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文;曾庆民;符发雄;王秀兰
目的:探讨研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于2009年1月-2013年1 1月对我区某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措施一致,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案。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U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9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ICU监护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A组(45例,早期治疗),B组(45例,晚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B组,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进行早期ICU监护治疗,较大程度地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贺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6例经临床症状体征及CT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做头颅MRA检查,对关于MRA在脑梗塞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MRA显示5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分支减少或闭塞,21例存在多根血管狭窄,6例未见颅内血管异常,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8.60%、24.42%、10.17%。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颅内血管病变关系密切,MRA检查可为血管内治疗及二级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向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重点探索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看护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看护39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知识掌握度仅为66.67%,观察组的知识掌握度高达94.87%,观察组的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对照组的患者的满意度较低,仅仅达到76.9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高达97.44%,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周树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白内障手术配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符合要求的白内障患者168例纳入研究,手术治疗采用传统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时做好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患者经有效的护理配合后视力及眼压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有效护理配合后患者的症状与视力、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心理方面得分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和降低患者眼压,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红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加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确诊率,本文收集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孔月全;景芳丽;黄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炙甘草汤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炙甘草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律失常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律失常治疗情况好于对照组,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炙甘草汤加减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耀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但是有关食品安全质量的负面新闻却不断地被曝光,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微生物检验成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国民身体的健康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初步的研究,论述过程中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护理路径对患者的影响,分析急诊输液中的潜在护理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71例急诊输液患者做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98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方法,为对照组7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9%,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而且患者情绪更为稳定,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中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有效安抚患者情绪,降低潜在的护理风险。
作者:尉桂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对子宫肌瘤中孕激素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愿接受聚焦超声消融手术进行治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对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PR和ER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统计学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差异。结果:术后患者PR和ER在子宫肌瘤层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降低,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表达水平。结论:聚焦超声消融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子宫肌瘤层中PR和ER的表达水平。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探讨和研究。
作者:任彦铭;郭会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1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入为期8周、每周1次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乙肝病人生活质量自评量表(QLQ-C30)。探讨团体心理治疗起效的主要因素。结果:1.经过8周的团体心理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SAS)水平、抑郁(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2.本研究中团体治疗的重要疗效因子依次为:希望重塑,情绪宣泄,信息传递,依从性。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明显缓解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高毅英;高峰;赵妍芳;李爱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与x线造影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疑似慢性阑尾炎患者共60例,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x线造影,对照手术病理学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均可显示阑尾位置、体积、周围黏连、僵硬和腔内粪时的情况,超声能够能更清晰的显示阑尾壁层次、周围腹腔肿大淋巴结、内膜厚度和回声等,对阑尾闭塞和积液效果较好。X线造影能够对阑尾管腔、阑尾位置进行清晰的显示,并对阑尾的功能进行判断。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结论:超声检查和X线造影对慢性阑尾炎均具有诊断价值,能从不同的侧面观察阑尾,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能够使慢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提高。
作者:卓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临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开展普通临床护理,时间均为2周,对两组护理的质量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质量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同时对小组中护士专业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遵从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护理小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重大。
作者:李树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银滩镇2013年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状,为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银滩镇所辖管的28所幼儿园和10所小学的2013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位查验覆盖率100%,新生查验率100%,持证率98.82%,漏种率65.83%,补种率100%。结论:银滩镇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已形成一种常规工作;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是加强常规免疫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33例(97.0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29例(85.29%),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晓曦;朱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PICC和CVC对肿瘤患者化疗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24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CVC置管方式进行化疗,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结果:所有患者中,对照组患者平均置管保留时间(39.5±38.5)天,观察组患者平均置管保留时间(248.5±236.5)天;对照组患者1次拔管成功率为70.83%,观察组患者1次拔管成功率为96.6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时,应用PICC置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作者:李媛;沙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当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检验指标及应用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对其相关检验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艾滋病抗病毒在治人数和累积治疗的人数,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去趋势上升比较明显。结论:在未来的艾滋病防治中,除了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度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更强的专业性随访;对于CD4检测中存在的不足,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便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检验完成率,此外,还应该持续增加治疗转阴的比例。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方式及其安全性。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42例,采取随机分成2组的方式,每组2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对比2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小时、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以及术后24小时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影响较小,更有助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针对于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术的时候应该首选硬膜外麻醉。
作者:陈金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妊娠的习惯性流产患者116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以及有效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普外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发放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科室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本病区9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及各种QC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结果:实施品管圈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健康教育部分满意度有了明显增加,由改善前的80分提高到改善后的94分,活动前后圈员沟通能力等无形成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圈员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芙莉;魏秀花;樊新磊;张小萍;任文慧;高萍;周旭;李亚博;马云云;陈雅丰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