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徐晓

关键词:优质护理, 病毒性脑炎,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在病毒性的脑炎患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儿护理的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80例病毒性的脑炎患儿,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每一组40例,参照组患儿使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组患儿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干预组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病毒性的脑炎患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患儿治疗的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248例心脏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对2016年1~5月248例心脏术后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248例患者中3例出现出血和渗血,2例拔管后出现血肿,其他均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或减少有创血压监测相应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恢复顺利,安全转出ICU.

    作者:姜国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包皮手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包皮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行包皮手术的9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在手术前行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对照组麻醉药物给予罗哌卡因,观察组麻醉药物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通过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来及术后6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麻醉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2.43±0.58)min、麻醉完善时间(3.96±0.67)min、VAS评分(2.78±1.17)分均低于对照组(3.12±0.56)min、(5.21±0.73)min、(4.13±1.22)分,麻醉持续时间(7.08±0.51)h高于对照组[(5.15±0.43)h,P<0.05]。结论:在小儿包皮手术中,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经阴茎根部阻滞,麻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术后镇痛效果尤佳。

    作者:卜敏;恽惠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2例精神病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B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在治疗两个月后,通过阳性阴性量表和精神病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症状量表的评测。结果:A组的有效率为87.8%,B组的有效率为78.0%,两组的治疗效果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不良反应的症状量表的检测,A组不良反应的出现处于正常水平,B组静坐不能的不良反应较为异常,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基本相似,但氨磺必利不良反应轻,可以控制药量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的终止妊娠的时间分为3组,即A组(n=12,<32 w)、B组(n=24,32~33+6 w)、C组(n=24,≥34 w)。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宫颈成熟条件又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各30例,对围生儿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C组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比较,B组低于A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妊娠34 w以后终止妊娠可显著围生儿结局,合理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可有效防止新生儿窒息或死亡,提高围生儿存活几率。

    作者:罗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Orem自护理论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退化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帕金森(PD)作为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疾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活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提高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一直是神内的研究重点[1],本文旨在研究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使用Orem自护理论在退化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赵莉;谢艾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和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在该院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40例),实验组根据无痛护理管理体系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无痛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时采取心理和体位联合护理干预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早期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倾倒率、进镜顺利度、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后倾倒率和进镜顺利率分别为2.2%和98.9%,对照组患分别为10.7%和9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体位护理不仅有助于减少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麻醉后倾倒率和提高进镜顺利率,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阴惠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文件书写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护理文件是住院病历构成中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临床护士执行医嘱的情况、病患在医院的治疗情况以及护士对病患的病情观察。因此医院一定要重视护士关于护理文件的书写,找到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让护理文件的书写更加规范。本文分析护理文件在书写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向护士提出改进建议,譬如采取专业的管理办法,规范书写,增进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交流等等。

    作者:植凤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益肾化瘀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复发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停药3个月的月经失调、疼痛等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较好,对于促进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罗向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个体化饮食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饮食护理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在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个体化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3.6±0.5)d,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5.6±0.7)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选择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的作用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选择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65例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实施思密达与口服补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6.3%,观察组总有效率93.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停药后逐渐消失。结论: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选择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的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任流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3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IL-2、IL-6及CR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IL-2、IL-6及CRP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疗法治疗胃溃疡具有理想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迎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记录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能缓解肺癌癌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术后恢复健康的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59.1±10.8)ml、术后恢复时间(49.8±5.6)min及手术时间(42.6±5.3)min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具有创伤面积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昝义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有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56~72岁,平均64岁。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采用常规治疗。对实验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心电图及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明显改善,心电图、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均明显减少。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明显改善心电图、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均明显减少,促进其健康生活,作用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丁晓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论妇产科手术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探明患者在妇科手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找到预防感染降低感染率的方法。方法:严密观察,分析总结,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结果:大大降低了妇产科手术后感染率。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常见的感染主要由于外部环境,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操作过程,患者生活习惯及个人体质强弱等引起。我们在这些环节予以正确干预,就能降低妇产科手术后感染率,有效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鲍朝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护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数据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并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小娜;王晓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手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实验组口服缬沙坦胶囊+螺内酯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24h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钾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缬沙坦单独治疗方式,缬沙坦+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项春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本次主要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进行探讨,明确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行开腹手术患者204例,其中有15例患者出现感染,以原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对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进行有效判定,并对切口感染的原因的发生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源性因素均具有关系。结论:对于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应当对引发其导切口部感染的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然后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陆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配合研究

    近年来,医院临床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经皮肾镜碎石术获得极为广泛的应用,同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其表现出的治疗优点较为突出,可以准确对患者实施定位,不会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造成严重创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为了将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研究有效方法加以手术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配合方法进行研究。

    作者:莫芳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