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握拳法对静脉输液操作的影响

杨培香

关键词:改良式, 握拳, 静脉输液,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握拳法较传统握拳法在静脉输液操作中的优势。方法:通过选取我科自2013年11月~2014年4月共120名患者,男性,59人年龄16~89岁,平均年龄52.5岁;女41人年龄22~83,平均年龄52.5岁。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奇数组为观察组;偶数组为对照组。就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血管充盈程度等进行对比。结论:改良式握拳法静脉输液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易于固定、减轻疼痛、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等多种优点。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发展研究

    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深化,老年疾病开始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中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作为老年人中频发的病症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者:张焕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护理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护理,通过对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的患者从环境、饮食、生活、心理及出院后家庭护理几方面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韩春雨;尉桂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9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1.05±3.37)d与对照组(14.92±4.81)d比较相对较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12±5.08)分少于对照组(17.94±6.55)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李继兰;张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5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显著的10例,有效的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著的19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何邦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评价16排螺旋CT对腰骶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16排螺旋CT扫描腰骶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腰骶椎间盘突出患者300例进行研究,均行16排螺旋CT诊断,对影像表现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检查结果显示,在300例患者中,右旁外侧型2个,左旁外侧型5个,中央偏右型56个,中央偏左型98个,中央型139个;16排螺旋CT可准确显示患者椎间盘突出程度、范围与方向,并明确硬膜囊与两侧脊神经根是否受压。在经过重建后,依然可以多方位观察患者的椎弓有无崩裂、体骨质增生程度、上下小关节突有无退变等情况。结论:16 排螺旋CT扫描作为腰骶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检查手段,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帮助,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服务中的实践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服务的实践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接受护理治疗患者26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X2=5.36,P<0.05)和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t=3.42,P<0.05),差异均显著,护理效果较好。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服务的实践中应用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兰峰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临床疗效观察的研究

    目的:探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与传统混合痔内扎外剥手术并发症及适应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收集光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3年以来对以出血、脱垂为主要症状的环状痔患者开展的PPH术及同期开展的传统手术病例并观察其疗效、并作一一比较。结果:PPH术式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上明显好于传统治疗组(P<0.05),术后控制出血、疼痛、复发方面较传统手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3月,无复发病例。但有3%的患者因钛钉过早脱落,上提肛垫组织尚未粘附,导致吻合口下方外痔部分外翻,部分病人需手术修整。另外,PPH术后痊愈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手术(P<0.05)。结论:PPH术适用于环状痔的治疗,对术后控制并发症、病情痊愈时间上有明显优势。

    作者:陆永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的预防和保健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老年痴呆的预防及护理知识,提高老年痴呆的预防及护理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总结老年痴呆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前兆、发病过程和预防保健措施,综合各种信息,为老年痴呆的预防和保健提供科学有效措施。结果:目前预防、延缓老年痴呆病症的主要措施有药物预防保健,普遍预防保健,灸法预防保健,按摩疗法等,气功疗法等。各类预防保健方式在老年痴呆症防治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结论:老年痴呆症目前尚没有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治疗方式,为了避免老年人受到老年痴呆症的折磨,各种预防保健措施十分有必要,经验表明老年痴呆症应当以预防为主,在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后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患病期间生活质量。

    作者:张锦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议药源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药源性皮肤病是指由药物引起的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其可以是单纯皮肤局部的反应,也可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并发症。严重者可以出现肾脏、血液、肝脏、胃肠功能异常等损害。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对药源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见引发药物进行简要的归纳。

    作者:吴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前来本院就诊的270例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呈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口服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对照组患儿口服传统三联疗法的雷尼替丁,治疗组患儿则给予奥美拉唑替代。治疗期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症状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04%,而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91.8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聚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椎动脉型颈椎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单纯针灸和针灸配合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张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衡水市市区二次供水单位卫生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衡水市市区二次供水单位卫生安全现状,结合我市生活饮用水情况,分析完善卫生行政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体系中存在障碍的种种原因。方法:对市区二次供水单位进行抽样调查,从二次供水单位卫生安全现状和卫生行政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现状两方面入手,以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市区生活饮用水各项检测数据为主要依据,围绕市区二次供水单位卫生安全隐患形成的各种因素,详实分析评估市区二次供水卫生安全形势。结果:市区二次供水卫生安全问题突显,水质净化、消毒设施等方面仍存在问题。结论:市区二次供水卫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必须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

    作者:张志捧;焦永倩;赵昆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核磁共振在腰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在腰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收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62例,对其进行常规核磁共振及核磁共振结合磁共振脊髓造影扫描检查,然后观察和对比两者的诊断率。结果:162例患者椎间盘突出共207个,其中核磁共振的确诊率为98.1%;核磁共振结合磁共振脊髓造影的诊断率为100.0%。两者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病情诊断率较高且具有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磊;王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厚朴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厚朴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抗炎和滴注氨茶碱平喘缓痉;观察组患者煎服厚朴麻黄汤,每日一剂,加水煎熬并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两组均以1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胸片积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胸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基本一致。结论:厚朴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月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乙肝病毒患者中选取5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均为2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78.57%、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 HBV -DNA 转阴率为53.57%、治疗2个月后 HBV -DNA 转阴率为82.14%同对照组患者的50.00%、7.14%和82.14%相比,P<0.05。结论:在抗乙肝病毒临床上恩替卡韦效果显著,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李应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超声与CT诊断对照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超声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58例ANP患者的超声、CT诊断资料,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ANP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阴性预测值与预测精准度分别为60.3%、66.7%、91.5%、24.7%、66.7%;CT诊断ANP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阴性预测值与预测精准度分别为82.9%、96.3%、95.4%、81.2%、93.5%。结论:超声与CT均能有效诊断ANP,但CT检查在阴性预测值、预测精确性、敏感性方面优于超声,因此临床诊断时应当密切结合CT检查与临床体征。

    作者:贾月霞;温琳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麻醉方案对直肠癌根治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案将6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30例与对照组(全身麻醉)30例。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2h、术后24h 的血浆皮质醇(Cor)及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h、术后24h的Cor及CD4+、CD3+水平更为稳定,其中观察组Co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阻断手术创伤刺激向中枢神经传导,减少应激反应,避免全麻药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十分适用于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

    作者: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媒体在孕妇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孕妇学校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产科门诊、为孕妇提供孕期健康知识的教学课程。通常孕妇学校教程内容包括孕妇妊娠期营养保健、产前检查时间及意义、分娩方式选择及注意事项、新生儿特点及喂养方式、产褥期保健等相关知识。专业性、知识性、可操作性较强。传统的以医生、护士讲述为主的方式,对于没有医学基础及生育经验的多数孕妇来说理解较为困难、枯燥乏味、不能帮助她们建立妊娠分娩的形象记忆,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将教学内容的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集于一体,形象直观、趣味性强,可以增强孕妇及家属对妊娠分娩的理解、建立形象的记忆。有助于医护人员从专业角度陪同孕妇及家属诠释孕前准备、孕妇保健、愉快分娩、新生儿喂养及围产期保健等多方面的内容。

    作者:史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使用常规疗法,观察组35例基于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4.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时,除了使用常规药物疗法,还可加用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姚佑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人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人员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度在门诊护理人员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研究组,2011年度门诊护理人员中未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期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护理人员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吕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