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罗文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应用内镜监视系统行声带息肉手术后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为行喉镜手术患者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出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支撑喉镜下应用内镜监视系统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比较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支撑喉镜下应用内镜监视系统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董玉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传统腹股沟疝修补的治疗体会。方法:本组180例病人笔者均采用传统的佛格逊氏法,巴西尼氏法和哈斯特德氏法三种方法手术治疗,既省钱,又方便,效果也很肯定,仍然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是普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希望大家在做好传统手术的同时,再开展无张力修补术,更有利于我们在腹壁外科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马中华;周金秀;魏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生理学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因此同学对生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上课不注意听讲,严重影响生理学教学质量。为了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笔者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结合举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
作者:金麟毅;骆晓峰;刘志洋;高俊涛;田晶;万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团队技能训练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共75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37例对照组和38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个体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团队技能训练,将两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以及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团队技能训练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甜甜;王雪;徐芳;张守菊;马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因素,并寻找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6月做过的1658份尿检样本的资料,对其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研究不合格的资料,并总结出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1658份尿检样本中,共有19份样本的检验结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15%。其中,3份样本是因为送检超时;5份样本是因为标本受到了污染,中间混杂着粪便、精液、白带、经血或烟灰等物;5份样本是因为标本量不足,少于12ml;4份样本是因为标本的采集时间不当,受检者在留取尿检样本前曾服用影响尿检结果的药物,或是曾剧烈运动,或是曾大量饮水;2份样本不合格的原因是标本标记错误,错误原因分别为标签脱落和化验单与标本不符。结论:加强临床尿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能有效避免出现检验误差,提高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准确度。
作者:王祖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感染因素进行分析,且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升妇产科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收治的65例妇产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护理过程中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65例妇产科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多,占33.8%,其次是切口感染(23.1%)、泌尿道感染(20.0%)、胃肠系统感染(13.8%)、宫腔感染(9.2%);其中妇科中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大,产科中切口感染所占比例大;从年龄来看,>50岁的患者其感染率高,达41.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有诸多因素会导致感染,对此,需针对相关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倪春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则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12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3%、2.8%,较对照组的77.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刘喜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探讨老年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主要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病例进行一定的分析,针对性的对于股骨头置换术后坏死的老年患者进行一定护理,还要对于术前进行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控制感染和心理护理,然后进行术后的个体实施渐进工作,全面进行护理。使得患者在术前可以积极进行一定配合工作,得到一定肢体恢复工作,重要的就是要保持非常良好的心理护理,进行渐进全面康复护理,保证老年人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后可以得到非常完善的康复。
作者:林淑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336例子宫肌瘤的患者应用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HIFU)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6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过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结合适时临床护理,肌瘤的直径和体积有明显缩小,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结论:通过对336例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全程周到的护理,能确保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不适。
作者:贾秋;冯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产后护理对于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6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临床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产妇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产妇产后平均(15.8±4.1)h 分泌乳汁并开始喂养,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93.3%(56/60),相比于观察组而言,对照组产妇泌乳哺乳时间为(31±4.2)h,哺乳成功率为81.7%(49/60),此外,观察组产妇发生乳房胀痛产妇公积18例,低于对照组38例产妇乳房胀痛,上述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给予产妇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同时有助于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质量,有助于提高母婴保健质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内科疗法与支架植入对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月选取我院7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n =37)及对照组(n =38),两组分别接受支架植入及内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改善率、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改善率为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P <0.05)。治疗6个月内,试验组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P <0.05)。结论:采用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
作者:王秋莹;殷晓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胎儿心脏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产后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妊娠12至16周的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对比常规超声检测以及胎儿心脏超声检测结果。结果:常规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有7例,筛查准确率为35%;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有19例,筛查准确率为95%;两种检查结果相比,胎儿心脏超声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 <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心脏超声在检测先天性心脏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对心脏形态、心脏功能结构进行比较准确的判断,可有效的识别出先天性心脏病,该种诊断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CT(Computed Tomography)的发展也因为多排螺旋 CT 的出现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6排螺旋 CT 具有进行快速、薄层、大面积扫描,以及安全准确诊断的特点,其不仅使 CT 能够对人体任何部位或器官进行有效检查,还给传统的医学诊断方法带来了全新的变革。然而,头部 CTA 由于会受到颅骨的干扰,会导致疾病的诊断存在较大误差,因此16排螺旋 CT 头部 CTA 去骨成像技术还有待发展。本文就16排螺旋 CT 头部 CTA 去骨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贤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照组仅根据以往临床经验提供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血糖(空腹)控制效果。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 >0.05);经上述相应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均较之前下降,研究组血糖下降幅度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仅出现11.36%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则高达22.73%(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王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实施循症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胺碘酮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经不同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监测与预防措施。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50例,将其归为研究组,然后选择正常的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分析患者的血肌酐、尿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血清胱抑素情况,然后再使用超声来检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肌酐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大,但其尿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血清胱抑素明显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明显的下降,两组对比较为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进行监测时可以将血清胱抑素作为检测和预防的指标,为保障妊娠患者及新生儿生命健康提供参考依据,而超声监测有利于降低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丛树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将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率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率、治疗依从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且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梅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9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常规 X 线摄片影像资料30例,数字化成像技术(DR)检查影像资料30例),将收集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别选用常规 X 线摄片和数字化成像技术(DR)检查的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的影像(各30例)进行对比,观察和分析两种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及差异。结果:在两组影像中,关节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常规 X 线摄片检出率为32.3%;数字化 X 线成像技术检出率为67.5%。骨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常规 X 线摄片检出率为21.7%;数字化 X 线成像技术检出率为64.3%.表现为数字化 X 线成像显著优于传统 X 线检测的特点,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通过数字化成像技术和常规 X 线摄片都可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检查,但数字化成像技术在关节病变和骨端病变的检出率上明显优于常规 X 线摄片检查,效果更佳。
作者:陈文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时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名煌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