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分析

张思敏

关键词:老年人, 慢性病, 健康教育,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规范护理,对照组一律予以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和规范护理之后96.67%的患者病情控制良好,100%的患者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96.67%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上述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注重结合患者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人性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普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异常率为72.72%,护理后为20%,后者明显低于前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QOL为49.21±8.67分,护理后为76.01±9.61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普外科患者的情绪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

    作者:和月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泌尿系结石体外碎石的护理。方法:通过碎石前护理和碎石后护理。结果:患者顺利排石。结论: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结石病人顺利排出结石,得到了患者的满意。

    作者:李利敏;郭艳;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如何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模式已发生转变,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实中护患关系不容乐观,护患纠纷时有发生,这不仅使病人及其家属感到不满,同时也困扰着医护人员。面对护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何为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是值得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崔菲菲;袁慧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药证直诀》脘腹痛病症诊治思想研究

    将《小儿药证直诀》中关于脘腹痛病症的名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阐释了脘腹痛的诊治思想。

    作者:王晓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出现的不同护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大,所以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对门脉高压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周大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器官发生病变的86例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施以检查诊断。结果:86例小器官疾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34例,超声检出率94.1%;乳腺疾病21例,超声检出率85.7%;眼科疾病33例,超声检出率96.9%;男性外生殖器疾病19例,超声检出率100%。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可以将病变位置、区域等指标通过超声图像精准呈现出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准度,有效避免漏诊或误诊情况的出现,帮助把握治疗时机并提升治疗成功率。

    作者:晏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IL -6,IL -8与羊水栓塞的关系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FE)指的是由于羊水及羊水的有形成分在分娩过程中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导致产妇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栓塞、肾功能衰竭、血管内凝血甚至出现猝死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的综合症。本文从 A FE的病理变化、病因、高危因素以及发病机制与 IL -6, IL -8关系四个方面对 AFE作简要综述,旨在提高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吴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给予患者整体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护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对照组患者患者护理满意度达73.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100%,其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改善等方面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面整体的心血管内科护理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生,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 CT 冠脉造影检查中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 冠脉造影检查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接受多层螺旋C T 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分阶段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图像清晰率分别为96%和80%,观察组患者的图像清晰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能提升接受多层螺旋CT 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的图像清晰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启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B 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研究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患者病史对于临床进行诊断治疗都有着积极意义。随着临床研究、实践水平的提升,更多医学技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经由各种检查诊断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有着积极意义。急性阑尾炎因为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较多,所以诊断处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不过临床多种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确诊。下面我们就近期临床相关医疗文献对B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韦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为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不同感染途径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总结分析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接受程度。结果:性接触感染者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5.0%,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0.0%;吸毒感染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15.0%;干预后占20.0%。除母婴垂直感染患者外,其他不同途径艾滋病感染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接受程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分析,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措施的接受性和依从性,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阻止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张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祁东县风石堰镇地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祁东县风石堰镇地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的满意度状况。方法:随机选取祁东县风石堰镇地区1000个农民作为调查对象,按人口学特征进行分组,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以调查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状况。结果:在1000个农民中,对新农合定点医院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者538人,其中年龄越低、受教育年限越高的农民不满意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658人对住院报销总体情况感到满意,301人感到基本满意,不满意者41人,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文盲、经济状况较差者对住院报销制度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农合得到众多人民群众的认可,但还需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进。

    作者:徐后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病因,并针对病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结果:本组44例糖尿病足患者,主要诱因包括脚癣15例,占34.09%,误伤及感染26例,占59.09%,毛囊炎2例,占4.55%,其他1例,占2.27%。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取的极好的效果。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原缺氧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方法:以46例2011.1.1.~2012.1.1之间在我院接受高原缺氧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在对高原缺氧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针对性的实施临床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调查显示,以上46例患者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症状得到了及时的缓解,36例治愈,治愈率为78.26%,好转8例,所占比例为17.39%,2例发生死亡,占4.35%。结论:在临床上对高原缺氧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田玉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病案管理的重要性

    病案是医护技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依据病人的诊断、检查、治疗、护理共同完成的由文字、图片、影像等组成的记录文件。它能客观、完整、连续地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诊疗经过,是医院医护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为医疗教学、科研培训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因此病案管理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探索

    目的:探讨针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08月-2012年08月小儿肺炎患者18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患儿进行平均分组,设为 A 组与B组。针对B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 A 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配合采用小儿肺炎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的疗程均为一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以及患儿病情好转的情况。结果:比较 A 组患儿与B组患儿诸多的情况发现,在患儿退热的时间以及咳喘好转的时间等诸多情况均为 A 组优于B组(P<0.05)。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A 组也高于B组显著(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后,能够充分发挥出抗炎以及补液等多种作用,并且效果较为明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雷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特需病房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特需病房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提出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沟通、查阅资料,了解特需病房患者的心理特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近几年来,不同系统、不同病种患者在特需病房都能得到系统的、专业化的、人性化的服务,患者满意度100%。患者周转率快,病房入住率逐年增加。结论:为患者实行优质、快捷、高效的特需医疗护理服务,加强温馨服务,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创造温馨环境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作者:热西旦·托胡提;阿曼古丽·吾甫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HCG 测定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异位妊娠诊断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结合组通过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进行诊断,超声组仅通过阴道超声进行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合组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确诊率为95%,明显高于超声组诊断的确诊率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早期异位妊娠,确诊率高,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患者的保留生育能力的可能,值得推广。

    作者:吴崇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应对措施

    神经外科是一个急危重病人较多的科室,护士长期面对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工作负荷大,精神高度紧张,在这种具有长期慢性压力源的工作中极易产生工作疲溃感,因此,对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胡碧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妇产科产妊娠晚期并且出现羊水过少的100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患者入院后无应激试验(NST)均有反应,对50例患者均进行静脉补液治疗,补液前后均采用超声检查并记录。对照组50例患者入院后无应激应验(NST)均有反应,50例患者均未采用静脉补液治疗,入院后两次对患者采用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大羊水池深度(AFD)以及羊水指数(AFI)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治疗前后大羊水池深度(AFD)以及羊水指数(AFI)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50例患者两次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50例患者治疗后大羊水池深度(AFD)以及羊水指数(AFI)与对照组第二次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并不是所有的羊水过少患者均需要采取静脉补液治疗,比如在胎心监护正常的患者中就不需要采用静脉补液。所以应该重新规划应用传统的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患者并且羊水过少的诊断需要动态观察,不能仅凭1次的检查结果诊断奍水过少。

    作者:周世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