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丽
目的:研究和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方法,为日后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接收的胎盘早剥患者150例,对患者胎盘早剥发病病因、临床表征、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接受的150例患者中,轻度胎盘早剥产妇61例,中度胎盘早剥产妇46例,重度胎盘早剥产妇43例。妊娠高血压等血管疾病、胎膜破裂和外伤等是造成胎盘早剥的主要发病病因;阴道流血、腰腹部疼痛和血性羊水等是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主要表征。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时对处理产妇胎盘早剥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佳星;刘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药品零售企业直接面向公众销售药品,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年提出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对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和发展提出要求。为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促进药品流通行业科学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合理方便。
作者:张红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拜阿斯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梗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拜阿斯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非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梗的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脑梗复发3例,复发率6.7%,再发平均时间(1.5±0.6)年,对照组脑梗复发7例,再发率20.0%,再发平均时间(0.8±0.3)年。观察组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发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再发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拜阿司匹林,降低了脑梗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46例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紫杉醇化疗,试验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术后2年内的生存率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当,试验组患者2年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安全有效,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李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老年人因为身体状况普遍较差,尤其是眼科老年患者大多视力障碍,不少还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住院期间很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对近两年来我科发生意外跌倒、摔伤等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因素减少到低限度,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焦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尿管收治的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患者5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5.71%,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的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比较有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运用在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中,可以使并发症的产生机率大大降低,可以使预后效果得到不断提升,值得在临床中不断推广运用。
作者:孔秀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9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1.05±3.37)d与对照组(14.92±4.81)d比较相对较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12±5.08)分少于对照组(17.94±6.55)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并发高血压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李继兰;张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在腰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收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62例,对其进行常规核磁共振及核磁共振结合磁共振脊髓造影扫描检查,然后观察和对比两者的诊断率。结果:162例患者椎间盘突出共207个,其中核磁共振的确诊率为98.1%;核磁共振结合磁共振脊髓造影的诊断率为100.0%。两者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病情诊断率较高且具有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磊;王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单纯针灸和针灸配合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张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前来本院就诊的270例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呈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口服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对照组患儿口服传统三联疗法的雷尼替丁,治疗组患儿则给予奥美拉唑替代。治疗期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症状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04%,而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91.8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聚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过敏性结膜炎采用奥洛他定与思然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奥洛他定与思然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奥洛他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结膜炎采用奥洛他定与思然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也相对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立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和对照组(仅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4±0.6)d明显短于对照组(8.4±3.3)d。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肺炎、泌尿系感染、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周玉芬;刘琼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使用奥曲肽治疗进行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效果分析。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接治急性胰腺炎22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使用奥曲肽静脉注射进行急性胰腺炎效果较为显著,有明显的临床价值,可以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顾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焦虑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分泌内科收入院治疗的100例甲亢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护理干预,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而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前KPS评分为66.3±2.9、SAS评分为69.3±3.1,护理干预后KPS评分为95.1±3.0、SAS评分为40.1±2.3;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KPS评分为65.1±3.1、SAS 评分为69.0±2.9,护理干预后KPS 评分为73.1±3.1、SAS 评分为65.1±2.1;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0.05);但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后KPS评分为、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KPS评分为、SAS评分对比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甲亢患者自身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刘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对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瑞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目前发病因素尚不确切,一般认为与性激素紊乱有关。它的主要症状是月经紊乱,即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期缩短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容易导致贫血等。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严重可能危及生命[1]。子宫切除术是子宫肌瘤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子宫是女性生殖器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大多数妇女认为子宫是女性的象征,没有子宫就不是真正的女人,因此,子宫切除后她们就会产生焦虑、恐惧甚至自卑心理,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32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罗赟;郑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微创外科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痛苦小、愈合快等优点,深受广大胆囊疾病或胆道疾病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必须施行全麻,使用人工气腹,因此对术中的护理要求极高,2013年1月一2014年10月我院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5例,由于护理得当,手术成功率100%,现将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游振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63例患者,分析胆漏原因,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0例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实验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引流量明显较少,拔管时间较短,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与多种因素有关,生长抑素治疗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曹彦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56例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9例进腹腔镜手术治疗,17例开腹手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拆线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小于开腹治疗组。结论: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和开腹手术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邓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法、职业健康检查等。结果: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1]:高温、噪声。经评价,建设项目各方面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两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评定均为:B级-良好。结论:两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均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项目具备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条件。
作者:余建文;曾庆民;符发雄;王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