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姣
目的:对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进行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患者的化疗期间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情绪状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后,社会支持度、情绪状态及医学应对方式三方面的数据较化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各项数据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情绪状态及医学应对方式等各方面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中治疗依从性、参与健康教育的、血液透析、药物疗法以及饮食控制等遵医行为都表现较好的患者为29例、26例、22例、28例、28例;对照组中治疗依从性、参与健康教育的、血液透析、药物疗法以及饮食控制等遵医行为都表现较好的患者为15例、20例、14例、23例、24例。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冯月霞;牛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整体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以不断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为冠心病患者提供坚实的医护保障。方法:将作者所在医院的17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88例。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冠心病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后对护理干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不论是护理疗效还是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能够对冠心病患者起到更好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宋代灵;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药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应采取积极的、创新的教育方式开展人才的培养,推动医药教育实现专业化、现代化,使课程体系得到优化,着力打造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性教学基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化能力训练,从而推动教育体制的深化和改革,并终提升医药型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医药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医药教育体制的几点改革措施。
作者:潘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5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措施,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我院有效的对症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00%,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对症药物治疗,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并提升治愈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变化。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5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酮症酸中毒的7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剩余的84例未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 TT3、TT4、F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T3、FT4、TT3、TT4、TSH 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 FT4、T T4、T T3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合并酮症酸中毒的老年糖尿病患者,T T4、FT4、T T3水平会有所下降,但在纠正酮症酸中毒后,T T4、FT4、T T3水平可恢复正常。
作者:张士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 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行 LC+ LCBDE(LC+ LCBDE组),105例行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 LC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LC+ LCBDE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费用显著低于EST+ LC组(P<0.05)。结论:EST+ LC与 LC+ LCBDE两种微创术式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后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更具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疗水平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王义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95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45例),对照组运用克霉唑片治疗,观察组运用中医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06例,显效31例,好转9例,无效4例,综合有效率为91.33%,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66.90%,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针对目前护理行业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全面的研究和调查,简单的分析了有关“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的使用情况。了解到,将护理问题全面替代护理诊断是不可行的。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所提出的护理问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都需要再验证和深入研究讨论,才会得以发展和使用。但仍需要我们不断提出新的护理问题,提高科学生产力。
作者:卢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众所周知,肾脏器官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在人体内部环境中起到重要的维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种种因素导致的尿毒症患者正在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安全,那么在目前,对于尿毒症患者常用的血液净化形式就是血液透析,然而由于此类病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甚至患者出现治疗绝望的心理,直接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对此,作为专业护理工作人员,怎样提高透析患者护理工作质量,就是我们首要完成的任务。下面将患者护理工作的体会报告如下,希望可以为同行业的护理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作者:何英;赵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考察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被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调脂、抗凝、抗心绞痛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和益气化痰活血汤,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5%、治疗组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作用,临床疗效可靠,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健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结果进行初步的探讨,初步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7例健康小儿作为其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3ml ,处理后采用手工试剂盒法检测CD3、CD4、CD8细胞相对数量,借此观察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变化情况。结果:肺炎支原体患者外周血CD8表达显著高于健康患儿,而CD3、CD4及两者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健康患儿。所有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
作者:毛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传染病的报告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防止传染病院内暴发流行做好预防工作。方法:根据描述性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原理对我院传染病报告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2月一2013年6月传染病报告人数分别占28.15%、44.44%和50.12%,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乙类传染病居首位,占报告发病例数的73.70%;传染病发病率前5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痢疾和结核性胸膜炎、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3.33%。结论:感染管理控制科对急诊住院患者及住院首次确诊传染病患者作为重点监测,针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加强了预防消毒与隔离防控,3年期间分析定传染病的报告、落实防控措施,无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对法定传染病的督查与防控起到了预防感染的价值。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检验硝酸甘油和血栓通同时使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91例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同时使用西药硝酸甘油与中药血栓通进行治疗,对比组(46例)单独采用硝酸甘油治疗。分析两组的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数据。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4.44%)显著高于对比组(67.3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学的有关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硝酸甘油和血栓通同时应用,能有效治疗冠心病。
作者:马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衣原体(Cpn)慢性感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进行药物治疗,分别以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Cpn -IgG 和 Cpn -IgA 水平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Cpn -IgG和Cpn -IgA 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可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对于Cpn感染的改善和COPD的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药学干预,保证该类药物使用规范化,大限度降低耐药珠菌的产生率。方法:回顾2011年1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66例,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00例,对照组266例),为研究组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药学干预,不为对照组进行任何干预,统计两组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张数,此外,比较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使用张数,医生知晓张数以及耐药珠菌的产生情况。结果:从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张数看,研究组共有623张,对照组共有892张;从不合理处方数看,研究组共98张,对照组共194张;从医生知晓情况看,研究组知晓96张,对照组知晓160张;从耐药珠菌产生情况看,研究组4例,对照组46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合理、更规范,经对比,两组数据出现了明显差异,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药学干预,可提高其合理使用率,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作者:吴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利柰唑胺在治疗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180例,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是哌拉西林和利奈唑胺进行联合应用,对照组是应用哌拉西林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平均用药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8±1.6)h、(11.5±1.7)h,在体温恢复的平均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6±2.0)h、(7.3±1.5)h,观察组两项平均应用的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于血液病伴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采用利奈唑胺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体温恢复的时间较短,平均用药的时间明显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美红;曹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局麻清醒状态下等待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结果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中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脉搏、血压、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等待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结果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负性心理,护理人员除了对其进行正常的术中护理,还应当加强心理干预,稳定患者的脉搏和血压,有效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的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凌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究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生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目的:从近年来我院所收治的口腔内科患者中选取其中的580名,选择性回顾其临床治疗资料,对比分析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治疗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经对比发现,口腔内科疾病中患根尖周病与龋齿的患者较多,其次为牙周炎与牙髓炎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为根管与牙髓治疗。结论:为降低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应加强相关口腔卫生的知识与宣传教育,培养正确刷牙的习惯,同时若早期出现龋齿的临床症状,应及时给予治疗,近而减少口腔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文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发展,日常管理理念正在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疾控中心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中心的日常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这是疾控中心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思想和管理对策融入到了疾控文化的全过程,其实质就是在疾控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以人为主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本文对如何在疾控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从出发点、基本内容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思考。
作者:樊回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