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防治作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将入选的5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IMT ,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HOMA -IR、血清hs -CRP、MMP -9水平。结果:吡格列酮治疗12周时颈动脉IMT 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显著变小(P<0.05),血清hs -CRP、MMP -9、FPG、HbA1c、TC、TG、LDL -C、HOMA -IR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血清 hs -CRP、MMP -9水平,减轻血管炎性反应,加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有益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防治。
作者:熊玲;肖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精神病首发患者康复期进行心理护理,从而达到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的和降低意外事故的目的。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来我科接受治疗的312例首发精神病患者,男198例,女114例,进行调查以及心理情况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精神病相关治疗使得患者进入康复期,再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增强患者对事物的客观性分析与观察能力、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能力,积极克服消极、抑郁、焦虑等多重性的心理问题。结论:我们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能做到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以及相关措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果。
作者:尚简;陈智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中药调剂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之间出现的28例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案例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28例影响中药调剂质量案例中,有4例是由于选用中药质量问题,6例为炮制品混淆,5例为剂量错误,6例为统一药用植物不同部位取错,4例脚注执行错误,3例复核错误出现漏药情况。结论:加强对中药配制管理控制,严格相关配制操作程序,可以有效保证中药调剂质量。
作者:吴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抗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向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治疗组中的患者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加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刘正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保留灌肠在治疗盆腔积液的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术后康复、物理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仅有研究组实施术后康复、物理治疗。治疗后2周、1个月时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6个月时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等级评估。结果:治疗之后2周和1个月时经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时候,研究组的生活能力的总体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术后康复、物理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肖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腔科实施局部麻醉的过程中,应用阿替卡因完成麻醉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口腔科门诊拔牙患者60例,将其作为A1组(拔牙组)。同期选择牙髓治疗患者60例,将其作为A2组(牙髓治疗组)。采用阿替卡因对患者的局部黏膜下部进行浸润麻醉以及对患者的下牙槽神经进行阻滞麻醉。有效将两种麻醉的起效时间进行记录,并对麻醉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观察患者麻醉后是否表现出了系列的不良反应。结果:针对患者采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起效的时间较短,获得的麻醉效果确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医院口腔科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阿替卡因对患者实施麻醉,表现出了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成功凸显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罗昌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药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药学管理情况作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应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将该时期的药学管理情况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不合理处方数量、高危药品配置错误数量、用药安全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不合理处方数量、配药错误数量少于对照组,其用药安全性更高,P值<0.05,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中应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能够提高药师对药物的了解与认识,降低因药物配置不当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能有效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佳的社会效益。
作者:贾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牙冠延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至2013年接收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治疗组一共75例患者,共有93颗牙齿,采取亚冠延长术,在经过4周的修复之后,再进行跟踪随访1年。对患者采取术前术后的不同阶段牙齿松紧度测试和牙龈出血情况记录。对照组患者75例,一共92颗牙齿,使用拔牙义齿的治疗方式。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比起对照组要高出许多,表明牙冠延长术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牙冠延长术能够在确保生物学宽度的条件下来让患牙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是因为患者个体差异,会有不同的效果。
作者:董艳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临床带教,使新护士尽快适应职业角色,独立当班。方法:对2011年以来10名到胸外科的新护士进行短期的专科知识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为: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知识要点、操作、观察内容、突发状况应对等。结果:快的1~2天就能掌握操作要领,慢的需要1周时间。结论:对新护士进行短期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临床带教,使新护士更好更快的掌握,做到心中有底,独立当班的时候就能沉着应对。
作者:陈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程度,主要包括认知和职业态度两个大的维度。从1955年至今,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成熟度的测定,职业成熟度在不同时期大学生中的水平、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构建提高职业成熟度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对职业成熟度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红梅;鞠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高血压防治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合理的防治模式有助于提高该病的防治效果。本文主要对社区卫生服务在高血压病综合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徐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方法,使其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90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3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患者结石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在治疗时要以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
作者:陈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胃炎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与中医脾胃失和不无相似,如果能以中医理论解释说明这类疾病,必将为我们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提供方面。笔者深入研究了中医脾胃论,并详细介绍了脾胃病的分型以及临床症状,后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希望能为胃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作者:吴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肠道准备过程当中,对磷酸钠盐以及甘露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需要行肠道准备的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磷酸钠盐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患者应用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水平以及患者耐受性水平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48例患者达到有效清洁水平,清洁率为96.00%,对照组40例患者达到有效清洁水平,清洁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中,47例患者可耐受,耐受率为94.00%,对照组38例患者可耐受,耐受率为7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钠盐应用于肠道准备中具有良好的肠道清洁优势,且患者耐受性较高,可作为肠道清洁的基础性用药,加以推广。
作者:罗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间的骨科手术患者1000例,对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在这1000例患者中,共有26例患者发生了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感染部位大都在脊柱、上肢和下肢。调查中发现,骨科手术术后感染患者感染时间大多在住院后的3~4周,发生低为住院后一周内,我们可以发现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机率越高。结论:在骨科手术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中,应该注意操作的无菌、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其中主要的是要实行消毒隔离的制度,使骨科手术后感染的机率降到低。
作者:艾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80名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肺部感染和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0%,无1例死亡,患者的满意度为92.5%;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5例肺部感染和4例切口感染,1例患者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患者的满意度为62.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整体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廖汝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其提供抗感染和平喘等一系列治疗;并且采用气管插管方式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出窗后被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设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序贯治疗组患者站在出窗后立刻拔出插管,采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的患者继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分别对序贯治疗组和患者对照组患者总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呼吸机相性肺炎的发生率,治疗的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序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低。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较好,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沈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鞍区肿瘤患者主要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临床通过对患者并发症临床表现、临床原因以及术后病情观察,采取针对性的合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手术成功率。为此,在这里针对鞍区肿瘤患者术后脑性盐耗综合征舒适护理进行全面分析。
作者:谢艾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细致化护理在初产产妇角色转换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为今后的产妇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初产产妇12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围产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是接受相应的细致化护理,而后对这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母亲角色的适应以及心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初产妇角色转换以及心理状态方面的作用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给予关注并推广。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