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氧与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

杨朝强;李赟晨;黄芳

关键词:缺氧, 脂肪组织, 炎症, 胰岛素抵抗
摘要:肥胖患者脂肪细胞肥大导致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高度表达。缺氧使得糖稳态失衡,HIF -1α调控细胞外基质蛋白高度表达导致脂肪组织纤维化、炎性反应,引起脂肪组织功能紊乱,终导致胰岛素抵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NT -proBNP 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 NT -proBNP 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老年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收集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及出院当天的血浆样本,测定其 NT -proBNP值。结果:观察组入院当天血浆 NT -proBNP 为2113.66±1138.68Pg/ml,对照组 NT -proB 为182.5±5.01Pg/ml,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出院当天观察组血浆 NT -proBNP 为187.6±57.6Pg/ml,对照组为176.5±11.3Pg/ml,两组差异对比无意义(P >0.05)。总体来说,观察组治疗后的NT -proBNP 值和入院当天相比有意义(P <0.05)。结论:NT -proBNP 是心功能絮乱时敏感和特异的指标之一,检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NT -proBNP 含量可作为后续诊断、治疗效果重要评价指标。

    作者:吴海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入我院生产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到出院为止,进行两组数据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产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剖宫产产妇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抑郁症的发生,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有很大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邓宁;张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胃炎采用呋喃唑酮联合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呋喃唑酮、雷贝拉唑及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 Hp 感染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观察组的 Hp 根除率为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00%,与对照组的16.67%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呋喃唑酮、雷贝拉唑及克拉霉素联合治疗 Hp 相关性胃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根除 Hp,且药物副作用较少,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10-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苏州工业园区近5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分析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原因,为制定近视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区2010-2014年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体检资料,按年龄、性别分析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发展状况。体检视力的方法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要求检查其裸眼视力[1]。结果:工业园区2010-2014年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及中重度视力不良率略有下降,并呈低龄化趋势;女生高于男生,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结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应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治近视。

    作者:施冰;潘臣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我院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曾收治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总结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1],能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进而避免医患纠纷。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只有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作者:张萌;张敏;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135例普外科住院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普外科1135例住院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1135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标本采集,对于分离出的628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分析细菌分布构成及药敏实验情况。结果:分离菌株中前三位的细菌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分别为38.69%、12.42%及10.19%。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阿奇霉素均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敏感。结论:对普外科的细菌菌株分布进行动态监测,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提高临床用药的针对性,对于预防普外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晓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偏头疼患者应用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尼莫地平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应用尼莫地平治疗,B 组应用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 组治疗总有效率100%,与 B 组的93.94%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 <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A 组不良反应率为6.06%,显著低于 B 组的21.21%(P <0.05)。结论:尼莫地平用于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月萍;孟祥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

    传染科是医务卫生工作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由于疾病的传染性不仅在病患之间产生,也会对传染科的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影响,医护人员不仅要承担着医治护理病人的工作责任,同时还承受着来自于职业危害与精神紧张的强大压力,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文章对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作简要分析,提出对策,以期为改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贡献力量。

    作者:吴春梅;闫桂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应用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效果体会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应用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0例对照组与30例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甘舒霖30R 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 血糖(2hP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2hPG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应用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白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氯米芬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实施氯米芬配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共64例,同时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氯米芬用药,观察组增服二甲双胍治疗,研究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排卵率分别是90.63%和78.13%,与对照组的62.50%和46.88%相比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的 FSH、LH 等指标水平相仿(P >0.05),经治疗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有不适症状出现,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实施氯米芬配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可有效促排卵、调节患者激素水平,且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向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糖尿病肾病48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甲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乙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各24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甲组护理有效率较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优质护理效果佳,临床可推广。

    作者:孟利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议闭合性胫骨骨折

    介绍了闭合性胫骨骨折的成因和分类,并总结了此类骨折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对比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发现了石膏外固定法和髓内钉法各自的优势。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广华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人性化护理),每组各28例。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优良率。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病人,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郑燕;黄升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外科手术中伴发房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疗效。方法:将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且需要瓣膜置换手术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和心脏瓣膜手术[1],比较两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测定左心房直径及射血分数,统计房颤消除率。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出院时、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4个时间点房颤消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年左心房直径及射血分数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瓣膜病同期伴发房颤,安全性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阿不都沙拉木·吐尔逊;阿吉托合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胸外科术后并发肺不张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普胸外科术后并发肺不张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5月,我科普胸外科术后出现并发肺不张病例120例,通过镇痛、雾化吸入、翻身拍背护理、指导辅助咳痰,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未出现因肺不张感染死亡病例。结论:对普胸术后可能并发肺不张的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对普胸外科术后患者的恢复非常必要。

    作者:李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无心脏疾病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西门子 somatom Plus4,Volume Zoom 多层螺旋 CT 进行扫描及 Leonardo 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查成功,横断面显示冠状动脉的情况准确可靠。三维图像经过对横断面图像的重建处理整体观显示较好。结论:MSCT 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心病的筛选、普查和病变血管的评价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任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蜂蜜水治疗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小儿干燥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复方薄荷油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蜂蜜水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能接受患儿29例,占85.3%,对照组能接受患儿15例,占42.9%,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采取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优于采取复方薄荷油进行治疗,且患儿能接受程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究腹腔镜配合下的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肝胆外科进行治疗的胆囊炎、胆石症以及胆囊息肉患者168例,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的腹腔镜配合使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腹腔镜的配合外科手术的治疗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同时护理过程中无差错和事故发生。结论:在胆囊炎、胆石症以及胆囊息肉的外科治疗中利用腹腔镜进行胆囊部位的外科手术安全有效,做好术前准备以及器械设备结合精湛的手术也保障手术成功的重点内容。

    作者:唐佩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

    目的: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3年1-10月份我院重点科室微生物标本检验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和细菌药敏试验的分析。结果:ICU 和外科患者的耐药菌株构成比(22.2%和21.1%)明显高于内科和儿科(13.4%和8.9%),组间差异明显(P <0.05),而内科患者与儿科患者的耐药菌株构成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规范及安全性的使用管理,以提高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水平。

    作者:李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某医院门诊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4年1~6月每月200张门诊处方,对其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56张,占总处方的13.0%。其中不规范处方75张(占48.07%)、不适宜处方74张(占47.44%)、超常处方7张(占4.49%);主要表现为处方开具不规范、处方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用法用量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查找医师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在医务部门的干预和药师用药指导下,有利于促进临床药物应用的规范安全。

    作者:王金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