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红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5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显著的10例,有效的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著的19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何邦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的治疗方式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入院治疗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的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疗效,可以广泛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沈立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炙甘草汤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炙甘草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律失常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律失常治疗情况好于对照组,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炙甘草汤加减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耀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历代采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相关规律和用穴特点。方法:以文献中关于先秦至清末的针灸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对常用的经脉和穴位进行总结,并以此为依据找出潜在的规律。结果:历代采用针灸治疗偏头痛中,胆经出现的频率高;就腧穴出现频率来看,以少阳经脉的丝竹空、风池和率谷出现的次数多。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历代针灸治疗头痛的用穴特点进行分析发现,穴位的选择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特殊穴位则是处方构成的关键。
作者:包丽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1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开放复位并内固定的治疗方法,随访治疗后患者的情况。结果:主观评定依据cedell标准,优占79.0%(64/81),良占19.8%(16/81),差占1.2%(1/81),总有效率为98.8%(80/81)。结论: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显著,固定效果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进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腹部彩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前诊断情况分为对照组(单纯性临床诊断)80例和观察组(临床诊断联合彩超诊断)120例,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80例患者症状典型、声像图明显改变,40例患者症状不典型、血常规正常、声像图明显改变、伴有腹痛。对照组80例患者中58例症状体征典型、存在有下腹压痛和反跳痛、WBC计数升高。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结合腹部彩超检查能有效提高畸形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值得额推广使用。
作者:王光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以及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在新生儿住院部接受治疗的90例患有肺炎的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新生儿患者家长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86.7%,观察组的新生儿肺炎患者家长对人性化护理的满意度为97.8%,两组的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儿身体的恢复,对提高我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有着良好的效果。
作者:任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4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预防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关节脱位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根据Harris 髋关节的评分标准,可以评定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护理优良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的恢复,预防关节脱位发生,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松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并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复杂多样,包括呼吸道、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改变;经过对症治疗后,显效46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7.37%。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临床特点复杂多样的特点,且伴有多系统损伤,因此,全面综合检查以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治效果的重要途径。
作者:岳家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临床上,盆腔淤血综合征多数采用保守疗法,及个别病例选择手术治疗。该病主要由于盆腔静脉淤血引起淋巴管或神经纤维而产生疼痛。静脉淤血形成淤滞影响血流运行;影响到神经血管甚至波及整个生殖器官以及、乳房等部位。患者出现腹部坠痛,月经紊乱,乳房胀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等体征。近年来我院多采用中西结合用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通过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用药,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结合理疗康复配合,收效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李丽丽;洪梅;张宏;田鹤;韩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护理,通过对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的患者从环境、饮食、生活、心理及出院后家庭护理几方面进行护理,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韩春雨;尉桂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法、职业健康检查等。结果: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1]:高温、噪声。经评价,建设项目各方面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两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评定均为:B级-良好。结论:两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均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项目具备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条件。
作者:余建文;曾庆民;符发雄;王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医的叫法和西医是相对的,是我国的宝贵的医学精华,在病痛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现在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医的魅力,希望深入研究,提高中医的实用价值。就像在妇科治疗上,中医的用药可以从孕妇的身体因素考虑,具体研究每一味中药的药性,达到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从实际的分析出发,探讨了中医在妇科治疗的作用,认为归经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刘凤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其临床预测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在出血后的48h内等待其病情稳定,并及时给予胃镜检查,观察出血部位,分析出血原因。结果:镜下发现出血灶的患者共174例,达到87.0%的阳性率,出血灶主要表现为血痂、白色血栓或新鲜出血。32.0%的患者为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包括消化性溃疡出血2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9例,出血部位不明者25例,其余68.0%的患者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中比较重要的还包括消化性溃疡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在临床上应尽早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征兆,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从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收治的8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浓度,选择80名体检健康的普通人群的血清白蛋白设为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的差异;分析血清白蛋白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越低住院时间越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可致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血管外渗漏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估计病情预后的指标;加强对胆囊切除术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雨;程艳;汤华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海伦区域内下呼吸道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方法:应用珠海迪尔DL-96Ⅱ型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参考NCCLS/CLSI 标准操作判断。结果: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我院呼吸科、急诊科等科室1026份标本中,共分离出168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其中产ESBLs 30株,检出率为17.86%(30/168);66株大肠埃希氏菌中检出产ESBLs 38株,检出率57.58%(38/66)。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均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为避免抗菌药物耐药趋势的增加,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素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首选药。
作者:王海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药调剂存在诸多问题,若未能得到及时纠正则会直接影响临床医治效果与患者生命健康。为此,本文主要针对中药调剂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旨在能为调剂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杨亚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于双相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同样的药物治疗(帕罗西汀、丙戊酸钠),对照组患者进行的是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升双相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冰;赵劲松;徐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采用DMA-80直接测汞仪对乳粉中的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进行了标准物质及RSD%的测量来控制实验质量,通过对近三年乳粉中汞数据的分析得出吉林地区市场上销售的婴儿配方乳粉的汞污染情况。
作者:李鲤;张晓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总结我科272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等。笔者认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了解眼球摘除术和术后康复知识,有利于治疗效果的实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佳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