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癫痫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

胡文选

关键词:癫痫, 发作, 治疗
摘要:目的:根据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谈谈成人癫痫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我院接收的19例癫痫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药物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控制病情,根据使用药物的情况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19例成人癫痫发作的病患中,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例,无效2例,加重1例;有效率为84.2%。结论:癫痫疾病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持续治疗的疾病,且医生和患者之间要有很好的配合度,这样才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在治疗中预防的作用比较重要。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高症患者使用硫酸镁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回顾2013年我院在妊高症患者使用硫酸镁的护理体会,总结出如何更好的减低妊高症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并实现安全分娩,促进患者早日出院。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妊高症患者采取的正确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30例患者都全部痊愈出院,没有出现一例母婴死亡的现象。结论:实施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孕妇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卫生服务在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高血压防治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合理的防治模式有助于提高该病的防治效果。本文主要对社区卫生服务在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徐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

    目的:通过了解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探讨对应的纠正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接受体检的80例正常人的血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溶血标本中的16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与未溶血血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酸、直接胆红素、清蛋白、谷草转氨酶、总蛋白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葡萄糖以及钾等在溶血标本与不溶血标本中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很多生化指标检验准确性有影响,且不同溶血样本对生化检验影响结果程度不一样。因此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采血,并认真做好血标本采集、运送、检验等整个工作,提高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李锦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80名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肺部感染和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0%,无1例死亡,患者的满意度为92.5%;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5例肺部感染和4例切口感染,1例患者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患者的满意度为62.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整体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廖汝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01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01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黄疸中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母乳性因素及围产因素,分别占48.51%,22.77%,6.93%。结论: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是积极防治感染,正确指导母乳喂养,降低围产期危险因素,加强围产期保健。

    作者:孙香梅;冯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术后呼吸抑制延长在麻醉中的处理和临床分析

    术后呼吸抑制在麻醉治疗中出现的比较多,该并发症属于呼吸道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患者出现浅短性呼吸,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吸一秒量(FEV1)和高呼气流速(PEFR)均下降,患者有通气障碍存在,患者的呼吸停止,导致了低氧血症以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的出现。低氧血症的类型根据划分来看有两期,早期和晚期,早期一般都是因为麻醉药物和并发症所导致的,大约会在术后持续2小时,晚期则是术后麻醉性镇痛药物和并发症所导致的,大约会持续1周,大部分都是高龄患者。

    作者:冯艳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把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糖治疗法,行胰岛素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γ-月见草油丸、维生素 E以及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得到合理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何学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用药指南

    临床工作实践中,对于常见病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应了解各种药物的性质,因人而异,准确用药,对于病人的康复有着极为相关并有效的结果。以下,就是从资料中找寻出的相关用药,并需掌握的剂量。

    作者:吴军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幼儿期龋齿情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3~6岁儿童龋齿的调查分析,掌握我县学龄前儿童的患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龋齿的患病率,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9月与2010年9月幼儿园的4857名3~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龋齿发病情况。结果:2013年调查的1351人儿童中,患龋人数307人,龋患率22.72%。2013年较2010年患病率下降了16.67%,经统计学处理两年龋齿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年龄组男女性别之间的儿童龋齿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2-6岁不同的年龄组儿童龋齿患病率有明显差异(p<0.005)

    作者:郝晋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口腔病变早期识别小儿手足口病,护理对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研究其临床资料,总结口腔病变的特点,再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护理组口腔溃疡面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如果小儿出现典型的疑似手足口病的口腔病变,加强护理能加速病情愈合。

    作者:畅俊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有益于相关疾病的诊治,本文概述了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项目和操作要点,分析了其临床意义。

    作者:赖培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全身麻醉恢复期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对策

    全身麻醉在手术治疗中使用比较多,患者麻醉消退后不会有后遗症,可是处于麻醉期会有一些并发症出现,如躁动、呼吸道梗阻等等,本文对于全身麻醉所引发的并发症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研究,以262例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来进行分析。

    作者:张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利用缬沙坦和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对两种片剂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两组,每组34例。甲组患者服用缬沙坦片,剂量为80-160mg/d ,乙组患者服用依那普利片,剂量为5-10mg/d。对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用药,甲组和乙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33/34)和94.1%(32/34),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一定的可比性;相比治疗前,两组在治疗后4周以及8周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得到了改善(P<0.05)。相比治疗后4周,A 组在治疗后8周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改善幅度明显(P<0.05)。 A 组和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上,缬沙坦片比依那普利片的疗效要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着较好的耐受性,值得推广。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新思路

    新时期,随着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深入化的改革,随之而来一些严重影响医患关系,损害患者合法权益事情时而发生,而卫生体系更是出现了敬业、奉献、集体主义三种职业精神的淡化的现象。针对新时期医疗卫生系统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改变和完善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江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

    分娩的时候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是非常危险的,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虽然该级别的发生率比较低,但是还是需要注意,该级别是羊水及其内容物在母血循环中参与,导致了肺栓塞,以及脏器衰竭。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超声室的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目的:了解介入超声室内感染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从而使得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为防止在诊断过程中发生感染,对介入超声室内有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将超声探头消毒工作作为主要的因素,制定出有关规章制度,将有关组织建立起来,并进行健全;对医护人员加强医院感染培训;遵循无菌原则,对超声操作进行规范;对科室内加强消毒,对患者感染加强管理;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进行规范。结果:通过采取合理措施,在介入超声室内,未发现一例受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将治疗完成,安全出院。结论:介入超声室内的工作人员对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本科室所具有的重要性要加强重视,对于相关操作规程要严格执行,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落实,从而使医院感染预防的效果得以加强。

    作者:岳皎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析冠心病血清胆红素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目的:通过血清胆红素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病情病理分析。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和记载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以后临床治疗提供诊疗依据以及参考数据。

    作者:贾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积液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在治疗盆腔积液的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消化内科疾病运用无痛胃肠镜诊治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使用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2012年至2013年从我院的全部患者中抽取来进行胃肠镜诊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对照组采取的是胃肠道检查治疗方法,观察组则是无痛胃肠镜治疗方法,对比分析灵族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和术后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诊断过程并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比起观察组要高一些,患者的满意度也是比较低。结论:无痛胃肠镜在治疗消化内科方面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短,不良反应低,患者普遍满意,因此安全可靠,得到了临床的推广使用。

    作者:李强;薛鸿鹏;姜子晔;秦绪富;朱永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念珠菌细胞快速处理检验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念珠菌细胞快速处理检验采集拭子顶部带有过滤网与不带过滤网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法:对妇科门诊241例患者分别用带有过滤网和不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集后穹隆外分泌物。结果:其中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样所感染的阳性患者41例,而用普通一次性棉拭子采集所感染的阳性患者为167例,出现了假阳性。结论:在测定阴道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时的取样一定要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作者:王玫;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