其中乳腺增生病2405例,乳腺纤维腺瘤213例,乳腺导管扩扩张86例,乳腺癌109例。其中有203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诊断总符合率为95.6%。结论:目前,全数字化乳腺钼铑双靶X线是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史建英;杨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护理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病患70例,根据护理方法将所有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患在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前、后进行有效护理;对照组,在使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为进行相应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中位手术时间、中位住院期间、胆漏分别为(120.5±20.5)min、(7.5±0.5)d、1(例);对照组病患的中位手术时间、中位住院期间、胆漏分别为(125.5±25.5)min、(8.5±1.5)d、5(例)。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发生胆漏的概率,缩短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医院必须重视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护理。

    作者:胡玉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继发性不孕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继发性不孕症治疗方法的选择,观察经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原因引发的继发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2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50.0%;25例子宫因素导致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60.9%;25例POCS患者中,总妊娠率40.0%;12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总妊娠率30.0%。结论:临床治疗继发性不孕症患者时,应针对病因恰当的选择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杨芸;刘娟;王杜娟;毕红;温开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呼吸衰竭病患在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之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一年中收治的在呼吸方面存在衰竭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0人。将60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对对照组的病患进行正常的护理工作,对观察组的患者除了正常的护理之外,再进行人性化优质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的稳定状况、住院时长和对接受的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观察之后,观察组的研究对象的平均住院时长是18~19 d,对于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为96%~97%;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平均住院时长是23~24 d,对于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为80%~82%。结论:通过对研究得出的数据进行观察,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所以,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莉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输液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住院部进行实验观察,其中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未实施风险管理,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起开始实施风险管理,观察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护理人员的理论操作水平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数据出现较大差异,实施后得到较高成效。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至静脉输液管理中得到显著效果,值得在各科护理工作推广使用。

    作者:何魏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创小切口与传统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小切口与传统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及研究组(微创小切口治疗)各45例,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可作为临床治疗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邓泽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艾迪静脉治疗不良反应及疗效的差异。方法: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30例:放疗第一日即使用艾迪注射液8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一次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之间差异。结果:两组在近期疗效方面观察组73.3%VS 对照组66.7%(P>0.05),差异未见统计学差异。在放射性食管炎方面未见差异(P>0.05),在白细胞减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艾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治疗副反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孝娟;黄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效果,总结经验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66例进行护理研究,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30.30%)明显低于对照组(72.73%,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护理内容全面,患者及家属依从性高,患者睡眠状态好、心态好,有效减少了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曹卫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贲门失弛缓三种介入治疗方法选择和中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三种有效的贲门失弛缓介入治疗方法,并分析哪种方法中、远期疗效结果佳。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的60例贲门失弛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取球囊导管扩张术(30例)、永久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10例)、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20例)的介入治疗方法,分别标记为A、B、C三组。结果:A组进行了56次球囊扩张,平均每例1.9次,56.7%的患者增加直径分级扩张1次,43.3%的患者扩张了3次,疼痛和反流是主要并发症。B组每例安放支架(不带膜)1只,疼痛、反流、出血和肉芽增生是主要并发症。C组每例安放部分支架(带膜)1只,疼痛、反流和出血是主要并发症。A、B、C三组的随访时间均为6~33个月左右,大于6个月的随访中三组患者出现复发吞咽困难状况的概率分别为60%、60%、20%,大于1年的随访中患者出现复发吞咽困难状况的概率分别为90%、50%、20%。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而言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上具有更显著地中远期效果,且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但也仍存在不足之处。

    作者:谢志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比组各38例。参比组患者应用多次根管疗法,研究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比组(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术后6 h、12 h以及24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低于参比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炎症症状改善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参比组(P<0.05)。结论:隐裂性牙髓炎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显著、较好地改善疼痛症状、促进病情的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边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在呼吸内科诊断中使用呼吸内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呼吸内科接收并治疗的3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呼吸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病变部位并判断病变状况。结果:在380例行纤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当中一次性确诊的患者有313例,一次确诊率达到82.37%。利用呼吸内镜实施检查的患者病症类型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对于肺癌和咳血的检查中。结论:在呼吸内科诊断中利用呼吸内镜进行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对于及时明确患者病症并及时的实施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呼吸内镜检查可作为呼吸内科诊断中优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袁壮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浅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工作和早期的一系列功能康复锻炼,使患者早日恢复其生活上的独立性。方法:患者置换手术后个体所表现出的差异制定一套符合患者的科学护理以及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掌握患者的康复状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终对其评价。结果:随机抽查在我院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的患者,通过随访和调查,患者康复状况良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自信。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在中西医的结合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康复锻炼计划和细心的护理,具有康复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姜明林;刘选艳;梁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4小时康复管理实践与体会

    目的:康复管理的理念在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已经开始实施,但不同地区的管理方式不一样,康复医学科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实施开展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以中枢整合为核心的整体训练方法,为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实施24小时康复管理。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重症胸外伤患者共70例作为调查分析对象,并且将所有参与调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5例,调查实验中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并且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死亡率为0.00%,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实验能够看出,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护理应该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因为采用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郭丑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进行治疗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随访,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4例,死亡率为11.4%,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14例,死亡率为40.0%%,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率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月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48例,占60%,有效19例,占24%,好转9例,11.3%,无效4例,占5%。治疗总有效率为95%,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针刺腰部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选择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有效率达96%,对照组有效率(66%,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预防保健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逯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探讨蓝芩口服液联合口腔基础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

    目的:探讨口腔溃疡使用蓝岑口服液和口腔基础治疗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月的98例口腔溃疡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9例,对两组的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临床有效率是95.92%,患者满意度是93.8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63%,满意度是77.55%,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病例出现。结论:蓝岑口服液和口腔基础治疗联合使用可以让口腔溃疡患者的症状快速消除,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科学快速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迟英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疏肝愈疡汤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疏肝愈疡汤医治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所治疗100例肝气犯胃溃疡病者,随机地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运用西医,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式是疏肝愈疡汤结合西医,对两组常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状况进行深入地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2.00%。经我院进行的随访治疗,观察组的复发是2例,复发率仅有4.00%。对照组复发为10例,复发率达到20.00%,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愈疡汤能够有效地治疗胃溃疡,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静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