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新;黄友兰
目的:探讨诱导排便联合水合氯醛加温灌肠对多频稳态及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患儿镇静催眠的作用。方法:将298例多频稳态及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给患儿灌肠,观察组将水合氯醛溶液稀释后加温至40℃并于给药前诱导患儿排便,其他步骤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预期镇静作用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先加温药物并诱导患儿排便的方法能保障水合氯醛镇静作用的充分发挥。
作者:卢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服务的实践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接受护理治疗患者26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X2=5.36,P<0.05)和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t=3.42,P<0.05),差异均显著,护理效果较好。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服务的实践中应用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兰峰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儿童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AP)的诊断要点进行总结,对甲氰咪胍(Cimetidine,CMD)治疗AP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同时探讨对于AP患儿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6例AP患儿的治疗效果,探讨CMD治疗的临床优势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个疗程治疗结合精心的护理后,AP患儿的治愈率达96.4%(54/56),CMD对于消化道等合并症状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结论:CMD通过抑制和调节胃酸的分泌,可有效降低化学刺激对AP患儿消化道的影响,达到满意的疗效;与此同时,对患儿做好皮肤、关节疼痛等针对性护理、心理干预和常规基础护理也有助于AP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赵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氯比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90%,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氯比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因此,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无陪护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从2010年入住我院并在我院接受长期住院治疗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这些患者采取全面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对护理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与护理后的进行分析对比,分析总结无陪护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经过对患者实行两个月全面的无陪护护理措施,护理前以及护理后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6.6%和6.3%,两组的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实行全面有效的无陪护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有着极其显著的作用。
作者:白淑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0例外科病房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者住院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综合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投诉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沟通、护理服务及护理技术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对外科病房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可减少护理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药品零售企业直接面向公众销售药品,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年提出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对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和发展提出要求。为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促进药品流通行业科学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合理方便。
作者:张红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1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入为期8周、每周1次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乙肝病人生活质量自评量表(QLQ-C30)。探讨团体心理治疗起效的主要因素。结果:1.经过8周的团体心理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SAS)水平、抑郁(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2.本研究中团体治疗的重要疗效因子依次为:希望重塑,情绪宣泄,信息传递,依从性。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明显缓解慢性乙肝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高毅英;高峰;赵妍芳;李爱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 ,PL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疼痛,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我们成功完成一例腰交感神经脉冲射频术(Lumbar sympathetic nerve pulse radio frequency ),治疗幻肢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雯;王林;陆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危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6例,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结合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采用的生产方式、产程以及产后除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自然生产率高,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其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的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同时,也能够增加产妇的自然生产率。
作者:万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和对照组(仅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4±0.6)d明显短于对照组(8.4±3.3)d。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肺炎、泌尿系感染、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周玉芬;刘琼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以及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在新生儿住院部接受治疗的90例患有肺炎的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新生儿患者家长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86.7%,观察组的新生儿肺炎患者家长对人性化护理的满意度为97.8%,两组的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儿身体的恢复,对提高我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有着良好的效果。
作者:任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乙肝病毒患者中选取5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均为2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78.57%、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 HBV -DNA 转阴率为53.57%、治疗2个月后 HBV -DNA 转阴率为82.14%同对照组患者的50.00%、7.14%和82.14%相比,P<0.05。结论:在抗乙肝病毒临床上恩替卡韦效果显著,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李应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药源性皮肤病是指由药物引起的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其可以是单纯皮肤局部的反应,也可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并发症。严重者可以出现肾脏、血液、肝脏、胃肠功能异常等损害。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对药源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见引发药物进行简要的归纳。
作者:吴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文关怀式的医疗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护理服务模式不再只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而是更注重病人的精神、心理、思想、情绪、以及周围环境对病人的影响,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为核心,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达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都处于健康和满足的状态为终目标的全方位护理模式。
作者:信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护理,通过对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的患者从环境、饮食、生活、心理及出院后家庭护理几方面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韩春雨;尉桂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从我科2014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开展优质护理,研究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满意度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82.86%,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尤为严重,在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的同时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因此,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应用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抗生素药理作用入手,分析在抗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并且分析用药原则、指征与用药方法,现综述如下。
作者:杜红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超声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58例ANP患者的超声、CT诊断资料,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ANP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阴性预测值与预测精准度分别为60.3%、66.7%、91.5%、24.7%、66.7%;CT诊断ANP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阴性预测值与预测精准度分别为82.9%、96.3%、95.4%、81.2%、93.5%。结论:超声与CT均能有效诊断ANP,但CT检查在阴性预测值、预测精确性、敏感性方面优于超声,因此临床诊断时应当密切结合CT检查与临床体征。
作者:贾月霞;温琳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急腹症患者接受B超诊断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近几年接收的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B超检查效果来进行探讨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症诊断进行探讨。结果:完成B超诊断后,共出现了异位妊娠病例27例,卵巢囊肿病例13例,处女膜异位症5例,黄体破裂病例8例,处女膜锁闭7例,宫颈粘连14例,急性盆腔炎15例,8例病患为黄体破裂。这些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后,共出现了14例误诊病例。结论:B超应用于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和检查的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该诊断方式并不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感,患者接受能力强,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佟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