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分析

张思敏

关键词:老年人, 慢性病, 健康教育,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规范护理,对照组一律予以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和规范护理之后96.67%的患者病情控制良好,100%的患者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96.67%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上述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注重结合患者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人性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县级医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重症颅内感染的内科治疗体会,为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颅内感染患者的各项治疗措施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上述治疗,50例患者痊愈32例,所占比例为80.0%,显效3例,所占比例为7.5%,有效3例,所占比例为7.5%,以痊愈、显效和有效总例数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为95.0%。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后一旦发现病人出现颅内感染,应该在感染早期使用足量的有效抗生素,同时配合采取置换脑脊液、对患者进行鞘内注射抗生素,同时注意给患者合理的营养,使机体免疫能力有所增强,从而保证有效地治愈重症颅内患者。

    作者:李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无痛肠镜在大肠疾病中应用探讨

    探讨无痛肠镜在大肠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随机选择无痛肠镜200例,普通肠镜200例进行检查。结论无痛肠镜安全可靠,患者在无疼痛的全麻状态下进行检查,大大提高了大肠疾病检出率,无痛肠镜在诊断大肠疾病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吴良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管理初探

    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解决医疗矛盾、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加强硬、软件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健康管理。

    作者:彭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针对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对比。为临床手术治疗肾结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和经皮肾镜组,每组40例患者。对开放手术组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对经皮肾镜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手术时长、患者体内结石清除情况、手术后患者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为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优略。结果:开放手术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经皮肾镜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显著长于经皮肾镜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为92.5%,开放手术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为90.0%,经皮肾镜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与开放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肾结石方面,采用经皮肾镜方法相比于开放手术,其治疗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微创效果,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小,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术后康复快,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且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其临床疗效和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并无显著差异,疗效得到保证。值得医务工作者在在临床上治疗肾结石中广泛推广。

    作者:吴传勋;唐昌亮;周显海;代时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滋阴清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中医辨证分型均为气阴两虚型。对照组患者接受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炎、降压、利尿等西医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滋阴清热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有效性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安全性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清热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满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根据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来对今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提升。方法:对我院接收的8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痊愈出院。结论:为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其治疗效果。

    作者:凌迪;刘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B 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研究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患者病史对于临床进行诊断治疗都有着积极意义。随着临床研究、实践水平的提升,更多医学技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经由各种检查诊断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有着积极意义。急性阑尾炎因为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较多,所以诊断处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不过临床多种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确诊。下面我们就近期临床相关医疗文献对B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韦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颅脑损伤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颅脑损伤功能恢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患者60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两组进行手术及中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70%,而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颅脑损伤可有显著的脑功能恢复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亓立英;吕连松;张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措施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出现的问题作为参考组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并以2012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出现的问题作为对照组。结果:2013年在我院没有1例因为器械消毒不严格和其他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出现问题,而导致的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且其他的问题的发生情况也有明显降低,两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还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

    作者:陈忠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思想关系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动和发展,基层卫生院也开始一系列的变革,尤其对公共卫生危机中思想关系管理方面。本文主要围绕现阶段基层卫生院对公共卫生危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思想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并就其有效解决措施和推动措施展开相关阐述,希望对于我国基层卫生院的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引导作用。

    作者:符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胞周期蛋白D与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是一类对细胞周期起关键调控作用的蛋白。这些蛋白中包含一些同源区域,例如细胞周期素盒以及细胞周期素盒之外的其它同源区域[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 )结合形成复合物,参与不同细胞周期的调控过程。其中:CyclinD -CDK4/6复合物控制 G1期进程,CyclinE -CDK2复合物调控G1/S期转换过程,CyclinA -CDK2复合物对 S 期起关键调控作用, CyclinA/B -CDC2复合物则促进细胞由 G2期进入 M 期。除此之外,细胞周期蛋白还参与一些与细胞周期间接有关的过程。目前,学者们发现在各种人类肿瘤中都存在 Cyclin -CDK 复合物作用失调的现象,因此, Cyclin-CDK 复合物在细胞增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2]。 Cy-clinD已被证实在肿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对 CyclinD 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均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防控体会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防控方法。方法:强化无菌观念,扩大消毒范围及无菌区,加强留置尿管护理。结果:有效缩减了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病例。结论:有效提升了留置尿管的安全性,达到了防控院内感染的目的。

    作者:严志梅;吕俊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为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不同感染途径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总结分析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接受程度。结果:性接触感染者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5.0%,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0.0%;吸毒感染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15.0%;干预后占20.0%。除母婴垂直感染患者外,其他不同途径艾滋病感染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接受程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分析,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措施的接受性和依从性,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阻止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张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14例,将患儿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祛邪化痰类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共有33例治愈,20例有效,总有效率91.21%,对照组患儿共有24例治愈,13例有效,总有效率6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姚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苦参膜联合妇科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苦参膜联合妇科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1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妇科微波治疗,研究组在妇科微波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苦参膜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46%,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发生率为7.35%;对照组发生率为7.96%,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苦参膜联合妇科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淑贞;邓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89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治方法探讨

    目的:探析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探析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期间妇产科住院部收治的89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症状、诊断以及治疗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发热、休克等症状,妇科检查提示患者均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后穹窿穿刺阳性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等现象;初诊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出血性输卵管炎、肿瘤破裂,确诊率为91.01%,误诊率为8.99%,经过治疗后痊愈,无1例死亡。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由于病因繁多,多表现为急性且危重,具有腹痛的特征,部分妇产科急腹症极易误诊或者漏诊,在实践中要及时、准确的诊断,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进行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治疗的佳时机。

    作者:朱红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的临床效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疾病更好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8例进行该手术患者手术成功26例。进行胆囊分离时出现破裂情况有2例,手术一般在50分钟到两小时之内结束,手术平均耗时73分钟。我科收治28名患者皆为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中转开腹手术1例。无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结论:对于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率较高,对身体各项机能以及内环境影响不大。充分术前准备以及严谨仔细的手术操作,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孙泳涛;徐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肛肠术后尿滁留的中医治疗进展

    肛肠术后尿潴留(the Prevention of Urine Retention Due to Anus and Intestine Operation )是指患者在完成肛门直肠手术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尿液潴留于膀胱。肛肠术后尿潴留是西医病名,而在中医属于“癃闭”的范畴。癃闭这一病证名首见于《内经》,在《素问·宣明五气》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灵枢·本输》曰:“三焦……实则癃闭,虚则遗溺”。癃者为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闭为小便闭塞,尿液点滴不出。古人认为癃闭主要责于膀胱,认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矣”[1]。膀胱肛门直肠部同处于下焦,肌腠疏松,易生湿邪,湿热互结,阻滞经络,又因肛门直肠部手术,损伤经脉血络,气血运行不畅,累及膀胱,膀胱藏津而不化,终导致癃闭。

    作者:卢雪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患者组胺含量的变化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西替利嗪以及地氯雷他定两种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组胺含量的变化,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 A 组患者采用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西替利嗪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结果:A 组60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显效(81.67%),有5例患者有效(8.33%),有6例患者无效(10.0%),总有效率为90.0%;3例患者紫癜复发,复发率为5.0%。B组60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显效(83.33%),有5例患者有效(8.33%),有5例患者无效(8.33%),总有效率为91.67%;7例患者紫癜复发,复发率为11.6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组胺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患者血浆组胺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组胺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以及西替利嗪可以有效治疗过敏性紫癜,对于降低患者的组胺水平具有显著疗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紫癜其复发率显著低于西替利嗪。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治疗过敏性紫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袁维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及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手术器的护理策略与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及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78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术中发生瘤体破裂4例,坚持栓塞术治疗后4例痊愈,并未出现死亡患者,全部患者皆治愈,痊愈率100.00%;治愈患者术后皆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均为8.5±3.1个月,皆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器的护理策略与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做好术前宣教、术中积极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等策略,对于并发症发生有着积极的降低作用,同时对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有着十分积极的价值。

    作者:吕晓菲;张英娟;柴炜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