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利强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定可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10个临床表现特征及CT扫描结果作为分析变量指标(影响因素),数量化非定量指标后实施定量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10项)包括:出血至实施手术间隔时间、脑疝征象与其实际意识表现、龄、瞳孔实际变化情况、出血位于脑部具体部位、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实际脑部出血量、中线移位、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收缩压)等。对与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术后痊愈存活共40例,占86.9%,死亡6例,占13.1%。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预后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预后因素中,只有出血至手术时间、意识与脑疝征、瞳孔改变、中线位移四项因素有关。结论:脑出血手术的重点在于把握手术时机。
作者:陆中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基层医院对于浅II度烫伤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2-2013年中24例烫伤患者的换药护理效果的分析。结果:24例浅II度烫伤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并发症。结论:严格的无菌护理操作,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是烫伤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关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整形科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前来我院整形科就诊的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同时给予综合性的心理护理,采用SAS与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良好率。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良好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整形科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状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汤佳;苏红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1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入为期8周、每周1次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乙肝病人生活质量自评量表(QLQ-C30)。探讨团体心理治疗起效的主要因素。结果:1.经过8周的团体心理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SAS)水平、抑郁(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2.本研究中团体治疗的重要疗效因子依次为:希望重塑,情绪宣泄,信息传递,依从性。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明显缓解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高毅英;高峰;赵妍芳;李爱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通窍汤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8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益气通窍汤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42例中,治愈3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40例中,治愈2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益气通窍汤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好,可推广应用。
作者:侯清惠;聂志君;李晓玲;许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降低普外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普外科术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5.56%、住院时间5.20±1.19d,低、短于对照组的31.5%、8.95±1.32d;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2%,高于对照组的85.2%(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红花;王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不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等诊断,并给予诊断出的80例不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典型表现有80例,X线的胸片显示心影增大32例;心脏彩超室间隔缺损18例;心电图符合不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26例,动态变化符合不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0例;80例患者治疗出院后,恶性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7.5%。结论:对不典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有助于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给予其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心血管的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邓寅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实践工作中通过建立良好护患沟通的方式来增加老年人保健工作的效果。方法:从2010年12月到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保健治疗的老年人中随机选出30例。为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其次是改变以往的沟通方式,利用新的技巧建立新的沟通方式,后是以老年人为中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结果:通过引入护患沟通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保健护理工作,大大增加了保健护理的效果,老年人满意度达到了100%,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投诉率为0。结论:在老年人的保健工作中引入护患沟通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弱护理人员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感,确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侧面提高保健护理工作的成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卞小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免费为计划怀孕夫妇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存在的遗传与环境相关风险,提供优生咨询和指导,对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对计划怀孕的夫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可以选择佳受孕时机,减少缺陷儿出生,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救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人员,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教育组),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护理,教育组针对患者特点,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结果。结果:经相关治疗护理后,教育组患者依从性和常规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静脉瘘术前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护理、血管选择等措施,术后进行体征及伤口观察等。结果: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对动静脉手术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结论:动静脉瘘手术患者应调整自我心态积极接受护理人员的术前术后护理,同时护士也应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更好的实现患者护理工作。
作者:吴丹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处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病患80例及其亲属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为40例。对于参照组病患实行的是一般性的访谈,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的护理。结果:在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顺从率96.5%参照组病患的总顺从率75.4%观察组病患的顺从性显然高于参照组病患,P小于0.05,从亲属角度来看,观察组病患亲属的护理满意度显然比参照组要高,P<0.05。结论:通过护理,病患在治疗中的顺从性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且提高病患及其亲属对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霞;田泳;纪红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习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急性脑卒中偏瘫治疗的患者108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FMA、Barthel指数以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FMA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循证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NIPPV(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比较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加用NIPPV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NIPPV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改善患者疗效,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国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院对人才的应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需要医学院校中培养出全面性、高素质、多层次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因此,微生物检验技术学科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术放到第一位,开设了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教学,通过对学生实践性的培养,让学生对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共同掌握。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患者口服地高辛片6个半衰期左右,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的检测,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地高辛血药浓度在0.8-2.0ng/ml时的有效率76.6%,显著高于血药浓度在0.8ng/ml以下和2.0ng/ml以上的有效率,当血药浓度大于2.0ng/ml时,中毒率显著升高至47.1%,统计学检验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血药浓度监测提供的数据,结合生理指标和临床症状制定合理、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产科子宫切除术当中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何大程度的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当中的并发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本院近2年来实施产科子宫切除术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占总分娩人数的0.29%,其发生率的程度大小一般与产前保健预防、围术期的处理以及剖宫产率有着直接性关系;其中,引起产科子宫切除的因素一般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破裂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以及DIC等因素。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保健教育,落实计划生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妇产科的诊治水准,为更早的发现以及处理高危妊娠做出正确的指导,通过此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妇产科中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预防相应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当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检验指标及应用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对其相关检验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艾滋病抗病毒在治人数和累积治疗的人数,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去趋势上升比较明显。结论:在未来的艾滋病防治中,除了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度外,还应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更强的专业性随访;对于CD4检测中存在的不足,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便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检验完成率,此外,还应该持续增加治疗转阴的比例。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临床常见骨折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理特点,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不仅在治疗疾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可以提升治病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简单介绍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治疗方法,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反思我国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进程,并提出自身探索意见,完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以下就对我院骨科实际情况,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农区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与传统混合痔内扎外剥手术并发症及适应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收集光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3年以来对以出血、脱垂为主要症状的环状痔患者开展的PPH术及同期开展的传统手术病例并观察其疗效、并作一一比较。结果:PPH术式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上明显好于传统治疗组(P<0.05),术后控制出血、疼痛、复发方面较传统手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3月,无复发病例。但有3%的患者因钛钉过早脱落,上提肛垫组织尚未粘附,导致吻合口下方外痔部分外翻,部分病人需手术修整。另外,PPH术后痊愈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手术(P<0.05)。结论:PPH术适用于环状痔的治疗,对术后控制并发症、病情痊愈时间上有明显优势。
作者:陆永广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