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勤
目的:探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挫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潘托拉唑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P <0.05),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27.08%)(P<0.05)。结论:采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方利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组织工程学等技术的发展,生物支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渐渐在临床外科等各个领域获得普遍应用。目前很多学者经过实验研究证明了使用生物支架材料制作成的肛瘘栓(Anal Fistula Plug ,AFP)在临床上有着广大应用价值。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生物支架材料在治疗肛瘘方面的相关文献,对人工合成材料、天然生物衍生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应用与研究做一综述,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谢宏;禹正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当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检验指标及应用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对其相关检验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艾滋病抗病毒在治人数和累积治疗的人数,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去趋势上升比较明显。结论:在未来的艾滋病防治中,除了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度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更强的专业性随访;对于CD4检测中存在的不足,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便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检验完成率,此外,还应该持续增加治疗转阴的比例。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种诊断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按诊断方式不同分为CT组、MRI组、彩超组。前两组各30例,另将38例疑似PCOS者纳入彩超组,彩超组共48例。观察PCOS在三中诊断中方式下的表现,并对比PCO和PCOS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中的表现。结果:PCOS和PCO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中的卵巢间质面积、卵巢面积、及面积比值差异显著,P<0.05;PCOS患者与PCO患者卵巢间质血流阻力值和搏动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种影像学诊断方式均可用于PCOS诊断,但应将三者联合,相互弥补,从而提高卵巢疾病的诊断正确率和辨别率。
作者:李源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肿瘤复发至喉部予患者全喉切除后的护理。方法:对于我科一例甲状腺术后肿瘤复发并予全喉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恢复良好出院。
作者:余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据相关统计表示,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这与男性吸烟有很大关系。然而,作为较少吸烟的女性人群,肺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竟然也排到了第二位,这表明除吸烟外,肺癌的发生也与其他方面的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从HPV感染和FHIT基因缺失两方面出发,对其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作者:燕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银滩镇2013年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状,为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银滩镇所辖管的28所幼儿园和10所小学的2013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位查验覆盖率100%,新生查验率100%,持证率98.82%,漏种率65.83%,补种率100%。结论:银滩镇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已形成一种常规工作;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是加强常规免疫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危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6例,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结合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采用的生产方式、产程以及产后除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自然生产率高,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其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的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同时,也能够增加产妇的自然生产率。
作者:万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静脉瘘术前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护理、血管选择等措施,术后进行体征及伤口观察等。结果: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对动静脉手术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结论:动静脉瘘手术患者应调整自我心态积极接受护理人员的术前术后护理,同时护士也应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更好的实现患者护理工作。
作者:吴丹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当前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及避孕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妇女避孕有效率。方法:应用问卷分析法对2012年2月到2014年6月间714位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并应用Logistic模型类统计和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文化水平、婚姻情况的差异会影响避措施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要增强育龄妇女的避孕意识,认识避孕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避孕方法,提高避孕效率。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利用手术方法对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2013年1月-2014年9月曾接收的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在随机方式之下分为两组,并且保证两组患者的数量相等,对这两组患者分别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以开放性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中患者少;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中患者仅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患者有10例出现并发症,其差异较明显。结论:以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理想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所造成痛苦较小,能够使其尽快康复,并且手术中所出现并发症比较少,在临床上尽可能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朱义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在医学领域中,阿莫西林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阿莫西林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效果出发,进而进行用药安全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9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1.05±3.37)d与对照组(14.92±4.81)d比较相对较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12±5.08)分少于对照组(17.94±6.55)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李继兰;张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中心自2011年7月开始着手进行孕前免费优生健康检查,总计检查达到2608例,对2608例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检查对象当中的22%有风险因素存在,具体为586例,这部分人均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使得孕前存在的风险因素显著降低,对于出生出现缺陷做到了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结合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活动中显现出的相关不足,本文探讨具体解决的对策。
作者:张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效果。方法:9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均4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在呼吸改善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常规组有效率79.2%,观察组总有效率9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
作者:刘群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产科子宫切除术当中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何大程度的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当中的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本院近2年来实施产科子宫切除术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占总分娩人数的0.29%,其发生率的程度大小一般与产前保健预防、围术期的处理以及剖宫产率有着直接性关系;其中,引起产科子宫切除的因素一般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破裂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以及DIC等因素。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保健教育,落实计划生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妇产科的诊治水准,为更早的发现以及处理高危妊娠做出正确的指导,通过此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妇产科中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预防相应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提高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及治疗,减少发病次数,减轻医疗费用。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馆陶县人民医院耳鼻喉门诊56例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体会。结果:变应性鼻炎经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鼻部症状,大程度控制临床症状。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更加有效、快捷,全身副作用极低甚至微乎其微。高效的局部抗炎作用和极低的全身生物利用度,现已成为治疗中#重度间歇性AR及持续性AR常用的有效方法。
作者:郝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临床护理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医护岗位之一,展开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探索实践有助于完善人员管理体系,实现高效化管理,推动临床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和必然之举。
作者:禹继华;王桂玲;张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的设定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的几个案例和成果,采用五种设定方法设定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用生物学变异方法进行设定,具有实用性强、客观等特点,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案例中,检验质量指标设定方式的应用情况,和《全球检验医学分析质量指标设定策略》中提到的5种设定方式一致。结论:设定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的方法有五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情况,因此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的设定,要按照实际情况得以确定。
作者:胡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收治的8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浓度,选择80名体检健康的普通人群的血清白蛋白设为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的差异;分析血清白蛋白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越低住院时间越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可致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血管外渗漏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估计病情预后的指标;加强对胆囊切除术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雨;程艳;汤华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