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蒲黄汤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

刘文炎

关键词:眼底出血, 生蒲黄汤,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对生蒲黄汤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眼底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30眼,给予卵磷脂络合碘片口服治疗;观察组25例32眼,给予生蒲黄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经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观察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在眼底出血治疗中生蒲黄汤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予以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评价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对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接诊的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并对比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了明显改善,治疗周期较短。结论:通过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比较,他克莫司与常规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比环磷酰胺结合常规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文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脏彩超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讨论心脏彩超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我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心脏彩超诊断,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行彩超诊断后。多数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以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出现明显的改变,相对于术前出现了明显的缩小情况。经过统计,90%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在术后48h内,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在一周后出现明显增加,恢复状况比较理想。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对患者的心功能影响较大,通过实施心脏彩超诊断,可以正确的评价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观察二尖瓣成形术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心脏彩超的优势在于,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创伤,并且可以重复测量多种心功能参数,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可提供多种实时数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浅II度开水烫伤的护理

    目的:讨论基层医院对于浅II度烫伤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2-2013年中24例烫伤患者的换药护理效果的分析。结果:24例浅II度烫伤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并发症。结论:严格的无菌护理操作,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是烫伤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关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甲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自身生活质量和焦虑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焦虑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分泌内科收入院治疗的100例甲亢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护理干预,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而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前KPS评分为66.3±2.9、SAS评分为69.3±3.1,护理干预后KPS评分为95.1±3.0、SAS评分为40.1±2.3;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KPS评分为65.1±3.1、SAS 评分为69.0±2.9,护理干预后KPS 评分为73.1±3.1、SAS 评分为65.1±2.1;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0.05);但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后KPS评分为、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KPS评分为、SAS评分对比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甲亢患者自身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刘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医疗形势下对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的思考研究

    随着不断深入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院安全保卫方而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尤其是近儿年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各类医疗纠纷等案件逐年上升。近,一些打砸医院、伤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亊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及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卫生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均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医院的保卫工作以确保医院环境的稳定安全。作为医院安全的管理者和保卫者,做好新医疗形势下医院安全保卫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结合安康市中心医院的安保情况就如何做好医院安全保卫工作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作者:张金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析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总结我院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探讨佳的护理方法与健康教育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及其健康教育。结果:我院产后出产妇通过临床亲身护理与健康教育,产后出血产妇均缓解后出院。结论:精心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产妇中至关重要,对预防产后出血缓解出血起到良好作用,可提高产妇的产后身体各器官的恢复。

    作者:刘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评价16排螺旋CT对腰骶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16排螺旋CT扫描腰骶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腰骶椎间盘突出患者300例进行研究,均行16排螺旋CT诊断,对影像表现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检查结果显示,在300例患者中,右旁外侧型2个,左旁外侧型5个,中央偏右型56个,中央偏左型98个,中央型139个;16排螺旋CT可准确显示患者椎间盘突出程度、范围与方向,并明确硬膜囊与两侧脊神经根是否受压。在经过重建后,依然可以多方位观察患者的椎弓有无崩裂、体骨质增生程度、上下小关节突有无退变等情况。结论:16 排螺旋CT扫描作为腰骶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检查手段,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帮助,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的窘迫行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足月的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阴道助产术进行分娩,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剖宫产术的方法进行分娩,两组胎儿在分娩完成后比价两组胎儿的分娩效果以及胎儿窒息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分娩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分娩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窒息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窒息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患者进行分娩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剖宫产术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胎儿的正常分娩率,并能够减少在临床分娩过程中的窒息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结果:术后6~18个月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临床治疗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有利于患者预后,有利于患者损伤节段早期的坚固稳定,促进了患者的脊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结合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78例疗效分析

    临床上,盆腔淤血综合征多数采用保守疗法,及个别病例选择手术治疗。该病主要由于盆腔静脉淤血引起淋巴管或神经纤维而产生疼痛。静脉淤血形成淤滞影响血流运行;影响到神经血管甚至波及整个生殖器官以及、乳房等部位。患者出现腹部坠痛,月经紊乱,乳房胀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等体征。近年来我院多采用中西结合用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通过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用药,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结合理疗康复配合,收效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李丽丽;洪梅;张宏;田鹤;韩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护理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护理,通过对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的患者从环境、饮食、生活、心理及出院后家庭护理几方面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韩春雨;尉桂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4月我院62例溃疡性结肠炎采取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锡类散加入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结果:62例灌肠过程中出现便急3例,灌肠后出现轻度腹痛1例,所有患者未影响正常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34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神经性皮炎病人的系统护理干预作用评价

    目的:探讨神经性皮炎病人的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342,P<0.05)。结论:对神经性皮炎病人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4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预防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关节脱位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根据Harris 髋关节的评分标准,可以评定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护理优良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的恢复,预防关节脱位发生,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松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患者口服地高辛片6个半衰期左右,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的检测,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地高辛血药浓度在0.8-2.0ng/ml时的有效率76.6%,显著高于血药浓度在0.8ng/ml以下和2.0ng/ml以上的有效率,当血药浓度大于2.0ng/ml时,中毒率显著升高至47.1%,统计学检验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血药浓度监测提供的数据,结合生理指标和临床症状制定合理、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 T、MRI以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三种诊断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按诊断方式不同分为CT组、MRI组、彩超组。前两组各30例,另将38例疑似PCOS者纳入彩超组,彩超组共48例。观察PCOS在三中诊断中方式下的表现,并对比PCO和PCOS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中的表现。结果:PCOS和PCO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中的卵巢间质面积、卵巢面积、及面积比值差异显著,P<0.05;PCOS患者与PCO患者卵巢间质血流阻力值和搏动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种影像学诊断方式均可用于PCOS诊断,但应将三者联合,相互弥补,从而提高卵巢疾病的诊断正确率和辨别率。

    作者:李源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利用手术方法对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2013年1月-2014年9月曾接收的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在随机方式之下分为两组,并且保证两组患者的数量相等,对这两组患者分别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以开放性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中患者少;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中患者仅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患者有10例出现并发症,其差异较明显。结论:以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理想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所造成痛苦较小,能够使其尽快康复,并且手术中所出现并发症比较少,在临床上尽可能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朱义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超声与CT诊断对照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超声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58例ANP患者的超声、CT诊断资料,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ANP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阴性预测值与预测精准度分别为60.3%、66.7%、91.5%、24.7%、66.7%;CT诊断ANP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阴性预测值与预测精准度分别为82.9%、96.3%、95.4%、81.2%、93.5%。结论:超声与CT均能有效诊断ANP,但CT检查在阴性预测值、预测精确性、敏感性方面优于超声,因此临床诊断时应当密切结合CT检查与临床体征。

    作者:贾月霞;温琳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并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复杂多样,包括呼吸道、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改变;经过对症治疗后,显效46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7.37%。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临床特点复杂多样的特点,且伴有多系统损伤,因此,全面综合检查以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治效果的重要途径。

    作者:岳家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35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43例,其中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35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病变程度(包括胰腺CT评分、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和分型),入院时的血、尿淀粉酶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的含量,住院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病变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含量均低于观察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均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对照组患者的急性胰腺炎平均发作次数为1.9次,远大于观察组(平均1.2次),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炎与高甘油三酯症具有密切关联,高脂血症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类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无明显变化,且发生脂肪肝及糖尿病的几率较高。

    作者:王敏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