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影响的临床分析

杨林;兰丽娟

关键词:心理护理, 四肢骨折, 疼痛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四肢骨折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联合心理干预,记录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应用在四肢骨折患者中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结合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78例疗效分析

    临床上,盆腔淤血综合征多数采用保守疗法,及个别病例选择手术治疗。该病主要由于盆腔静脉淤血引起淋巴管或神经纤维而产生疼痛。静脉淤血形成淤滞影响血流运行;影响到神经血管甚至波及整个生殖器官以及、乳房等部位。患者出现腹部坠痛,月经紊乱,乳房胀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等体征。近年来我院多采用中西结合用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通过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用药,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结合理疗康复配合,收效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李丽丽;洪梅;张宏;田鹤;韩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MSCTA)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进行血管内镜重建,经对图像进行观察判定血管狭窄程度。结果:通过MSCTA检查发现患者血管管腔有不规则病变、部位管壁钙化加厚、有单发或多节段狭窄或闭塞,与DSA比较符合度为92.68%。结论:MSCTA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识别度和分辨率,安全可靠,可准确清晰的显示出病变程度和位置,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宝龙;苗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查对制度的执行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性

    查对制度是确保护理工作安全的一个护理核心制度,做好查对制度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手术室是外科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人员复杂,突发情况较多,手术室的护理风险较大。在手术室中要严格按照查对制度进行护理,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本文就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便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将查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护理控制体系,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作者:张莉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部彩超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腹部彩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前诊断情况分为对照组(单纯性临床诊断)80例和观察组(临床诊断联合彩超诊断)120例,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80例患者症状典型、声像图明显改变,40例患者症状不典型、血常规正常、声像图明显改变、伴有腹痛。对照组80例患者中58例症状体征典型、存在有下腹压痛和反跳痛、WBC计数升高。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结合腹部彩超检查能有效提高畸形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值得额推广使用。

    作者:王光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一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护理

    总结一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护理经验。在超声引导下的肝穿刺引流与抗炎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加强营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穿刺点及并发症的状况,终患者治愈安全出院。

    作者:高克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尿道结石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尿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20例男性尿道结石病人。结果:全组病例均一次性碎石成功,术后无明显出血、感染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治疗男性尿道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容易操作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舒向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难愈性创面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小腿难愈性创面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3月曾在我院行小腿难愈性创面修复患者98例,均对其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修复之后,所有患者皮瓣均成活,并且创面封闭。对患者进行1年时间随访,发现其皮瓣质地比较良好,厚度适当,其外形以及功能均比较良好。结论: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小腿难愈合性创面进行修复,能够得到理想效果,其所得到修复成功率比较高,且能够得到良好外形以及功能,操作比较简单,在小腿难愈合性创面修复方面为一种理想方法,在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霍鹏;程银忠;王伟鹏;周晓峰;陈梓淼;于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3例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23例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方法:把我院(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自2013.08-2014.10住院的23例房颤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包括术后健康宣教、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监测及生活护理等。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平稳渡过、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只有强化术后护理、注意操作规范,加强生命征监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才能保证患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及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及护理配合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急腹症之一,病情来势凶猛,早期能够明确诊断,治疗护理方法得当一般保守治疗均可以康复。临床上首先采用迅速有效止痛药联合解痉药尽快缓解体征;对于有呼吸功能不全表现的病例,遵循"早上早下"的原则呼吸机支持治疗;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胰腺坏死后易继发感染;给予维生素A、C、E以及胡萝卜素预防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发生;加强临床护理监测的同时,科学地给与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于逆转机体营养不良,阻止病情恶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姜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清白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收治的8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浓度,选择80名体检健康的普通人群的血清白蛋白设为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的差异;分析血清白蛋白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越低住院时间越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可致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血管外渗漏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估计病情预后的指标;加强对胆囊切除术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雨;程艳;汤华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分析

    目的:分析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方法及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患有严重胸部外伤及复合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初步检查,确定损伤部位后,针对不同创伤部位实施不同的手术。结果:患者治愈率为21.42%、残疾率为75.0%,治疗无效或死亡率为3.57%。结论:临床中应该对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患者进行尽早判断病情,并且需要及时抢救,根据患者病情尽快判定手术治疗方案,争取在短的时间内进行安全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郑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强化健康宣教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延续护理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宣教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延续护理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应用强化健康宣教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90.38±8.32)%,血氧饱和度(94.27±5.21)%;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强化健康宣教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延续护理中呼吸功能改善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学专业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灰色状态。其在大学生中的发生较普遍,尤其是医学专业大学生(简称医学生),由于医学专业大学生其专业的特殊性,造成亚健康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深入了解医学生亚健康的状况,分析其形成因素,以便相关机构根据其成因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对维护医学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王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应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妇科腹腔镜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指导给予中医经络康复操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24h、24~48h的肩部酸痛、膈下肋间疼痛、腹部胀痛评分均明显小于术后0~6h(P<0.05),且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经络理论指导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温华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析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对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尿管收治的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患者5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5.71%,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的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比较有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运用在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中,可以使并发症的产生机率大大降低,可以使预后效果得到不断提升,值得在临床中不断推广运用。

    作者:孔秀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痛电子胃镜下行胃部息肉切除术的观察分析

    目的:研究无痛电子胃镜下行胃部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胃息肉患者100例,按照胃息肉的大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前者采用圈套器切除,对后者采用活检钳夹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86±1.37)min,术中出血量为(8.64±3.07)m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46±2.53)min,术中出血量为(13.16±2.75)m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息肉患者来讲,在无痛电子胃镜下采用胃部息肉切除术,尤其是圈套器切除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吕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U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9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ICU监护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A组(45例,早期治疗),B组(45例,晚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B组,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进行早期ICU监护治疗,较大程度地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贺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生素在抗感染中的应用药理分析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尤为严重,在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的同时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因此,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应用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抗生素药理作用入手,分析在抗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并且分析用药原则、指征与用药方法,现综述如下。

    作者:杜红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对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瑞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对肝硬化消化道内出血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到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患者100例进行观察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心理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效果,两组进行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故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