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高龄产妇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麻新梅

关键词:心理护理, 高龄产妇, 围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高龄产妇围术期护理中实施效果。方法:取样分析我院收治的接受产检以及分娩的高龄产妇100例,随机性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顺产率、分娩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产妇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产程,提高分娩质量,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x叶黄素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叶黄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研究证实其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功能,可有效增强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加自然杀伤细胞数量以及清除机体内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叶黄素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以及叶黄素与免疫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男性乳腺肿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与实性弹性组织成像(URTE)联合应用对诊断男性乳腺肿块的价值。方法:研究21例有病理结果的男性乳腺肿块,CDFI及URTE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CDFI)与实性弹性组织成像(URTE)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6(76.19%)、17(80.9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FI与URTE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19(90.48%),与单纯CDFI或URTE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实性弹性组织成像(URTE)联合使用可提高对男性乳腺肿块的诊断率和准确率。

    作者:郑晓芳;付赵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应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妇科腹腔镜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指导给予中医经络康复操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24h、24~48h的肩部酸痛、膈下肋间疼痛、腹部胀痛评分均明显小于术后0~6h(P<0.05),且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经络理论指导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温华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46例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眼外伤致前房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46例(57眼)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40例患者前房积血完全吸收(86.96%),患者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5眼出现继发性前房出血(8.77%);30眼出现并发症(52.63%)。结论: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治疗中需及时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以防止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符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芬太尼与阿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差异探究

    目的:对比芬太尼和阿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2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前后分为组1和组2,分别采用阿芬太尼及芬太尼进行麻醉,记录7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和心率(HR)值。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后血压及心率都有所下降,但在强烈刺激下,组2的反应较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较组1明显增大。组2血流动力学较组1更平稳。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阿芬太尼比芬太尼有效性及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产科子宫切除术当中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何大程度的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当中的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本院近2年来实施产科子宫切除术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占总分娩人数的0.29%,其发生率的程度大小一般与产前保健预防、围术期的处理以及剖宫产率有着直接性关系;其中,引起产科子宫切除的因素一般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破裂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以及DIC等因素。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保健教育,落实计划生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妇产科的诊治水准,为更早的发现以及处理高危妊娠做出正确的指导,通过此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妇产科中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预防相应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信息化建设在我院双向转诊工作中的优势

    实施双向转诊是促进辖区卫生资源合理利用[1]、方便群众就医,实现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功能互补,促进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之间的密切协作,形成城镇居民"小病进社区诊治,大病到医院诊治,康复回社区治疗"的良好模式,从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状。传统的手工转诊模式,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患者来院后无专人接待,转诊安排不及时、不顺畅;上级医院、基层医院统计查询不便捷等问题,转诊效率低下。为了满足医疗机构间转诊需求,实现预约挂号、转门诊、转检查、转住院、转社区康复等五种转诊的信息化处理,帮助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实现"转诊过程标准化、转诊信息电子化、转诊服务精细化",使转诊工作流程更加高效便捷。我院和第三方运营商合作,自2014年4月启用无边框预约转诊平台,试用效果良好,并逐渐得到卫生行业的广泛认可。

    作者:袁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肝病疗效评价量表的研制

    目的:研制中医肝病疗效评价量表,并考核其信度、效度以及反应度。方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肝脏生理功能以及病理特点进行量表设计,并由10名中医肝病专家分析并确定相关条目。收集肝病患者及健康人进行数据预测,筛选条目并确定量表,并考评量表的信度、效度以及反应度。结果:成功设计出了主观及客观评价量表,分别包含17个、12个条目,量表的信度、效度以及反应度检验结果均较好。结论:中医肝病临床疗效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以及反应度均较好,能够作为客观、全面的中医肝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出生缺陷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免费为计划怀孕夫妇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存在的遗传与环境相关风险,提供优生咨询和指导,对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对计划怀孕的夫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可以选择佳受孕时机,减少缺陷儿出生,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乙肝病毒患者中选取5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均为2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78.57%、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 HBV -DNA 转阴率为53.57%、治疗2个月后 HBV -DNA 转阴率为82.14%同对照组患者的50.00%、7.14%和82.14%相比,P<0.05。结论:在抗乙肝病毒临床上恩替卡韦效果显著,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李应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86例,给予患者系统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饮食合理率及健康状况评分。结果:经过系统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后患者知识知晓率为94.06%、服药依从率为92.31%、血压控制率为93.00%、饮食合理率为94.76%、健康状况评分为93.52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掌握饮食规律和服药规律,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刘海燕;屈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50例不孕不育妇女的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临床研究中随机选取新疆兵团第六师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250例不孕不育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指数,分析临床检测结果对女性不孕不育疾病诊断的影响。结果:250例不孕症患者经血清生殖免疫性4项抗体检测,其中阳性者144例(57.6%),22~30岁组与31-46岁组的AsAb, AOAb ,EMAb及ACA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临床研究证实,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是引起女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检测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指标含量变化情况对于临床诊治女性不孕不育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侯莉;程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的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出血,对照组采取子宫或髂内动脉结扎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其出血量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量分别为(966.7±226.4)ml 和(1451.9±250.6)ml,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和65.2%,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出血疗效快,创口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范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生素在抗感染中的应用药理分析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尤为严重,在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的同时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因此,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应用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抗生素药理作用入手,分析在抗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并且分析用药原则、指征与用药方法,现综述如下。

    作者:杜红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30例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深入的探究全脑血管造影术在手术前、过程中、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对30例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并做好各种手术准备,有针对的关注术中、术后的护理和监测[1]。结果:除1例不愿配合终止手术外,其余手术效果良好。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作者:汤桂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诊治观察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对儿童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AP)的诊断要点进行总结,对甲氰咪胍(Cimetidine,CMD)治疗AP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同时探讨对于AP患儿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6例AP患儿的治疗效果,探讨CMD治疗的临床优势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个疗程治疗结合精心的护理后,AP患儿的治愈率达96.4%(54/56),CMD对于消化道等合并症状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结论:CMD通过抑制和调节胃酸的分泌,可有效降低化学刺激对AP患儿消化道的影响,达到满意的疗效;与此同时,对患儿做好皮肤、关节疼痛等针对性护理、心理干预和常规基础护理也有助于AP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赵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人保健工作实践中护患沟通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实践工作中通过建立良好护患沟通的方式来增加老年人保健工作的效果。方法:从2010年12月到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保健治疗的老年人中随机选出30例。为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其次是改变以往的沟通方式,利用新的技巧建立新的沟通方式,后是以老年人为中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结果:通过引入护患沟通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保健护理工作,大大增加了保健护理的效果,老年人满意度达到了100%,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投诉率为0。结论:在老年人的保健工作中引入护患沟通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弱护理人员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感,确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侧面提高保健护理工作的成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卞小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黄冈市及周边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2014年黄冈市及周边生活饮用水监测资料,查找影响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因素,为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黄冈市及周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活饮用水末稍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 年黄冈市及周边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80%,城镇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农村生活饮用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检验指标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88%。结论:黄冈市及周边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一般,卫生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尤其地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

    作者: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输尿管软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了30例输尿管软镜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经过护士娴熟的护理业务能力及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伍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探究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18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名同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均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GADA是否为阳性。经过医院治疗过后按照恢复状况进行分组,并再次检测每组人员GADA阳性情况,观察健康者和患病者的GADA阳性率的差异以及GADA阳性率与慢性乙肝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组GAD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慢性乙型肝炎越严重的病者GADA阳性率越高,在经过治疗后GADA阳性率降低。结论:GADA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评价指标,并且在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的阶段,GADA也可以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张辉;刘岢;李会芳;王振龙;张瑞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