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7例疗效观察

邢省虎;武亚莉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 针灸
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尿潴留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产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采取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结论: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疗效显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50例接受治疗的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椎管内麻醉之后,通过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提供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接收椎管内麻醉之后,通过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提供同体积且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表现的镇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 MAP、HR 以及 SPO2的变化情况均监测正常,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实验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术中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效果更加显著,且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蒋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探讨

    近年来医院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医疗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医院综合档案信息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发展要求,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这对于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强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子雪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粉碎桡骨远端性骨折54例

    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9月至2012年9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成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54例,根据 AO 分型:C1型6例、C2型21例、C3型27例。结果:术后随访12~36月,平均16.8月。依据 Dienst 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分,优36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88.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好。

    作者:杨新华;代联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我院目前的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住院治疗并出院的674例患者的护理资料,分析跌倒、磕碰、坠床、褥疮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患者及家属对相关医学知识的知晓率不足、患者自身体质原因、医院管理制度不到位,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及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充分等是骨科护理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增强医患沟通,加强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制定考核制度等,是应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佳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实施后,我院骨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结果具有可比性(P <0.05)。而且我科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获得了明显提高,结果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针对我院骨科护理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设施有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肛周脓肿患者采用挂线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6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切开挂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引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术后 VAS 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肛周脓肿患者采用挂线疗法治疗,能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减轻术中、术后的疼痛感,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侯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吸入方法的掌握情况等。住院期间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干预。于干预后再次观察以上指标,并对比护理前后患儿及其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吸入方法掌握情况。结果:①临床比较统计显示,36例患儿及其家长在干预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评分及对吸入方法的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85.27±8.55vs70.56±5.01;92.21±10.61vs85.14±6.37),前后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 =10.3908,P <0.05;t =12.6794,P <0.05)。②36例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4.44%;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4.44%。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进行临床干预,能够加速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临床治疗效果,融洽医患关系,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蒲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质控护士在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保障护理质量。方法:质控护士对护理文书质量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归档案前终末把关,反馈、分析讨论、整改。结果:护理文书缺限减少,书写质量提高。结论:通过质控护士检查,强化了法律意识,保障了医疗安全,防范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方瑞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肛肠科换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肛肠科换药室是肛肠科所有换药患者的聚集地,肛肠科病种复杂,换药室也是各种细菌易污染之处,一旦管理不当,能导致交叉感染,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发区,为了控制院内感染,科室制定了切实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并落实到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平平;杜福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 超对皮肤增生性瘢痕检测的评价

    目的:评价 B 超对皮肤增生性瘢痕检测的效果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术前24小时内通过 B 超检测,主要观察瘢痕的厚度,对于厚度不一的较大瘢痕,需要反复检测观察、拍摄皮肤组织的影像,经观测的部位用记号笔加以标记。术中切开经标记过的点直至瘢痕底端,对比术中经切开的瘢痕厚度与 B 超所检测的厚度结果。结果:皮肤增生性瘢痕经 B 超检测的数值与实际测量值存在的误差小。结论:通过 B 超检测增生性瘢痕的厚度能明确其瘢痕的变化方向,为诊断结果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苏艳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分析

    目的: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患者中选出27例,分别对这些患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后遗症等情况的发生进行记录。方法:27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2.59%,治疗后共有5例患者出现了后遗症,后遗症发生率为18.52%。结论:想要提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效果,就必须要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具有熟练的掌握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徐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100例重症脑室出血的患者,所有的均采用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随机对其分组,实验组患者50例,采用综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脑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94%)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68%),实验组脑室出血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68.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脑室出血的患者采取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并加以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周希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奈哌齐合并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目的:对照研究奈哌齐合并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6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纳入研究组,并按随机分组办法将全部病例均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只给予奥氮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多奈哌齐、奥氮平联合治疗。治疗前后,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价认知功能改善效果;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 -AD)减分率评定疗效;并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 MMSE 评分比治疗前有大幅度提高,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BEHAVE -AD 评价疗效结果提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具有优势,组间差异显著(P <0.05)。两组不良症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实施多奈哌齐、奥氮平联合治疗,疗效较优且安全性好,有推广价值。

    作者:谢新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糖尿病社区预防干预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预防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市某社区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观察组在常规血糖控制的基础上采用社区预防干预,观察两组的预防干预效果。结果:在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预防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能更加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和社区管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永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消痤汤联合美满霉素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消痤汤联合美满霉素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66例痤疮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满霉素治疗,观察组在美满霉素治疗基础上增加消痤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平均中医证候积分为(3.12±0.82)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平均中医证候积分为(13.94±5.9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痤汤联合美满霉素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针灸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着重于寻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患的佳方案。方法:笔者随机选择三都县人民医院中医科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患,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时,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而实验组病患以针灸为主展开各项救治活动,评价2组病患治疗情况及其有效性。结果:2组病患在功能状态的评定结果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P <0.05)。结论:基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患来说,以针灸为主展开各项救治活动有助于缓解病患病情,同时还能改善其临床指征,可推广。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肛肠术后排尿困难原因浅析及对策

    目的:肛肠术后排尿困难原因浅析及对策。方法:排尿困难是肛肠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在术后术后12小时内发生。对排尿困难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机会,增加了患者的满意率。结论:在肛肠术后发生排尿困难,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心理教育等,是减少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关键。

    作者:曹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在肝癌晚期患者中应用临终关怀的护理研究

    目的:对肝癌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肝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临终关怀,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1级疼痛发生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0级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与3级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癌晚期患者开展临终关怀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让患者能够舒适、安详、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旅程。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应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80例需要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病例,分别为干化学法组、尿沉渣法组与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尿沉渣法组与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组的定量白细胞、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分别为33.33%、21.67%,均高于尿沉渣法组(21.67%、5.00%)、干化学法组(8.33%、15.00%)的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尿常规检测水平,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柯芬;孙海燕;肖莹莹;尹淑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检查中两种 DR 曝光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检查中两种 DR 曝光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笔者进修医院接受体检者150例,采用两种 DR 曝光模式 STD 模式以及 DOSE 模式来对同一患者的两侧乳腺的 CC 位以及 MLO 位进行曝光,对比两组的射线剂量,评价它们的成像质量。结果:试验组乳腺的 CC 位射线剂量 AGD 为(1.1487±0.0184)mGy,要高于对照组乳腺,它们之间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有着一定的意义(P <0.05)。试验组乳腺的 MLO 位射线剂量 AGD 为(1.1487±0.0184)mGy 高于对照组,它们之间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有着一定的意义(P <0.05)。两组乳腺的 CC 位和 MLO 位成像质量相比较,它们间的区别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在乳腺检查中,进行乳腺铂靶的一般体检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放射剂量比较少的 DOSE 剂量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放射量,并且能保证成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的检测方法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男性不育症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精液支原体感染,共150例检测出支原体,感染率为30%,其中127例为解脲支原体(UU)感染,占85.33%;3例人型支原体(MH)感染,占2%;解脲支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20例,占8.67%。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具有较高的抗生素敏感性,占99.4%,其次是阿奇霉素,占95.3%,然后是强力霉素,占95.1%。人型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占100%;解脲支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的敏感性为89.3%,其次是米诺环素,占82.5%。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在耐药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区别,并且解脲支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临床上在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重视精液支原体检测,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单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