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分析及护理对策

徐丹

关键词:呼吸重症室,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因素,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入住ICU 的64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其实施前瞻性观察,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12.5%,对照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34.38%,观察组在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因素有许多种,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干预护理措施,可以充分降低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几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加强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是为医学检验结果负责,让医学检验结果更加真实有效,提升医学检验的质量,对医学检验分析前的各环节和步骤都进行关注,去提升精确度。医学检验前的质量保证,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其时效性和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因为其实患者的病情直接反馈信息。

    作者:单玉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 HCG 检测在临床中的意义

    HCG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求相关临床检验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其诊断意义[1]。 HCG 的检测不仅能够判定女性异位妊娠的预后情况与孕中后期母体 HCG的变化情况,还可判定由 HCG 分泌异常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接收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心律失常、低血压、血肿、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脂肪肝的防治

    近几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很高,而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在我部组织的几次大体检中,脂肪肝的检出率高,我统计了一下,20029年的机务官兵大体检中,参加体检的人数为350人,二脂肪肝的检出人数为32人,占10%,2012年的大体检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也达到了11%,这与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有关。

    作者:刘竹音;韩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与盲探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区别。方法:将50例需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5),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实施盲探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两组的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所用的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艳;李晓光;付强;陆金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肿瘤放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杀伤性也很大,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有些肿瘤患者经过手术、化疗,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在放疗期间继发各种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生理痛苦、心理和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放射治疗效果。因此,对放疗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作者:张小红;张海霞;尚友兰;黄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调剂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目的:分析中药调剂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之间出现的28例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案例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28例影响中药调剂质量案例中,有4例是由于选用中药质量问题,6例为炮制品混淆,5例为剂量错误,6例为统一药用植物不同部位取错,4例脚注执行错误,3例复核错误出现漏药情况。结论:加强对中药配制管理控制,严格相关配制操作程序,可以有效保证中药调剂质量。

    作者:吴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囊声像图及排空功能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超声观察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胆囊声像图及排空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原因。方法:超声观察138例 HLD患者的肝脏、胆囊声像图及胆囊排空功能测定,根据肝脏声像图的类型,进行归类比较。结果:本组138例 HLD 患者中,有82例胆囊异常,肝脏声像图表现为结节征型、岩层征型、树枝状型、星光点征型、脂肪肝型的 HLD患者胆囊异常率分别为95.8%、54.0%、51.2%、50.0%、40.0%。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往往合并胆囊的异常,胆囊异常率与肝脏受损程度及疾病所处病程阶段具有相关性;常规超声检查联合采用改良Simpson 法对胆囊排空功能测定能及早准确的发现胆囊异常,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张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中医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采用中医治疗的可行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以5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黄芪注射液和川穹嗪治疗,对照组擦用综合疗法,对比分析在2个治疗周期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10例(35.71%),显效13例(46.43%),有效3例(10.71%),总有效率为92.86%,而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21.42%),显效7例(25.%),有效4例(14.28%),总有效率60.7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临床中中医治疗急性脑梗塞使用的黄芪和川穹嗪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范士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高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妊高征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妊高征患者72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剖宫产成功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12±1.0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34±1.42)d(P<0.05)。结论:针对妊高征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剖宫产成功率,降低住院时间,保障了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濮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格拉司琼不同时期给药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在甲状腺全麻手术的诱导期和术毕给予相同剂量格拉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n=30)麻醉诱导期予静注格拉司琼3mg,术毕再静注生理盐水3ml;B组(n=30)麻醉诱导期静注生理盐水3ml,术毕静注格拉司琼3mg;C组(n=30)为对照组,麻醉诱导期及术毕分别静注生理盐水3ml。观察记录术后24小时内各组发生PONV的例数及第一次呕吐出现时间,PONV的严重程度,接受补救药物的例数及用药后不良反应例数。结果:A组和B组病人术后24h内分别有2例(6.7%)和1例(3.3%)发生PONV,明显低于C组的6例(20%)(P<0.05)。A组和B组病人在术后24h内补救药物使用者分别为2例和1例,均明显低于C组的7例(P均<0.05)。3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围术期格拉司琼能有效预防甲状腺全麻术PONV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小,诱导期和术毕两时期给药对预防PONV的疗效无差异。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高症患者使用硫酸镁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回顾2013年我院在妊高症患者使用硫酸镁的护理体会,总结出如何更好的减低妊高症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并实现安全分娩,促进患者早日出院。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妊高症患者采取的正确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30例患者都全部痊愈出院,没有出现一例母婴死亡的现象。结论:实施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孕妇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质量盲样考核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盲样考核,促进疾控系统实验室能力建设和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卫生应急检测能力,确保日常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WS/T9-1996和 WS 289-2008的要求,对样品标识为C7的一份盲样进行检测。结论:通过此次疾控系统检测质量盲样考核,本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通过室间比对得到有效验证,内部质控能力得到强化。

    作者:施咏凤;邓志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放疗在乳腺癌术后应用的系统评价

    目的:研究放疗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之后的应用,并进行其系统评价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3.12.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将接受手术之后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在手术之后进行放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手术之后进行普通的恢复。对比这两组之后的表现,并对放疗在乳腺癌手术之后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的评价。结果:在取得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手术之后进行放疗的实验组的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取得效果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根据不同的检查结果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结论:乳腺癌手术之后,使用常规的放疗技术与调强形放疗技术,能够使急性湿性皮炎、乳房浮肿、乳房色素沉着的发生率降低,还能够显著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这种技术的使用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孙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口腔修复中牙冠延长术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牙冠延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至2013年接收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治疗组一共75例患者,共有93颗牙齿,采取亚冠延长术,在经过4周的修复之后,再进行跟踪随访1年。对患者采取术前术后的不同阶段牙齿松紧度测试和牙龈出血情况记录。对照组患者75例,一共92颗牙齿,使用拔牙义齿的治疗方式。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比起对照组要高出许多,表明牙冠延长术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牙冠延长术能够在确保生物学宽度的条件下来让患牙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是因为患者个体差异,会有不同的效果。

    作者:董艳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扁桃体切除术的体会

    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腭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形成慢性炎症[1]但扁桃体作为局部免疫器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儿童,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随意切除,可能引起免疫功能障碍。故手术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扁桃体手术有剥离法和挤切法。常有的为剥离法。现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237例扁桃体切除术剥离法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姚岚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利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2012至2013年期间,我院共有78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了治疗,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使用的是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27例,好转7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6例,无效11例。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效果理想,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成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如何有效护理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患者

    研究分析围手术期妇产科护理相关内容。对围手术期的妇产科患者提供护理是为了让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治疗服务。我们需要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进行提前准备和事后评估,以提升护理质量。妇产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目标是以对妇产科患者的身心提供护理,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付联合;孙胜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因素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受医院感染的感染率和造成感染的主要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观察其有无感染和出现感染的情况以及具体的引发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20例发生了医院感染。20例患者中部分患者发生了一次以上的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有差异性,主要是上呼吸道以及下呼吸道感染。结论:造成老年呼吸道内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各项高危因素中,包括了年龄分层、男女例数、基础性疾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侵入性诊疗形式等,对于各种因素都需要有高度的重视性,并且依照具体的因素使用不同的应对方式,防止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

    作者:李崇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沟通交流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沟通交流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沟通交流作用、学习培训、沟通过程以及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减轻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和术中的不适感。

    作者:王春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