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与保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马永芳

关键词:胃溃疡,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并发症, 复发率
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胃溃疡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120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胃溃疡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如胃部穿孔、胃出血、疼痛等症状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胃溃疡,患者疗效显著,减少了并发症出现,患者不易复发,值得进行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多中心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48例。均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参考组采取地塞米松静脉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参考组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2.1%,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1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01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01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黄疸中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母乳性因素及围产因素,分别占48.51%,22.77%,6.93%。结论: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是积极防治感染,正确指导母乳喂养,降低围产期危险因素,加强围产期保健。

    作者:孙香梅;冯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

    目的:通过了解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探讨对应的纠正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接受体检的80例正常人的血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溶血标本中的16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与未溶血血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酸、直接胆红素、清蛋白、谷草转氨酶、总蛋白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葡萄糖以及钾等在溶血标本与不溶血标本中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很多生化指标检验准确性有影响,且不同溶血样本对生化检验影响结果程度不一样。因此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采血,并认真做好血标本采集、运送、检验等整个工作,提高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李锦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84例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3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84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舒利迭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发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肝素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无肝素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的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24例重症监护患者,采用无肝素CRRT 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与护理后获得的效果表现。结果:24例患者采用CRRT 治疗的次数共20次。其中6次治疗的时间不大于24小时;9次治疗的时间在24小时与48小时之间;5次治疗的时间在48小时与72小时之间。结论:当前,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针对特殊患者采用无肝素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终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徐应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措施及健康宣传探索

    目的:针对患有尖锐湿疣的患者展开护理研究,旨在找到更优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程度并对此类疾病达到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共90名,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另加强护理干预并进行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病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尖锐湿疣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且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尖锐湿疣在中西医结合下治疗效果较好,合理护理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复发几率,适合在临床用药中推广。

    作者:许文萍;陈瑞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与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照组,两组产妇都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仅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与观察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拔管以后的排尿时间,对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产后疼痛度与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分观察。结果:实验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比照组(24.7±4.6)hvs.(32.4±6.7)h,P <0.01;实验组产妇排尿时间短于比照组产妇(2.73±1.47)hvs.(5.64±2.65)h,P <0.05,其中实验组产妇自然排尿成功率高于比照组(96.32% vs .82.07%,P <0.01);实验组产妇发生乳房肿胀或是乳汁不足以及血尿与头痛的发生率低于比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待剖宫产产妇的康复是有利的,可以明显减短产妇排气与排尿的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有利于缓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砂仁挥发油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砂仁挥发油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砂仁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 -MS)技术对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并对照标准图谱以确定其具体化合物成分,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对其百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GC -MS技术应用下,分析出市场上销售的砂仁中含有的乙酸龙脑酯含量在25.14%-69.32%范围内。结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能较为准确的测定出砂仁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吴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超声室的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目的:了解介入超声室内感染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从而使得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为防止在诊断过程中发生感染,对介入超声室内有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将超声探头消毒工作作为主要的因素,制定出有关规章制度,将有关组织建立起来,并进行健全;对医护人员加强医院感染培训;遵循无菌原则,对超声操作进行规范;对科室内加强消毒,对患者感染加强管理;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进行规范。结果:通过采取合理措施,在介入超声室内,未发现一例受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将治疗完成,安全出院。结论:介入超声室内的工作人员对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本科室所具有的重要性要加强重视,对于相关操作规程要严格执行,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落实,从而使医院感染预防的效果得以加强。

    作者:岳皎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耳内窥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早期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耳内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早期贴补治疗的临床疗疗效分析方法:治疗组25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采用耳内镜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对照组2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保守治疗,两组皆口服复方丹参片及头孢羟氨苄。观察比较两组的鼓膜穿孔愈合情况及听力提高程度。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语频气导听阈平均提高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内镜下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可促进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

    作者:许志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前驱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前驱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P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前驱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的 HbAlc、FPC 的水平,并就结果加以对比分析,探讨其对前驱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 HbAlc为(10.2±3.7)%,FPC 为(4.8±0.8)mmol/L ,较对照组 HbAlc(4.6±0.9)%, FPC(10.3±4.2)mmol/L 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和FPC的联合检测在前驱糖尿病的诊断、血糖控制以及治疗效果评价中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秉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术后呼吸抑制延长在麻醉中的处理和临床分析

    术后呼吸抑制在麻醉治疗中出现的比较多,该并发症属于呼吸道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患者出现浅短性呼吸,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吸一秒量(FEV1)和高呼气流速(PEFR)均下降,患者有通气障碍存在,患者的呼吸停止,导致了低氧血症以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的出现。低氧血症的类型根据划分来看有两期,早期和晚期,早期一般都是因为麻醉药物和并发症所导致的,大约会在术后持续2小时,晚期则是术后麻醉性镇痛药物和并发症所导致的,大约会持续1周,大部分都是高龄患者。

    作者:冯艳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清肺咳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考察清肺咳合剂佳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运用常规法测定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的回收率。结果:清肺咳合剂用常规法进行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测定,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且可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论:清肺咳合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可采用常规法进行。

    作者:杨萍;韦凤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宫颈病变的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进行宫颈筛查的必要性,并分析妊娠期宫颈病变的预防、诊断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妊娠期孕妇106例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妇科常规检查的非妊娠患者250例为对照,开展回顾性研究,详细分析患者临床病例和诊断特征,并深入探寻妊娠合并宫颈病变的诊疗方法。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妊娠组孕妇宫颈上皮内病变发生率和非孕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患者病变程度加深,TBS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很大程度展现一致性;高危型 HPV 感染率和病理学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大致相同,产前孕妇应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可及时发现宫颈病变,并采取积极的治疗;宫颈细胞学筛查和阴道镜活检对孕产妇是安全、必要,对癌前病变、宫颈癌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妊娠合并宫颈病变患者应综合各因素,实施针对性诊疗方法。

    作者:谢飞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至2011年我院共有34例老年肺炎患者接受治疗,根据对其进行的护理心得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个体化、全方位的耐心、细致的护理后,34例老年肺炎患者,其中治愈19例,占55.88%;有效13例,占38.24%;无效2例,占5.88%;总有效率为94.12%。结论:老年肺炎患者临床中需要采用特殊的护理方式,对其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通过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几率,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让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提升。

    作者:崔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体检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探讨

    目的:对健康体检的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查,了解当地的妇女各种阴道疾病的发展趋势以及涂片镜的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入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000例妇女,对其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测。结果:对健康女性进行体检过程中,检出阴道微生态正常患者547例,失调患者453例,失调患者中阳性率和致病率菌的检出率全部高于微生态正常患者,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伴随着清洁程度的递增,各种真菌、滴虫的检出率呈现着递减的趋势。结论:健康检查的妇女需要重视对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强化公共卫生以及个人卫生的健康知识宣教。

    作者:滕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静脉给药的护理风险评估与防范

    目的:探讨静脉给药风险评估和防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风险评估和防范管理前后6个月静脉给药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前后护理风险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前护理风险发生例数高于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低于实施后,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给药过程实施风险评估和防范可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晓雪;李晓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舒适护理对痔疮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痔疮手术后使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256例痔疮患者的手术后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常规护理,一组使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护理的患者普遍比较满意。结论:痔疮手术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其术后的疼痛感较轻,满意度较高,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商兴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科学的整体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新生儿存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孕妇的血压均得到一定控制,均痊愈出院,但观察组患者经整体护理后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新生儿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科学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抑制病情的发生与进一步发展,降低围产期孕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薛安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实施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骨科病房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远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82%,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殷丽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