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检验指标的研究及应用策略

杨丽珍

关键词: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检验指标, 应用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当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检验指标及应用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对其相关检验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艾滋病抗病毒在治人数和累积治疗的人数,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去趋势上升比较明显。结论:在未来的艾滋病防治中,除了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度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更强的专业性随访;对于CD4检测中存在的不足,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便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检验完成率,此外,还应该持续增加治疗转阴的比例。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患者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且为老年中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老年中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将这88例老年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其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的两个星期、三个月、六个月之后,观察组的ADL评分为(70.4±7.8)分,对照组的ADL评分为(57.0±8.2)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中风患者使用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ADL评分,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鼻渊舒口服液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鼻渊舒口服液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实验组采用鼻渊舒口服液联合罗红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罗红霉素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两个星期后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评价,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联合两种药物治疗总体有效率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78.69%,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9.84%显著低于对照组24.59%,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鼻渊舒口服液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一种安全、方便、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亚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产科子宫切除术当中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何大程度的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当中的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本院近2年来实施产科子宫切除术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占总分娩人数的0.29%,其发生率的程度大小一般与产前保健预防、围术期的处理以及剖宫产率有着直接性关系;其中,引起产科子宫切除的因素一般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破裂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以及DIC等因素。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保健教育,落实计划生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妇产科的诊治水准,为更早的发现以及处理高危妊娠做出正确的指导,通过此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妇产科中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预防相应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妇的临床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18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109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10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精神焦虑、抑郁评分的对比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精神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患者的精神抑郁评分的变化小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更好的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的精神状况,因此非常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俊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对肾性水肿患者皮肤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肾性水肿患者皮肤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3年8月到2014年4月收治60例肾性水肿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临床应用常规护理治疗;试验组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经舒适护理之后,患者皮肤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肾性水肿患者进行护理治疗中,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不仅能提升患者满意度,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病效果,降低皮肤感染发生率,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再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观察要求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7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60例。治疗组加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记录患儿恢复正常体温的时间以及复发率,观察两组患儿的好转情况,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平均恢复正常体温的时间而言治疗组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肺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提高患儿临床疗效,具有很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作者:何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信息化建设在我院双向转诊工作中的优势

    实施双向转诊是促进辖区卫生资源合理利用[1]、方便群众就医,实现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功能互补,促进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之间的密切协作,形成城镇居民"小病进社区诊治,大病到医院诊治,康复回社区治疗"的良好模式,从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状。传统的手工转诊模式,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患者来院后无专人接待,转诊安排不及时、不顺畅;上级医院、基层医院统计查询不便捷等问题,转诊效率低下。为了满足医疗机构间转诊需求,实现预约挂号、转门诊、转检查、转住院、转社区康复等五种转诊的信息化处理,帮助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实现"转诊过程标准化、转诊信息电子化、转诊服务精细化",使转诊工作流程更加高效便捷。我院和第三方运营商合作,自2014年4月启用无边框预约转诊平台,试用效果良好,并逐渐得到卫生行业的广泛认可。

    作者:袁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思考

    对于学校卫生而言,对于少年儿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使用学校卫生以及少儿卫生工作的形式,能够较好的保证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让少年儿童能够更好的在实际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但目前在实际的进行学校卫生以及少儿卫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效果往往不佳。本文讨论了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提升方式。

    作者:梁启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高龄产妇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高龄产妇围术期护理中实施效果。方法:取样分析我院收治的接受产检以及分娩的高龄产妇100例,随机性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顺产率、分娩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产妇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产程,提高分娩质量,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

    作者:麻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微创外科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痛苦小、愈合快等优点,深受广大胆囊疾病或胆道疾病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必须施行全麻,使用人工气腹,因此对术中的护理要求极高,2013年1月一2014年10月我院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5例,由于护理得当,手术成功率100%,现将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游振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尿道结石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尿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20例男性尿道结石病人。结果:全组病例均一次性碎石成功,术后无明显出血、感染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治疗男性尿道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容易操作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舒向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甲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自身生活质量和焦虑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焦虑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分泌内科收入院治疗的100例甲亢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护理干预,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而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前KPS评分为66.3±2.9、SAS评分为69.3±3.1,护理干预后KPS评分为95.1±3.0、SAS评分为40.1±2.3;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KPS评分为65.1±3.1、SAS 评分为69.0±2.9,护理干预后KPS 评分为73.1±3.1、SAS 评分为65.1±2.1;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0.05);但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后KPS评分为、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KPS评分为、SAS评分对比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甲亢患者自身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刘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拜阿斯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再发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拜阿斯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梗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拜阿斯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非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梗的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脑梗复发3例,复发率6.7%,再发平均时间(1.5±0.6)年,对照组脑梗复发7例,再发率20.0%,再发平均时间(0.8±0.3)年。观察组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发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再发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拜阿司匹林,降低了脑梗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4月我院62例溃疡性结肠炎采取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锡类散加入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结果:62例灌肠过程中出现便急3例,灌肠后出现轻度腹痛1例,所有患者未影响正常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34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46例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紫杉醇化疗,试验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术后2年内的生存率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当,试验组患者2年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安全有效,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李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短期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氯比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90%,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氯比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因此,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护理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护理,通过对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的患者从环境、饮食、生活、心理及出院后家庭护理几方面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韩春雨;尉桂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议药源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药源性皮肤病是指由药物引起的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其可以是单纯皮肤局部的反应,也可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并发症。严重者可以出现肾脏、血液、肝脏、胃肠功能异常等损害。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对药源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见引发药物进行简要的归纳。

    作者:吴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9例布鲁氏杆菌病病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易发生漏诊与误诊为其它疾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布病病例。结果:首诊医师询问病史及查体不细致,无疾病流行病学史采集,导致布病的漏诊、误诊。结论: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细致的体格检查、动态病情观察及完善的医技检查,结合流行病学史,及时向疾病控制中心和医疗单位转诊患者,及时进行布病实验室检验分析,可减少布病误诊的发生。

    作者:吴立涛;马建忠;马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并研究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所医治细菌性阴道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临床治疗,医治组患者在对照组甲硝唑治疗基础上给予克林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结果表明:医治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和对照组患者(80.0%)相比,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医治组患者复发率(20.0%)和对照组患者(53.3%)相比,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医治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7%)和对照组患者(33.3%)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