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厉萍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鼻渊舒口服液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实验组采用鼻渊舒口服液联合罗红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罗红霉素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两个星期后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评价,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联合两种药物治疗总体有效率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78.69%,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9.84%显著低于对照组24.59%,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鼻渊舒口服液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一种安全、方便、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亚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人员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度在门诊护理人员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研究组,2011年度门诊护理人员中未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期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护理人员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吕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方法,为日后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接收的胎盘早剥患者150例,对患者胎盘早剥发病病因、临床表征、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接受的150例患者中,轻度胎盘早剥产妇61例,中度胎盘早剥产妇46例,重度胎盘早剥产妇43例。妊娠高血压等血管疾病、胎膜破裂和外伤等是造成胎盘早剥的主要发病病因;阴道流血、腰腹部疼痛和血性羊水等是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主要表征。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时对处理产妇胎盘早剥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佳星;刘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颅脑损伤34例急救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我院急救护理的开展过程与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观察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病情转归情况,指导临床抢救实践。结果:3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经院后急救护理后,按GCS分级恢复良好30例,中度残疾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临床治愈率为88.23%。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情危急,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院后护理观察对于维护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并且也为进一步诊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明显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免费为计划怀孕夫妇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存在的遗传与环境相关风险,提供优生咨询和指导,对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对计划怀孕的夫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可以选择佳受孕时机,减少缺陷儿出生,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与x线造影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疑似慢性阑尾炎患者共60例,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x线造影,对照手术病理学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均可显示阑尾位置、体积、周围黏连、僵硬和腔内粪时的情况,超声能够能更清晰的显示阑尾壁层次、周围腹腔肿大淋巴结、内膜厚度和回声等,对阑尾闭塞和积液效果较好。X线造影能够对阑尾管腔、阑尾位置进行清晰的显示,并对阑尾的功能进行判断。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结论:超声检查和X线造影对慢性阑尾炎均具有诊断价值,能从不同的侧面观察阑尾,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能够使慢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提高。
作者:卓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对B组患者进行疾病的基础护理,对A组患者在进行疾病的基础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6%,疾病控制率为95.5%,规律服药率为94.5%。B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2.7%,疾病控制率为73.9%,规律服药率为71.8%。结论: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冬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利用手术方法对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2013年1月-2014年9月曾接收的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在随机方式之下分为两组,并且保证两组患者的数量相等,对这两组患者分别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以开放性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中患者少;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中患者仅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患者有10例出现并发症,其差异较明显。结论:以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理想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所造成痛苦较小,能够使其尽快康复,并且手术中所出现并发症比较少,在临床上尽可能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朱义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药品零售企业直接面向公众销售药品,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年提出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对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和发展提出要求。为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促进药品流通行业科学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合理方便。
作者:张红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围绕慢性肾病展开论述,从慢性肾病的特点谈起,尔后论述了慢性肾病的治疗,末尾以诠释慢性肾病的预防终篇。条析缕陈,细致入微,解读了其中大量的细节。
作者:贺晨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 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在整体疗效、脊神经压迫症状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切口愈合程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其临床预测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在出血后的48h内等待其病情稳定,并及时给予胃镜检查,观察出血部位,分析出血原因。结果:镜下发现出血灶的患者共174例,达到87.0%的阳性率,出血灶主要表现为血痂、白色血栓或新鲜出血。32.0%的患者为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包括消化性溃疡出血2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9例,出血部位不明者25例,其余68.0%的患者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中比较重要的还包括消化性溃疡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在临床上应尽早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征兆,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从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超声为无创性检查方法,能明确肢体血液回流和供血状况,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确定,观察有无侧支循环形成,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随访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文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为患者提供一种华法林用药指导的多重SNP检测方案。方法:采用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片段分离技术,同步检测人基因组DNA的5个SNP位点的7个基因型。结果:14个基因型、3个人基因组DNA内参及1个PCR反应内参可以在同一个反应管中扩增,在毛细电泳时清晰分离。
作者:颜进;南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焦虑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分泌内科收入院治疗的100例甲亢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护理干预,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而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前KPS评分为66.3±2.9、SAS评分为69.3±3.1,护理干预后KPS评分为95.1±3.0、SAS评分为40.1±2.3;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KPS评分为65.1±3.1、SAS 评分为69.0±2.9,护理干预后KPS 评分为73.1±3.1、SAS 评分为65.1±2.1;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0.05);但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后KPS评分为、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KPS评分为、SAS评分对比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甲亢患者自身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刘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临床上,盆腔淤血综合征多数采用保守疗法,及个别病例选择手术治疗。该病主要由于盆腔静脉淤血引起淋巴管或神经纤维而产生疼痛。静脉淤血形成淤滞影响血流运行;影响到神经血管甚至波及整个生殖器官以及、乳房等部位。患者出现腹部坠痛,月经紊乱,乳房胀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等体征。近年来我院多采用中西结合用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通过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用药,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结合理疗康复配合,收效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李丽丽;洪梅;张宏;田鹤;韩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艾普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实验组同时服用艾普拉唑,对照组同时服用奥美拉唑,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内镜下疗效和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艾普拉唑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性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汤雅静;陈卫星;张小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实施双向转诊是促进辖区卫生资源合理利用[1]、方便群众就医,实现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功能互补,促进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之间的密切协作,形成城镇居民"小病进社区诊治,大病到医院诊治,康复回社区治疗"的良好模式,从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状。传统的手工转诊模式,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患者来院后无专人接待,转诊安排不及时、不顺畅;上级医院、基层医院统计查询不便捷等问题,转诊效率低下。为了满足医疗机构间转诊需求,实现预约挂号、转门诊、转检查、转住院、转社区康复等五种转诊的信息化处理,帮助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实现"转诊过程标准化、转诊信息电子化、转诊服务精细化",使转诊工作流程更加高效便捷。我院和第三方运营商合作,自2014年4月启用无边框预约转诊平台,试用效果良好,并逐渐得到卫生行业的广泛认可。
作者:袁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92例,本次研究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按照自愿的原则将192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6例患者。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按照我科室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强化安全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0天后,观察组患者的安全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强化安全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知识掌握率,降低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乔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1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一共有42例,对42例病人采取霉酚酸酯、拉米夫定以及泼尼松联合治疗,对其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病人尿蛋白明显要比治疗之前明显下降。Alb在临床疗程第24周已经恢复正常水平。临床治疗以后,甘油三酯和血胆固醇显著降低。Scr在第24周以及第36周的时候明显降低。ALT比较治疗之前有显著下降。本文一共42例病人,其中完全缓解21例,占总体的50%;部分缓解15例,占总体的35.71%;无效6例,占总体的14.28%,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在整个临床治疗期间,出现呕吐以及恶心1例,占总体的2.38%;继发性肺部感染3例,占总体的7.14%;白细胞下降1例,占总体的2.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然而42例患者都没有停止治疗,通过对症处理以后明显缓解。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采取霉酚酸酯、拉米夫定以及泼尼松联合治疗,可以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并不良反应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任立新;黄友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