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目的:探讨健脾温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接受健脾温肾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照两组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效果上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例数为39例,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治疗有效例数为45例,治疗有效率为90%,观察组患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脾温肾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是消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病痛。
作者:张立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法应用于出血性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患有出血性脑梗塞患者共60例,将本次研究所收录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应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细致分析与讨论。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13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10例,临床护理有效率高达76.67%;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显效患者9例,经临床护理有效患者7例,临床护理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此种疾病患者的健康恢复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作者:冯晓玲;白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定可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10个临床表现特征及CT扫描结果作为分析变量指标(影响因素),数量化非定量指标后实施定量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10项)包括:出血至实施手术间隔时间、脑疝征象与其实际意识表现、龄、瞳孔实际变化情况、出血位于脑部具体部位、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实际脑部出血量、中线移位、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收缩压)等。对与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术后痊愈存活共40例,占86.9%,死亡6例,占13.1%。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预后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预后因素中,只有出血至手术时间、意识与脑疝征、瞳孔改变、中线位移四项因素有关。结论:脑出血手术的重点在于把握手术时机。
作者:陆中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临床护理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医护岗位之一,展开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探索实践有助于完善人员管理体系,实现高效化管理,推动临床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和必然之举。
作者:禹继华;王桂玲;张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紧张度缓解度、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患者对手术工作的信任程度、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舒适护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增加患者对手术工作的信任,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以胃穴为切入点,探讨不同施灸方法(正交实验L9(34))方法)对衰老大鼠模型筛选。方法:将110只SD大鼠随机分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1-9组),采用D-半乳糖造模方法,观察和检测体重变化、脾脏和胸腺指数以及学习能力,记忆力等指标。结果:脾脏和胸腺指数以及体力、记忆力等相关指标的观察发现,治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间的胸腺和脾脏指数、体力和记忆力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D-半乳糖衰老模型适用于不同灸疗法抗衰老筛选试验研究领域。2.阐明不同施灸方法抗衰老生物学方法的基础。为下一步多因素,多水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布仁图亚;斯钦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持续推进优质护理在眼科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753例眼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患者,同时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满意度。结果: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3.5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远远高于为94.12%,焦虑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病人焦虑程度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生蒲黄汤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眼底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30眼,给予卵磷脂络合碘片口服治疗;观察组25例32眼,给予生蒲黄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经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观察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在眼底出血治疗中生蒲黄汤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予以推广。
作者:刘文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既我们常说的上环术)是众多避孕节育措施中为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广大育龄妇女易于接受的方法,它避免了使用避孕药物带来的麻烦和副作用,相对于结扎手术来说其可逆性强,且对人体功能干扰微小,取出后不影响生育能力,因此被广大育龄妇女所乐于采用。上环术是我站开展的重点计划生育服务项目,根据随访观察收到了理想的避孕节育效果。
作者:王九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为心内科对老年患者防治心源性猝死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的30例老年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结果:引起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主要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其中患者在生活中的心理情绪、激烈运动及吸烟饮酒等都是引起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因素。结论: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基础性心脏病等症状都是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要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给予高度的重视,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护力度。
作者:崔艳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特点、健康教育方法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讲解、多媒体播放、交谈、问答等方法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沟通,并制定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计划和措施。结果:病人通过对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从而消除了患者病后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烦闷急躁等消极悲观的情绪,能遵医嘱积极配合全程规律化疗,预期效果良好。结论: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加之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
作者:姚光荣;刘传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于2009年1月-2013年1 1月对我区某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措施一致,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案。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做出评价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2%,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推拿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推拿手法的引入可显著提高针灸治疗的治愈率,且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来波;梁会;翟彦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妇的临床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18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109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10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精神焦虑、抑郁评分的对比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精神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患者的精神抑郁评分的变化小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更好的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的精神状况,因此非常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俊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白内障手术配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符合要求的白内障患者168例纳入研究,手术治疗采用传统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时做好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患者经有效的护理配合后视力及眼压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有效护理配合后患者的症状与视力、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心理方面得分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和降低患者眼压,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红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帕珠沙星注射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36例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8例,接受帕珠沙星静脉注射治疗,7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68例,接受左氧氟沙星注射治疗,7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9%(65/68),明显优于对照组72.06%(49/6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5/68),低于对照组19.12%(13/68),P<0.05。结论:帕珠沙星注射可有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具有使用安全、见效快等优点,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黎兴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替加氟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化疗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肿瘤科患者120例,全部采取替加氟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化疗,并做好化疗前后的护理工作,密切观察,及时全面做好化疗毒副作用的防护工作及各种故障的处理工作。跟踪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做好记录。结果:120例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按时准确完成了替加氟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化疗,且在化疗期间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改善。结论:替加氟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化疗结合良好的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品质,值得探讨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海英;栗莉芳;闫翠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单纯针灸和针灸配合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张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肾性水肿患者皮肤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3年8月到2014年4月收治60例肾性水肿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临床应用常规护理治疗;试验组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经舒适护理之后,患者皮肤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肾性水肿患者进行护理治疗中,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不仅能提升患者满意度,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病效果,降低皮肤感染发生率,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再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腹部彩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前诊断情况分为对照组(单纯性临床诊断)80例和观察组(临床诊断联合彩超诊断)120例,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80例患者症状典型、声像图明显改变,40例患者症状不典型、血常规正常、声像图明显改变、伴有腹痛。对照组80例患者中58例症状体征典型、存在有下腹压痛和反跳痛、WBC计数升高。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结合腹部彩超检查能有效提高畸形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值得额推广使用。
作者:王光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