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分析研究本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用观察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入院1周、4周的临床护理疗效评定,观察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前后,其行为活动的变化情况。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不受控制,由于精神分裂病症的发作,而产生暴力攻击行为,有11例患者是由于拒绝住院,而发生暴力攻击行为,有10患者由于和医护人员发生矛盾,而产生暴力攻击行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通过观察量表发现,临床护理干预后的激怒、精神症状因子的分数高于干预前。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恰当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减少其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王艳婷;侯凌峰;沈素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接受社区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1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药物+社区综合治疗",评估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统计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后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社区综合治疗对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临床疗效均有促进性作用。
作者:贺桂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 hCG、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同时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优(P <0.05)。结论: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娄景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虽然抗菌药在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中都有所应用,但其并非万能用药,不能够滥用药,必须根据应用原则来合理的选择,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滥用抗菌药所导致的不良后果,提出临床正确应用原则与合理选择抗菌药的依据,为医疗临床上正确的使用抗菌药提供有用借鉴。
作者:赵永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336例子宫肌瘤的患者应用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HIFU)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6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过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结合适时临床护理,肌瘤的直径和体积有明显缩小,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结论:通过对336例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全程周到的护理,能确保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不适。
作者:贾秋;冯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究生化检验前、后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体检者及病人3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操作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严格进行检验前后质量控制进行生化检验,记录患者有关生理功能指标,并与临床相比较,比较两组样本采集实效性、重现性及误差值。结果:观察组与临床不符例数、误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重现性及有效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不但可以提高检测的实效性还能减小误差值,提高重现性,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苏兴翔;苏东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6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临产前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产程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有利于促进初产妇的产程进展,降低疼痛,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谯利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现阶段肺结核疾病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寻求能够有效控制和规避肺结核疾病的方法。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灌云县白蚬乡2010年~2014年的肺结核疾病患者109例进行流行病学的特征研究。结果:主要有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时间分布四个方面,发现男性、16~25岁、农民、夏季这四种情形的患者的发病率较高。同时分析出2010年~2014年平均发病率为52.61/10万,发现2010年的发病率高,2014年发病率低。结论:利用流行病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对肺结核疾病患者进行排菌,能够为肺结核疾病的预防提供可控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宝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以人为本的国度里,健康是我国老年人大的追求目标。但当今世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老年人因病而老,因病早老,因病而残,因病早亡的头号疾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高血压是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重要的疾病之一,本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程的跟踪与管理,电话回访及社区随访,积极干预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了高压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及致残率,减轻了社会经济负担,现在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廖翠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碎吸、溶吸术(以下简称微刨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和护理中的具体功效。方法:从2011年7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抽取50例。这50例患者行微创术的同时辅以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三个层面的护理,有效建立起专业性、治疗性、帮助性的友好医患关系。结果:50例患者微创术后接受优质的护理干预生活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术治疗后,辅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恢复患者身体健康。优质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作者:童春梅;谈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复方氯唑沙宗片清洁检验方法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参照该品种含量测定项下要求,同时为更简便快捷地判断能否达到清洁效果,清洁检验方法采用限度检查法,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化学残留限度检查。
作者:霍冬梅;王波;张艳;付金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1137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321例,检出率为28.2%,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39.6%,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450例动态心电图检出异常中,有室性心律失常207例,占46%,房性心律失常216例,占48%,窦性心律失常9例,占2%,传导阻滞18例,占4%。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明确诊断出心律失常的类型,对老年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具有可靠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尉艾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 空腹血糖值(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 FBG、2hFBG、HbAlc 以及 TC 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缓病情发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志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变异性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一种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多数病人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但也有少数部分病人症状不明显甚至缺如。有症状的病人因身体不适可能会及时就医,而症状不明显的病人就诊率很低,容易贻误病情,以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变异性心绞痛在一般性活动甚至休息时均会发生,而且由于发作的时间短,因此常规的心电图不易记录,所以在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诊断过程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相对就有明显优势,笔者对35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采用了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邵安胜;张国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可行性。方法:将2011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正畸治疗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病原因。结果:女性患者诱发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可能性高于男性患者,同时与安氏 I 类与安氏 III 类患者相比较,安氏 II 类的检出率更高,(P <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患者中,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较为常见,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相关[1]。
作者:饶永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干预方式。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8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患儿。对8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总结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特点。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口腔病变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水疱结痂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及时改善患儿临床病症,可临床推广。
作者:陈飞;陈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颅内肿瘤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随机抽取本院在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接收的36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全部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总结分析颅内肿瘤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36例患者中有34例痊愈或者好转而出院,剩余2例患者死亡。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结论:采用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同时,根据手术要求和患者自身护理需求加强整个治疗期间的护理,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和手术效果,有效改善预后,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作者:寇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29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92.3%;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值的推广。
作者:于明成;许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应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所得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内手术室器械300件,将这些器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器械对其行常规管理,观察组中器械对其行一体化管理,观察两组所得到效果。结果:在管理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器械消毒合格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合格率可达到99.3%,对照组中合格率为90.0%;观察手术医生对两组器械满意率,观察组中满意率为99.0%,对照组中满意率为88.0%;观察两组器械使用过程中感染率,对照组中感染率为12.5%,观察组中感染率为2.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应用一体化管理能够得到较理想效果,可使管理质量有效改善,能够使消毒合格率得到有效提高,能够有效提高医生使用满意率,并且能够使医院感染有效降低,应当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熊安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探究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抽取我院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致严重不良反应案例40例,分析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并总结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紫杉醇导致过敏性休克较多西他赛多,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较多西他赛少,P <0.05。多西他赛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肠道不适、胸闷、背痛;紫杉醇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肠道不适。患者以吸氧、抗过敏、升血小板、升白细胞等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需加强两药的监测和指导,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粟治胜;张国秀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