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预防心梗后期低血压中的应用

姚卫杰

关键词:舒适护理, 心梗后期低血压, 应用
摘要:目的:进一步对舒适护理在预防心梗后期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8%,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结果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梗后期低血压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提高,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某医院门诊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4年1~6月每月200张门诊处方,对其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56张,占总处方的13.0%。其中不规范处方75张(占48.07%)、不适宜处方74张(占47.44%)、超常处方7张(占4.49%);主要表现为处方开具不规范、处方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用法用量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查找医师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在医务部门的干预和药师用药指导下,有利于促进临床药物应用的规范安全。

    作者:王金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不同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将行剖宫产分娩的186例产妇分为实验组(腰硬联合麻醉)102例和对照组(硬膜外麻醉)84例,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阻滞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以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好,术后阻滞恢复时间短是剖宫产术中的优选麻醉方案。

    作者:刘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睢县1-6岁婴幼儿口服"培菲康散剂"预防腹泻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培菲康散剂"在1-6岁婴幼儿自然人群中预防腹泻合适的口服剂量、剂次和用药时间,研究和评价其对腹泻病发病率的影响及预防效果。方法:采取双盲法定期对观察对象服药,采集腹泻儿童的腹泻物,监测致泻性病原菌。结果:五个周期中共发生腹泻180例,其中1组95例,2组85例,统计学分析提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药对健康儿童预防腹泻病效果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郇树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0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ch variant asthma,CVA)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避免误诊、误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01例 CVA 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CVA 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长期慢性咳嗽为其主要的症状,尤其是夜间刺激性干咳。94.1%的患儿咳嗽为唯一症状,易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季节以冬季为主占53.5%,有过敏病史者37.6%,单纯夜间发作的占41.9%。结论:对长期反复慢性咳嗽应警惕 CVA。

    作者:王敏;陈柏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精神的特征和作用

    医院精神是医院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所认同的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体认识。它是通过全体医务人员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表现出来的具有医院独特个性的共同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集中表现,能够将医院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之下,形成一股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医院精神作为医院的灵魂,是医院长期文化建设的结晶,它一旦通过富有哲理性的文字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就会成为医院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从而对内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对外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

    作者:管森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议闭合性胫骨骨折

    介绍了闭合性胫骨骨折的成因和分类,并总结了此类骨折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对比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发现了石膏外固定法和髓内钉法各自的优势。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60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分析。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性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通过两组的实验数据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且 P <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于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与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对78例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综合管理前后血压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在社区管理干预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血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病的综合管理,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娟;聂亚文;刘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和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56例,对他们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密切关注。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仅有1例患者出现手足抽搐,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1例患者切口出血。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卜宝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药品管理中临床路径管理的价值

    目的:对医院医院药品管理中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药房管理中的各个当面入手对临床路径管理加以实施,并分析比较实施前后药品管理变化与效果。结果:与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前相比,不仅药房管理规章制度方面更加完备,药房工作人员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随之提高的还有患者对药房工作人员满意度。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对医院药房管理水平及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医院药品利用率的提升及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其显著的管理效果值得医院管理推广使用。

    作者:蹇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样,并进行检测。比较血样溶血前和溶血后的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结果:血样溶血前和溶血后的尿素氨、肌酐及血清葡萄糖的含量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血样溶血后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及尿酸含量均明显高于血样溶血前的含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溶血现象的出现给临床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尽可能地在检验过程中避免溶血现象的出现。

    作者:应豪;陈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90例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的可行性观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应用于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患者18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尿蛋白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贝那普利应用于免疫球蛋白 LGA 肾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李元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1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并且无并发症出现,手术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下降,大尿流率显著上升,术前、术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是一种简单微创的有效方法。

    作者:熊涛;郑斌;谢正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泪道再通联合植入人工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术后护理

    目的:评价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对81例(9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鼻泪管扩张置管术治疗,连续观察6-1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术前术后精心的观察及护理,其中,74例患者(82眼)出现溢泪消失,3例患者(2眼)冲洗比较通畅,溢泪问题得到缓解,4例患者(6眼)存在炎症堵塞,取出鼻泪管,并进行抗感染,重新安置管后,手术比较成功,总体有效率为91.3%。结论:经鼻泪管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近期疗效好,操作简单,费用低,患者痛苦小。

    作者:刘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患者应急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研究进展

    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应急性高血糖控制在医院治疗工作中有着很大的应用,是医院工作管理的一个新视角。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应急性高血糖控制在医院的工作方面也是重点,在医院的护理工作当中,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应急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应急性高血糖控制及护理在医院治疗工作中的应用,不难看出,得到了极其优异的成绩,对医院的医务人员整体水平有极大地提高作用,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对待患者的态度,为广大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环境,增进了医院各个层次的竞争态度,彻底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面貌。值得广大医院的推广,为新医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作者:秦萌萌;李菲菲;陈翠华;孙朝霞;张雪;王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康复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下输液时间、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而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P <0.05)。结论: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腹腔镜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入我院生产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到出院为止,进行两组数据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产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剖宫产产妇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抑郁症的发生,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有很大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邓宁;张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比分析日服25mg、10mg 米非司酮用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分析日服25mg、10mg 米非司酮用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人,试验组64人,对照组每天服用25mg 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试验组每天服用10mg 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负面情绪评分,即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4.06%);试验组的 SDS评分(41.41±11.31)分、SAS 评分(40.92±11.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SDS 评分(69.21±22.14)分、SAS 评分(63.02±20.51)分。结论:每天服用25mg、10mg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中,米非司酮的剂量为每天10 mg 可以更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肌瘤,并且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影像表现及特征分析

    目的:讨论并分析关于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影像表现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对左侧顶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恢复性分析的方式对其影像表现及特征进行综合的分析。结果:该患者发现头部肿瘤时间>2年,由于头部出现间歇性头痛到我院进行治疗。颅骨 MRI 检查表现为 TIW1和 T2W1高信号,可见放射针状低信号间隔,增强后呈非均匀强化;颅骨 CT 检查显示板障呈边界清楚的膨胀性骨破坏区,内部伴有放射状骨嵴骨性间隔;X 线检查发现以肿瘤为圆点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的骨针。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对该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生率比较低,对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晓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OPD 病人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湿化与未湿化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讨湿化与未湿化低流量(1-2 L /min)双鼻塞吸氧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双鼻塞吸氧>12 h 的 COPD 患者随机分为湿化组(100例)和未湿化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的反应。结果:鼻咽部干燥为本研究中出现的唯一症状,常规湿化组有4例鼻咽部干燥主诉,未湿化组有9例主诉鼻咽部干燥,两种不同的吸氧方式对患者呼吸道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需常规湿化。

    作者:刘晓梅;陆淑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