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教师差别行为对初中生学业成绩、同伴接纳和学校满意度的影响

范丽恒;李锦;金盛华

关键词:教师差别行为, 学业成绩, 同伴接纳, 学校满意度
摘要:目的:从个体和班级两个层面探讨教师差别行为对初中生学业成绩、同伴接纳和学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1名初中教师及其所带的1438名学生,运用问卷测量方法收集数据,使用HLM处理数据.结果:个体层面,教师差别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同伴接纳和学校满意度;班级层面,教师差别行为仅影响学生的学校满意度.结论:个体层面和班级层面,教师差别行为均会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指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类别和安置方式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农村地区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包括双孤儿童、单孤儿童和非孤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行为,考察不同类别和安置方式儿童在生理、心理和问题行为上的差异.方法:在艾滋病高流行地区选取双孤儿童、单孤儿童和非孤儿童1221名,以行政村和孤儿院为单位随机或整群取样.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行为.结果: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存在一定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和问题行为.不同类别儿童中,双孤儿童的生理健康状况好,而问题行为多,心理健康各有高低;不同安置方式中,孤儿院安置儿童也是生理健康状况好,问题行为多,而心理健康上只在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孤儿院对孤儿的抚养使孤儿在生理健康上有很大的提高,但应加强问题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作者:蔺秀云;方晓义;赵俊峰;兰菁;李晓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学前儿童焦虑的发展特点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焦虑的发展特点.方法:以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为评估工具,要求469名母亲报告4-6岁儿童的焦虑问题.结果:躯体伤害恐惧在4-6岁儿童中相对保持稳定,分离焦虑、社交恐惧、强迫-冲动行为和广泛性焦虑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孩的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显著高于女孩,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和强迫-冲动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4-6岁儿童的焦虑症状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伤害恐惧、分离焦虑、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惧和强迫-冲动行为.结论:4-6岁儿童的多数焦虑症状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各年龄组儿童的躯体伤害恐惧和分离焦虑明显高于社交恐惧、强迫-冲动行为和广泛性焦虑.

    作者:赵金霞;王美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网络成瘾干预研究概述

    网络成瘾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其研究已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对网络成瘾者如何进行干预,是国内外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网络成瘾干预的相关研究作个简要概述.指出了目前网络成瘾干预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郑显亮;顾海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本在儿童中的应用

    韦氏记忆量表系列是临床心理评估中被广泛应用的评估工具之一.本文试图对近年来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本在国内儿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总结.发现WMS-RC在儿童中主要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等,对正常儿童的相关研究较少;ADHD和学习障碍儿童总的记忆功能受到损害,主要表现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方面,而TS儿童总的记忆功能处于正常偏低水平,但是短时记忆受损;在临床上,WMS-RC与韦氏智力量表、瑞文测验、WCST、数字划消、Stroop测验联合应用较多.

    作者:刘利;周世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脑白质密度研究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脑白质密度的特点.方法:用基于像素的形态学测量法比较三组的白质密度.结果:在左侧前额叶和胼胝体膝部,患者及同胞的白质密度值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患者和同胞之间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水平.结论:左侧前额叶和胼胝体膝部白质密度值降低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有关.

    作者:郝以辉;刘海洪;欧阳萱;薛志敏;徐林;刘哲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30例V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其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并与58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和30例同龄对照比较.结果:V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非痴呆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VD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脑梗死组;非痴呆脑梗死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结论:Hcy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蔡德亮;张中兴;程灶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男性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杏仁核功能连接的磁共振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杏仁核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的异常.方法:对有攻击行为和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3例进行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与非攻击组相比,攻击组双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脑岛、右侧顶上小叶、右侧扣带回等脑区与左侧杏仁核功能连接增强;双侧额上回、额中回、双侧颞上回、右侧颢中回等脑区与右侧杏仁核功能增强.结论:杏仁核与多个脑区之间特别是与额上回、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增强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关.

    作者:易嘉龙;王小平;廖坚;王维;王坤;蒋田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学生自主性与社会适应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主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调控问卷、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对6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男生的自主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大二、大三的自主水平无显著差异.大四稍有下降.②自主性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及总分间均存在显著相关.③不同自主水平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各维度及总均分上差异显著,高自主水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显著高于低自主水平大学生.④自主水平能显著预测个体社会适应状况.结论:自主性与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相关,不同自主水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差异显著.

    作者:李彩娜;邱莎莎;王文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生涯控制点问卷在大学生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目的:考察生涯控制点量表(Career Locus ofControl,CIDC)中文版在大学生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5所大学736名在校大学生试测CLOC中文版,将被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一组的测试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得出量表的结构,使用另外一组的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测量表结构的稳定性.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3个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48.30%.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3因子模型优于4因子模型.3个因子的拟合指标为X~2/df=2.396、CFI=0.96、NNFI=0.96、RMSEA=0.064.三个因子的Cronbaeh α系数分别为0.73,0.80,0.84.结论:CLOC中文版具有比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生涯发展研究.

    作者:侯志瑾;田璐;李秋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906名湖南高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同时又有显著相关.②不同子女性别在父母关爱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母亲关爱和父亲控制及鼓励自主上得分有显著差异.不同家长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爱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同并与父母文化程度、子女性别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刘琴;周世杰;杨红君;楚艳民;刘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小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初步编制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小学生的情绪智力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结合文献复习、专家论证进行理论建构和条目编写,并对288名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积距相关在0.40-0.68之间;②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9,五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0.63-0.78之间,重测信度为0.90;③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抽取出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五个,分别为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认知自身情绪的能力,可解释54.33%的变异;④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小学生情绪智力的性别差异显著.结论:小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刘俊升;周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对低执行功能小学儿童的训练研究

    目的:通过训练提高在执行功能中抑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上表现水平较低学生的成绩.方法:选取某小学二、四、六年级学生中执行功能水平较低者40人,采用训练组和控制组前后测比较的方法,使用抑制、认知灵活性以及记忆训练进行相应的培训.结果:对抑制或认知灵活性表现水平较低的儿童进行相应的训练,可以显著提高他们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而工作记忆表现水平较低的儿童较难通过记忆训练得到显著的提高.结论:外部言语策略指导和训练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执行功能.

    作者:王晶;陈英和;仲宁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青少年网络游戏认知偏差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编制青少年网络游戏认知偏差量表(Online Game Cognitive Distortions Scale,OGCD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117名青少年中进行初测,确定17个条目的正式版本后以分层整群取样法,随机抽取广东省在校中学生495名,分别施测青少年网络游戏认知偏差量表、网络游戏-认知成瘾量表以及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考察青少年嘲络游戏认知偏差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网络游戏认知偏差量表涵盖4个维度,分别是沉湎、全或无思维、在线安慰和短期思维,可解释总方差72.626%,各条目的因子负荷在0.490-0.886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四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数分别为:χ~2=141.586,NFI=0.909,IFI=0.952,CFI=0.952,RMSEA=0.063.量表的重测信度r=0.753,P<0.01,各维度和总量表的α系数为0.740-0.904.青少年网络游戏认知偏差量表总分、各维度分与网络游戏-认知成瘾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540~0.728,P<0.01),与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也呈正相关(r=0.283~0.413,P<0.01).结论:青少年网络游戏认知偏差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王苏;李欢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的本土化研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评定

    目的:国际情绪图片系统(LAPS)是美国情绪与注意研究中心为情绪相关研究编制的标准化图片系统.但其各项参数尚未在中国人群中得以完整地评定与验证.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大学生被试300名,对全部704张LAPS图片从效价、唤醒度、优势度三个维度进行了中国本土化评定.结果:中国被试评定虽然与LAPS原始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但是在效价与唤醒度维度上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与中国文化特征相冲突的强烈、直接的情绪图片.中国被试在效价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原始结果,而唤醒度高于原始评定.结论:IAPS图片虽然具有较好的国际适用性,但虑及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国研究中应参考本土评定结果选取相关的LAPS图片.

    作者:刘潇楠;许翱翔;周仁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师生专业承诺及其与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师生专业承诺的现状、特点及其与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应用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适应性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等量表,对665名高师生与272名非高师生进行测查.结果:①高师生与非高师生在专业承诺总分与继续承诺、理想承诺上存在显著差异,且高师生显著低于非高师生;②高师生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专业承诺总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③高师生专业承诺总分及各因子水平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且年级越高,水平越低;④高师本科生与专科生在继续承诺及专业承诺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专科生高于本科生.结论:高师生学习适应性及学习自我效能感各因子与专业承诺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并对专业承诺总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作者:杨云苏;罗润生;彭春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北京中小企业雇主对精神疾病、艾滋病、慢性病患者的雇佣歧视研究

    目的:考察中小企业的基本岗位需求倾向,了解雇主对精神疾病,艾滋病和慢性病求职者的雇佣顾虑.方法:选取中小企业30名雇主为被试,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结果:①50%以上的雇主认为语言技能、任职资格、工作-积极性、忠诚、与同事和睦相处、负责、沟通能力、较少请病假、掌握工作所在地常用语言、外表干净是企业的基本岗位需求.②对精神疾病求职者的雇佣顾虑主要包括工作绩效和人际关系;对艾滋病求职者的顾虑主要为传染威胁;对慢件病求职者的雇佣顾虑集中在工作绩效方面.结论:中小企业雇主对不同类型疾病求职者有不同的雇佣顾虑.

    作者:金盛华;蒋玉娜;时勘;石孟磊;林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妇女承受着不孕症及其治疗带来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症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与IVF治疗结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不孕症因素和IVF-ET治疗因素等.

    作者:李燕;徐慧兰;高士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父母对体罚的态度与其体罚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父母对体罚的态度与其体罚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山东省潍坊、枣庄等四个城市选取396名父母.以体罚态度问卷(ATPP)的中文修订版测量父母对待体罚的态度,以假设故事情境测量父母的体罚行为.结果:①父亲比母亲更赞同和认可体罚这一管教方式;父亲对三类违规(谨慎、道德和社会习俗违规)儿童所实施的体罚行为显著多于母亲.②父母对谨慎违规儿童的体罚多,对道德违规儿童的体罚次之,对社会习俗违规儿童的体罚少.③父母对体罚的态度与他们对故事中三类违规儿童所实施的体罚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父母对体罚的态度与其对不同违规儿童所实施的体罚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邢晓沛;王美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被忽视、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

    目的:探索儿童被忽视、心理韧性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被忽视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UCLA孤独量表,调查了225名初中生.结果:①回归分析表明,被忽视正向预测儿童的孤独程度(β=0.614.P<0.001),心理韧性负向预测儿童的孤独程度(β=-0.582,P<0.001);交流忽视、安全忽视、人际协助、情绪控制进入回归方程(P<0.001);②在孤独程度上,心理韧性高忽视阳性组的儿童显著低于心理韧性低忽视阳性组的儿童,心理韧性低忽视阴性组的儿童显著低于心理韧性低忽视阳性组的儿童(P<0.01).结论:被忽视使儿童产生孤独感.心理韧性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年晶;刘爱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疗与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管理情况比较

    目的:考察当前中国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服务、管理和机构规范现状.方法:来自中国28.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参与填写了调查问卷.结果: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主要由医学背景人员构成,心理学背景人员约占20%,大部分专业人员为本科学历.大学和中学机构主要由心理学和教育学背景专业人员构成,大学硕士学历多,中学以本科学历为主.此外.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都面临着缺乏专业督导、不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缺乏伦理规范等问题.结论:中国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加强相互合作.

    作者:张智丰;易春丽;钱铭怡;钟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