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通事故多发伤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探讨

刘娜

关键词:交通事故多发伤, 人性化护理, 应用价值, 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交通事故多发伤中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入院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中的106例患者采用普通护理,作为对照组;对另外109例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抢救成功案例有81例,死亡案例25例,观察组中抢救成功的案例为96例,死亡14例,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增大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产后访视对促进纯母乳喂养4-6个月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对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12月863例产后母婴进行及时的家庭产后访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结果:大部分母亲住院时能坚持母乳喂养,但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母亲放弃了母乳喂养,而改为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通过及时访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正确的指导,使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由第一次访视时的78%提高到第二次访视的93%。结论:重视产后家庭访视促进母乳喂养的宣教,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也是产妇能否坚持母乳喂养到6个月的关键。

    作者:李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目的:探讨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对终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终有效将临床血液细胞的检验质量进行提高。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10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总计600份进行具体的研究。根据有关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标本的放置温度以及具体的采血部位来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终检查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放置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以及具体的采血部位都会对终的血液细胞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比各个组别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因素会对终的检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标本放置的温度、采血的部位以及标本的放置时间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控制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霍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呼吸机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SBP和SaO2等参数加以对比。结果: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和 SBP等参数值均低于治疗前。 PaO2、PaCO2和SaO2等参数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各参数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仲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穿透性胎盘植入临床观察

    患者23岁,住院号2011015,孕6周。于2011年5月13日做彩超发现肠外翻,于2011年5月13日8:00入院。该患孕2产1,平素健康,曾做过一次人工流产,末次月经2009年11月1日,停经40多天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早孕反应。孕早期无用药及患病史,无受线史。孕4个半月自觉胎动,活跃至今。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0/80mm Hg。一般状态好,无贫血貌,神清语明,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心肺未见异常,孕中期腹型,胎心率:148次/分,彩超检查:胎儿腹壁不连续,于腹壁外见6×7厘米混杂回声光团,怀疑肠外翻。实验室检测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孕2产1,孕6周,胎儿畸形。

    作者:张玉芬;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

    目的:对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用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选用雷尼替丁、莫沙必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对66例患者选用两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3%;复查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9.09%,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选用三联疗法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杀灭致病病菌,降低该病的复发几率。

    作者:楼嵊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生化分析仪检验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

    长期以来,临床生物化学的检测主要靠手工完成。其结果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满足临床诊断治疗需要,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或肉体伤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生化分析仪技术发展很快,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不断应用于临床,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无论是城市还是基层,临床检验基本上实现了常规检验自动化,自动生化分析仪现已成为现代临床检验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担负着越来越繁重的常规检验任务。

    作者:彭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硫酸镁在产科中的应用

    硫酸镁是一种对中枢神经起到抑制作用的药剂,对于先兆流产治疗、胎盘前置治疗、子宫收缩过强治疗以及妊娠高血压治疗和子痫发作治疗有显著效果。本文对产科中硫酸镁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使其更好的应用于治疗。

    作者:赵庆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以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7月我院脑卒中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康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巴氏指数和NIH-SS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降低,NIHSS评分降低,BI升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邓慧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自然分娩中双人配合助产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双人配合助产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人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助产士陪产护理。结果:观察组对助产士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人配合助产分娩能有效提高对助产士的满意率,降低产程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的差异比较

    目的:比较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0例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的结果基本一致,而快速血糖仪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可广泛运用于临床血糖的检测。

    作者:曾继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压疮产生的原因与其护理措施探索

    所谓压疮指的是,局部组织由于长期受压,导致血流不.,继而造成软组织溃烂或者坏死的一种症状。剖宫产患者有一定的几率发生压疮,通常出现在骶尾部,症状较轻时,表现为皮肤红、肿或者麻木,症状较重时,有可能出现水泡。压疮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舒适度,同时还会提高产妇的感染几率。所以,对剖宫产术后压疮产生的原因与其护理措施进行探索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映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米非司酮的用药剂量的大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得出治疗子宫肌瘤采用的米非司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在2012年1月-12月这一年中,总共有498例子宫肌瘤患者入院进行治疗,从中随机抽取160例,平均非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10.0mg 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20.0mg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在这160例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后,检查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缩小幅度和子宫体积的变化,并记录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和子宫体均有明显的缩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治疗效果相当,但就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讲,对照组比观察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合理剂量是10.0mg ,治疗效果虽然没有很明显的不同,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现象很少,值得推广。

    作者:羊华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评价。方法:在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强迫症患者中随机选取116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选用舍曲林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选用舍曲林药物合并喹硫平药物,所有患者的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的评分都低于治疗前的数据,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舍曲林药物合并喹硫平药物在治疗强迫症疾病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舍曲林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孙赞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

    静脉输液现在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护士责任心不强,病房巡视不及时,穿刺技术不成熟,药理知识的缺乏,以及未详细告诉病人输液的注意事项等,常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输液外渗影响给药。

    作者:付晓艳;代卫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手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探讨

    近年来由于交通、工矿等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意外伤害逐年增加,伤后1小时是多发伤抢救的手术黄金1小时。手术具有术前准备不够充分、手术创伤大、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等特点,因此手术感染是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感染的原因及如何加强急诊手术感染预防护理尤值得探讨。

    作者:郑华春;林庆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糜烂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覃贞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脂肪肝的临床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临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脂肪肝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超声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的超声图像表现较为突出,基本符合临床诊断。结论:超声可作为检查脂肪肝的首选方式,对早期预防及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志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通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效果,缩短出血时间,改善贫血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发病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对某社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发病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中3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共抽取1423人,其中男性708人,女性715人。对抽取的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体检。资料经检查后录入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管理系统,并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体质指数均随这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而高血压患病率高,发病年龄也早。30~50岁年龄段是男性吸烟率高的人群。结论:肥胖与吸烟是社区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用重视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做好饮食与吸烟防范工作。

    作者:陈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门诊输液风险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输液中常见的风险问题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本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发生的门诊输液缺陷情况,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比较两年中门诊输液中出现的缺陷情况,以及护理隐患的检出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通过门诊输液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强化,门诊输液中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隐患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获得明显改善。结论: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莉雅;潘学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