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广才

关键词:温针灸, 针刺, 老年性膝骨关节病
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温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 HSS 膝关节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时,温针灸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治疗,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理气泄浊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理气泄浊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常规予以糖尿病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加用理气泄浊汤和二甲双胍,同时调畅情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 <0.05);两组治疗后 FBG、2hPG、HbAlc、TG及 TC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无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理气泄浊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及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聂斌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不同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将行剖宫产分娩的186例产妇分为实验组(腰硬联合麻醉)102例和对照组(硬膜外麻醉)84例,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阻滞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以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好,术后阻滞恢复时间短是剖宫产术中的优选麻醉方案。

    作者:刘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0例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前庭大腺炎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在临床治疗中通过中西医结合对治疗急性前庭大腺炎的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住院就诊的急性前庭大腺炎患者30例,按照科学随机法分为联合治疗的实验组(15人)以及中医治疗的对照组(15人),在临床治疗之后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4.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进行总有效率对比得出结果 P <0.05。结论:通过中西医联合的方式对治疗急性前庭大腺炎有着明显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琳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阴道炎患者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阴道炎患者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7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1.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炎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增加健康教育的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控制对策

    根据新生儿在静脉注射方面的特殊性产生了头皮静脉留置针这一方法应用到了医学治疗中来,医学科技的发展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加被重视,因此各项科学治疗方法也不断被应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的避免幼儿反复穿刺、减轻血管受损、提高了给药效率、能及时对病重幼儿实施抢救等优点被逐渐广泛的应用在平常治疗中;但是随着逐渐深入到治疗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一手段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头皮静脉的选择问题、套管脱出和堵塞以及并发症的产生等。因此以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相对应的控制对策,从而解决问题。

    作者:周金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乡镇卫生院X射线影像质量控制探究

    X 射线影像质量控制是放射科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工作主体,首先应该引导全体医务人员理解 X 射线影像质量控制在医疗管理环节中的积极作用,然后采取建立健全影像质量控制小组、注重 X 射线影像中机械设备管理、投照装置与技术及照片等级评价等具体问题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 X 射线影像质量,促使其操作流程科学化与规范化。

    作者:郭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麻醉中牵拉痛和寒战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麻醉中牵拉痛和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3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椎管内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结果:研究组中度牵拉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寒战的发生率为1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8%(P <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术患者牵拉疼痛的阈值及寒战的发生率,预防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的预后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的预后影响。方法: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88例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术分析,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实验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后42-56天后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后90-180天后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1年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 ),Barthel 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具有明显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良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2例基层神经外科接受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结果:本组122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后拔管时间为(4.32±3.14)d,术后意识清醒时间为(4.85±1.23) d;术后6个月,44例(36.07%)完全恢复日常生活,32例(26.23%)部分恢复或者能够独立生活,18例(14.75%)需要帮助,10例(8.20%)卧床但仍保存意识,8例(6.56%)植物生存,10例(8.20%)死亡。结论: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显著、费用少,值得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中开展。

    作者:布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78例内科疾病临终心电图

    目的:对78例内科疾病患者的临终心电图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本院内科进行治疗的78例患者,对其临终心电图进行观察、监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临终心电图检测情况分析中,30(38.46)例属于窦性心律患者,15(19.23)例窦缓,20(26.67)例窦速,2例窦房阻滞,所占的比例是2.56%,6例房室传导阻滞,占7.69%,5(6.41)例房。结论:通过对78例内科患者的临终心电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后发现,导致患者心脏停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临床中通过辨认、分析临终心电图的相关情况后,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的病因进行了解,进而给临终患者实施抢救时提供相应的帮助。

    作者: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正性暗示"对降低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对降低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间进行心理"正性暗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正性暗示"能有效降低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作者:胡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蜂蜜水治疗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小儿干燥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复方薄荷油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蜂蜜水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能接受患儿29例,占85.3%,对照组能接受患儿15例,占42.9%,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采取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优于采取复方薄荷油进行治疗,且患儿能接受程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尔凯鼻饲胃管的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复尔凯鼻饲胃管的护理要点。方法:筛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我科吞咽困难的患儿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行复尔凯鼻饲胃管,对其相应有效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80例吞咽困难患儿经复尔凯鼻饲胃管的鼻饲护理,改善了其营养状况。结论:强化复尔凯鼻饲胃管使用过程中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解决患儿进食困难的问题,有效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作者:单佳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

    目的:经过统计与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症状来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规则与特点,随意选取在2014年01月01日--2015年01月01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当做我们这次临床试验研究的重点对象。通过分析这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详细临床治疗信息来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实际临床现状、并发症的现象以及其临床治疗的效果等概况。结果:这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血压值和临床症状都有所不同程度的变化。效果显著的有22例,效果一般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例数为25例,其余的1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无效,由此可见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有效率为78.3%。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会引发许多高危性并发症,所以要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力度。在现实中的临床治疗工作当中应当按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实际临床状况进行诊治,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率。

    作者:李芳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头颅 CT 在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脑卒中采用急诊头颅 CT 诊断价值。方法:本次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采用急诊头颅 CT 进行诊断,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的脑卒中患者,均行急诊头颅 CT 检查,对诊断不明确者,取 MRI 应用,以明确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大片右顶枕叶脑梗6例,左翱大脑内出血8例,多发性脑梗12例,右顶叶脑出血10例,左侧枕顶叶脑梗死8例,左幕底节外区脑溢血14例,右基底节壳核区脑溢血10例。头颅 CT 检查脑卒中,脑出血54例,脑梗塞26例,脑出血检查灵敏率、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脑梗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卒中采用急诊头颅 CT 检查,可提高缺血性和出血性确诊率,对保障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胥冬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背阔肌皮瓣修复前臂伴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背阔肌皮瓣修复前臂伴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6年9月至2012年5月,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前臂伴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2例。背阔肌皮瓣8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4例。结果:2例术后发生小的受区切口表浅感染,经换药逐渐愈合。背阔肌皮瓣和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过顺利。结论:该皮瓣以胸背动脉穿支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切取的皮瓣面积较大等优点,适宜修复肢体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作者:高玉珍;牛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断肾动脉狭窄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确诊的38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率为93%。多普勒超声诊断狭窄处显示血流速度增高,峰值流速范围约2.0~3.2m /s,相应肾内段动脉和叶间动脉频谱多呈慢波形态,测定 Ac :1.1~2.7m /s,TAC :0.11~0.39s。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肾动脉狭窄可起到重要的辅助确诊作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的研究进展

    颅脑外伤是外科常见损伤,病情复杂、进展快,并发症多,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其临床治疗困难,也是临床重点关注治疗问题。院前急救是挽救颅脑外伤患者关键环节,及时到达现场,控制出血,延缓病情进展、降低颅内压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治疗原则。本文就针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予以一一综述,以此为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提供必要参考价值。

    作者:姚金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无心脏疾病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西门子 somatom Plus4,Volume Zoom 多层螺旋 CT 进行扫描及 Leonardo 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查成功,横断面显示冠状动脉的情况准确可靠。三维图像经过对横断面图像的重建处理整体观显示较好。结论:MSCT 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心病的筛选、普查和病变血管的评价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任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足月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临产后的护理

    目的:介绍足月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的临产后护理。方法:通过我院就诊的3例足月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分娩过程中,产后宣教及护理,对其进行总结。结果:这些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顺利分娩。结论:足月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复杂多变护理是否得当,观察仔细,可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平产分娩率。

    作者:龙玲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