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苓散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体会

翁陈琳

关键词:丘疹性荨麻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五苓散
摘要:目的:观察五苓散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五苓散配合常规西药,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五苓散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1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一共有42例,对42例病人采取霉酚酸酯、拉米夫定以及泼尼松联合治疗,对其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病人尿蛋白明显要比治疗之前明显下降。Alb在临床疗程第24周已经恢复正常水平。临床治疗以后,甘油三酯和血胆固醇显著降低。Scr在第24周以及第36周的时候明显降低。ALT比较治疗之前有显著下降。本文一共42例病人,其中完全缓解21例,占总体的50%;部分缓解15例,占总体的35.71%;无效6例,占总体的14.28%,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在整个临床治疗期间,出现呕吐以及恶心1例,占总体的2.38%;继发性肺部感染3例,占总体的7.14%;白细胞下降1例,占总体的2.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然而42例患者都没有停止治疗,通过对症处理以后明显缓解。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采取霉酚酸酯、拉米夫定以及泼尼松联合治疗,可以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并不良反应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任立新;黄友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小儿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环境、心理、输液、等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哭闹及主动配合情况,比较两者患者的早输液时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哭闹及主动配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病房的环境,改善患者的哭闹情况,患者主动配合意识增强,提高了输液穿刺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史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以及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在新生儿住院部接受治疗的90例患有肺炎的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新生儿患者家长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86.7%,观察组的新生儿肺炎患者家长对人性化护理的满意度为97.8%,两组的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儿身体的恢复,对提高我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有着良好的效果。

    作者:任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椎动脉型颈椎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单纯针灸和针灸配合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张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进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缺损

    目的:探讨蒂部只带一条指动脉的岛状皮瓣,同时吻合指神经修复末节部分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近一年共接诊15例末节部分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改进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0cm ×1.5 cm~3.0cm ×3.5 cm。结果:15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患指外形及屈伸功能满意,感觉恢复良好,供区植皮I期愈合。结论:采用改进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末节部分组织缺损,手术简便易行、安全、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作者:韩伟;赵光勋;王海峰;甘正祥;李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要点,促进阑尾炎患者健康恢复。方法:将在我院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家庭护理,医院定期给予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阑尾炎术后专业护理。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切口感染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术后专科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切口感染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素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探究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18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名同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均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GADA是否为阳性。经过医院治疗过后按照恢复状况进行分组,并再次检测每组人员GADA阳性情况,观察健康者和患病者的GADA阳性率的差异以及GADA阳性率与慢性乙肝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组GAD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慢性乙型肝炎越严重的病者GADA阳性率越高,在经过治疗后GADA阳性率降低。结论:GADA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评价指标,并且在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的阶段,GADA也可以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张辉;刘岢;李会芳;王振龙;张瑞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及护理配合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急腹症之一,病情来势凶猛,早期能够明确诊断,治疗护理方法得当一般保守治疗均可以康复。临床上首先采用迅速有效止痛药联合解痉药尽快缓解体征;对于有呼吸功能不全表现的病例,遵循"早上早下"的原则呼吸机支持治疗;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胰腺坏死后易继发感染;给予维生素A、C、E以及胡萝卜素预防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发生;加强临床护理监测的同时,科学地给与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于逆转机体营养不良,阻止病情恶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姜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对老年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瑞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46例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眼外伤致前房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46例(57眼)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40例患者前房积血完全吸收(86.96%),患者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5眼出现继发性前房出血(8.77%);30眼出现并发症(52.63%)。结论: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治疗中需及时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以防止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符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8例帕金森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论帕金森(PD)病人护理体会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康复科共收治的28例帕金森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康复护理后均得到了较好控制,无1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生命危险。结论:帕金森患者在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进一步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章玉娟;黄梅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部彩超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腹部彩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前诊断情况分为对照组(单纯性临床诊断)80例和观察组(临床诊断联合彩超诊断)120例,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80例患者症状典型、声像图明显改变,40例患者症状不典型、血常规正常、声像图明显改变、伴有腹痛。对照组80例患者中58例症状体征典型、存在有下腹压痛和反跳痛、WBC计数升高。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结合腹部彩超检查能有效提高畸形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值得额推广使用。

    作者:王光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患者口服地高辛片6个半衰期左右,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的检测,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地高辛血药浓度在0.8-2.0ng/ml时的有效率76.6%,显著高于血药浓度在0.8ng/ml以下和2.0ng/ml以上的有效率,当血药浓度大于2.0ng/ml时,中毒率显著升高至47.1%,统计学检验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血药浓度监测提供的数据,结合生理指标和临床症状制定合理、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结核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特点、健康教育方法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讲解、多媒体播放、交谈、问答等方法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沟通,并制定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计划和措施。结果:病人通过对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从而消除了患者病后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烦闷急躁等消极悲观的情绪,能遵医嘱积极配合全程规律化疗,预期效果良好。结论: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加之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

    作者:姚光荣;刘传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8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治疗小儿肺炎时采用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作为辅助手段的临床效果,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以此为基础采用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作为辅助,并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25%,远小于观察组(96.2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远大于观察组(2.5%),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小儿肺炎时辅以布地奈德氧化驱动雾化吸入,并给予运动、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晋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50例不孕不育妇女的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临床研究中随机选取新疆兵团第六师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250例不孕不育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指数,分析临床检测结果对女性不孕不育疾病诊断的影响。结果:250例不孕症患者经血清生殖免疫性4项抗体检测,其中阳性者144例(57.6%),22~30岁组与31-46岁组的AsAb, AOAb ,EMAb及ACA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临床研究证实,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是引起女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检测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指标含量变化情况对于临床诊治女性不孕不育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侯莉;程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拜阿斯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再发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拜阿斯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梗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拜阿斯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非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梗的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脑梗复发3例,复发率6.7%,再发平均时间(1.5±0.6)年,对照组脑梗复发7例,再发率20.0%,再发平均时间(0.8±0.3)年。观察组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发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再发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拜阿司匹林,降低了脑梗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分析整理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临床抢救与护理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对其临床抢救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为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在选取的30例患者中,15例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心脏压塞症状,15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心脏压塞症状。对出现心脏压塞的患者采用心包穿刺引流技术进行抢救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加强护理。使患者术后能够良好转归。结论:对出现心脏压塞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很大的意义。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 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在整体疗效、脊神经压迫症状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切口愈合程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体会,为临床医生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进行治疗的40名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确诊,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治疗观察,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有90%痊愈,对照组成功率达到75%。结论:对于具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在进行停经就诊时,需要进行常规的阴道超声检查,对于怀疑有切口妊娠的病例,需要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这是对切口妊娠进行诊断的一种主要方法,甲氨蝶吟加清宫术是治疗切口妊娠、避免子宫切除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