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

赵琼;李盨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不安腿综合征, 发病机制, 中西医治疗
摘要:笔者查阅与分析文献资料,对现阶段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发病机制与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重症胸外伤患者共70例作为调查分析对象,并且将所有参与调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5例,调查实验中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并且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死亡率为0.00%,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实验能够看出,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护理应该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因为采用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郭丑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病理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与防护探讨

    相比于其它的医学实验室,病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有更高要求,且在病理试验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种化学品,加大了病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难度。如何做好病理实验室的化学品安全管理和防护已经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次研究首先分析常见化学品毒性和存放要求,随后针对特殊化学品的安全存放问题加以探讨,并总结有效的化学品防护措施,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蔡晚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尿毒症患者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3例报告

    目的:对三例尿毒症患者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病案回顾分析,提高对自发性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低概率损伤事件的警惕性,大限度降低对此类病例的漏诊率,分析并总结对尿毒症患者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3例明确诊断为尿毒症并发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患者病案,分析其发病诱因,专科体格检查体征,膝关节DR照片及MRI的影像学特异性改变以及生化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三例患者均有尿毒症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基础性疾病,伤前有明确外伤诱因,股四头肌肌腱断裂有明显的阳性体征,膝关节DR照片及MRI检查有特异性改变。结论:充分认识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对运动系统造成的影响,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是减少漏诊的重要措施,对基础性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是减少发病率的主要手段,手术是治疗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的根本方法。

    作者:高克仁;王中旭;邵彦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本文分析和探究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并为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随机抽取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急诊科工作的4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能发生的暴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然后对其预防对策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制定一套有效的预防对策,不仅可以降低暴力风险发生率和投诉率,而且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低血压休克一例

    2012年,护理报转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使用并注意《氟喹诺酮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指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除常见的恶心、头痛、腹泻、失眠及头晕等反应外,还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该报告特别强调:老年人在初次使用时,可能出现肌腱炎、肌腱断裂、低血压/休克等现象,情况严重地也有可能出现血管炎、血清病、急性肝功能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从而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本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与此相关不良反应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成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中选取7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9例胃溃疡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39例胃溃疡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探究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总有效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可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小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16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给予1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分析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退,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给予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郭晓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产妇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又给予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然后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技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技能评分(18.4±1.1)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19.6±1.2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1.2±0.8)分均高于对照组(16.4±0.8)分、(15.9±1.0)分、(7.5±0.7)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到产科临床护理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而且还能使产妇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确保母婴的健康。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高俊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对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接受静脉输液港植入术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0例与干预组20例,一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接受临床早期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满意度。结果:一般组患者满意度为75%,干预组为90%,干预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因疾病接受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治疗患者而言,为其提供全面优质护理服务,大部分患者对于临床服务感到满意。

    作者:王斐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本次主要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进行探讨,明确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行开腹手术患者204例,其中有15例患者出现感染,以原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对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进行有效判定,并对切口感染的原因的发生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源性因素均具有关系。结论:对于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应当对引发其导切口部感染的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然后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陆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观察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综合保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腰腿痛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腰腿痛复发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给予其综合保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腰腿痛复发率,疗效显著,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黄芩桔梗汤治疗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芩桔梗汤治疗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门诊120例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按黄芩桔梗汤治疗,对照组以口服蓝芩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芩桔梗汤治疗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陈苗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择期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7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来评估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尿失禁及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3%、10.26%较对照组17.95%、33.33%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31%较对照组71.79%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龚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36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探究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石志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优质护理研究

    目的:对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9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3例)和实验组(4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再次咯血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长期卧床骨折患者护理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长期卧床骨折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1015年6月于该院救治的60例长期卧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依从性评分量表(GSAN)评估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依据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评分分为观察组(GSAN≥5分)及对照组(GSAN<5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及患者卧床时间、肌力、是否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等具体病情来分析长期卧床骨折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52.64±4.78)岁、卧床时间(22.41±3.75)d 较对照组(43.82±4.56)岁、(13.58±4.51)d显著较高(P<0.05),护理依从性评分(3.81±1.09)分较对照组(6.73±1.15)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肌力、文化程度、骨折部位情况较对照组显著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卧床时间长、神经/脊髓损伤、肌力、文化程度及骨折部位等因素均会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有所影响。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批量伤员应急预案在急诊群体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批量伤员应急预案在急诊群体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9起突发群体创伤事件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应急预案救的流程启动、流程特点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226例患者中,抢救无效死亡3例,救治成功223例,及时抢救率100%,及时抢救成功率98.7%。结论:批量伤员应急预案完善的流程、合理的处置可以提高群体创伤救员救治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的实践价值。方法:抽取于该院进行诊治的90例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方式,均分成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2组患者均采取日常基础护理,观察组加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2组骨折愈合效果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56%,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施加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肢功能恢复速度,对缓解临床不良情况,加速康复具有促进意义,值得采纳与推行。

    作者:田逢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硬膜外填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硬膜外填充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5例行L2-3腰椎间隙硬膜外填充治疗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除一名女性患者治疗后效果较差改手术治疗。其余84例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优良率98.8%。结论:硬膜外填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达到了去除疼痛的目的,是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邢学文;赵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