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全身麻醉恢复期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对策

张晓英

关键词:全身, 麻醉, 并发症
摘要:全身麻醉在手术治疗中使用比较多,患者麻醉消退后不会有后遗症,可是处于麻醉期会有一些并发症出现,如躁动、呼吸道梗阻等等,本文对于全身麻醉所引发的并发症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研究,以262例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来进行分析。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脑血栓病人康复期的护理经验

    目的:研究分析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脑科接受的42例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这些患者在经过了治疗后进入了康复期,其接受精心护理,对其肢体能力进行了改善,获得了语言障碍的缓解,其中有9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没有获得明显的语言障碍变化。结论:康复护理对于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肢体和语言能力获得了一定的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具有了不小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的获得了改善,对于患者的致残率具有很好的控制。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性溃疡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性溃疡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根据30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性溃疡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探讨,对其提供围手术期护理服务,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护理,让患者获得比较好的恢复效果。结果:此次研究的30例患者均获得痊愈,无并发症出现。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性溃疡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的恢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通过护理来获得实现,因此提供围手术期护理,能够让患者的恢复更加快速。

    作者:孙林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经过3个月的护理以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基本康复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比较分别为χ2=4.9290(P=0.0264),χ2=1.9429(P=0.1634),χ2=1.7000(P=0.1923),χ2=4.2000(P=0.04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17.6409(P=0.0000)。两组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不满意例数对比分别为χ2=1.2750(P=0.2588),χ2=0.1006(P=0.7511),χ2=2.6413(P=0.1041);两组满意度对比χ2=15.3798(P=0.0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跃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孕妇营养意识与保健调理

    怀孕了,对于饮食营养准妈妈不能大意,尤其是要保持合理的营养,这对于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都很重要。孕妇保持合理均衡的营养,不仅可以保证孕妇自身的健康,维持自身新陈代谢的需要,还能促进胎儿大脑和体格的正常发育。科学的营养摄入是确保母子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孩子健康人生的开始。怀孕期间,培养孕妇的营养意识和掌握保健调理的科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彭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治疗老年性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2年我院的老年性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共120例的临床治疗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使用保妇康栓治疗效果明显,临床中应用价值不错。

    作者:韩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专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研与对策

    对张家口学院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学习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既能“学会学习”,又能“会学习”,达到教与学的佳效果。

    作者:戴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塞5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血栓性脑梗塞患者112例随即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予以脑梗塞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组总有效率96.43%,远高于对照组87.50%,两组患者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累计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例,而对照组发生1例,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广,不良反应少且轻,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云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超声室的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目的:了解介入超声室内感染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从而使得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为防止在诊断过程中发生感染,对介入超声室内有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将超声探头消毒工作作为主要的因素,制定出有关规章制度,将有关组织建立起来,并进行健全;对医护人员加强医院感染培训;遵循无菌原则,对超声操作进行规范;对科室内加强消毒,对患者感染加强管理;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进行规范。结果:通过采取合理措施,在介入超声室内,未发现一例受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将治疗完成,安全出院。结论:介入超声室内的工作人员对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本科室所具有的重要性要加强重视,对于相关操作规程要严格执行,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落实,从而使医院感染预防的效果得以加强。

    作者:岳皎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解析临床麻醉工作中医患沟通的重要作用

    针对手术患者会对麻醉环节产生紧张和畏惧心理的临床反应,文章从强调医生应当重视医患沟通作用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不同临床环节医患沟通的具体作用,有针对性的从医生和医院两个角度给出完善医患沟通现状的建议措施。

    作者:王慧君;王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究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间的骨科手术患者1000例,对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在这1000例患者中,共有26例患者发生了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感染部位大都在脊柱、上肢和下肢。调查中发现,骨科手术术后感染患者感染时间大多在住院后的3~4周,发生低为住院后一周内,我们可以发现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机率越高。结论:在骨科手术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中,应该注意操作的无菌、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其中主要的是要实行消毒隔离的制度,使骨科手术后感染的机率降到低。

    作者:艾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科护患沟通技巧体会

    目的:探讨儿科护患沟通技巧在护理中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入住我院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儿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结合有效的护患沟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32(94.11%)、28(82.35%);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1(2.94%)、4(11.76%),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往往有效的护理能增强护士和患儿及家属之间的信任与理解,防止误会和争执所导致的医疗纠纷。

    作者:易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癀片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癀片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86例Ⅰ、Ⅱ度寻常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应用新癀片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红蓝光治疗,疗效为6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23%低于对照组的53.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癀片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志光;田立红;瞿勇;江萍;张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宫颈病变的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进行宫颈筛查的必要性,并分析妊娠期宫颈病变的预防、诊断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妊娠期孕妇106例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妇科常规检查的非妊娠患者250例为对照,开展回顾性研究,详细分析患者临床病例和诊断特征,并深入探寻妊娠合并宫颈病变的诊疗方法。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妊娠组孕妇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生率和非孕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患者病变程度加深,TBS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很大程度展现一致性;高危型 HPV 感染率和病理学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大致相同,产前孕妇应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可及时发现宫颈病变,并采取积极的治疗;宫颈细胞学筛查和阴道镜活检对孕产妇是安全、必要,对癌前病变、宫颈癌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妊娠合并宫颈病变患者应综合各因素,实施针对性诊疗方法。

    作者:谢飞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实践与应用

    目的:对护患沟通技巧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践与应用的探究。方法:利用随机分组法,将2012年6月-2013年7月门诊就诊的5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22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照组34例糖尿病患者治愈率为100%,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7.31%,实验组控制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的效果。经统计学表明其结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比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因此护患沟通技巧法值得在糖尿病临床上宣传应用。

    作者:杨笑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胃下垂的临床治疗

    目的:对胃下垂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食疗、西药、中医、手术等等多种治疗方法来进行胃下垂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对病因进行寻找,为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提供帮助。结果:以预防为主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明显,需要根据患者的胃下垂病情来进行综合的分析。结论:促进患者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患者不能够太紧张,需要从情绪上进行调整,用良好的心态来对待治疗,消化内科关于胃下垂的研究以后会更加的深入,寻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桂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高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妊高征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妊高征患者72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剖宫产成功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12±1.0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34±1.42)d(P<0.05)。结论:针对妊高征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剖宫产成功率,降低住院时间,保障了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濮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护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措施及体会

    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和积极的预防,能够改善这一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几率。让患者获得比较高的透析效果,改善其生存质量。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比较容易出现低血压症状,需要为其提供护理,帮助其改善低血压症状,获得比较好的透析质量。

    作者:王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护理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接受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针对患者并发症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32例患者中,感染患者6例10次,1例瘘口皮下隧道,2例3次导管感染,7例出现堵管28次,2例导管渗血沙眼,1例患者在使用1年左右后出现导管外接头裂开。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并发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代乐;国华;姚佳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接受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效果和恢复速度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为甲状腺手术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可以促进他们的术后恢复,提升治疗质量。

    作者:李秋波;苪阿娜;赵砚广;杨巧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在现在的儿科门诊输液患儿的护理中,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都还不是很高,这个主要就是在平时的工作当中,相关护士没有及时对健康教育引起重视,忽略了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患儿护理中重要作用。

    作者:王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