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砖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李举

关键词:砖厂,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某砖厂为了识别整个生产线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存在的对劳动者有害的危害因素,为了预防、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和建议,为更好地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查表法对该砖厂进行评价,分析生产线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风险水平。结果:该砖厂主要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生料粉尘和噪声及高温。结论:该砖厂粉尘危害严重超标,噪声危害较轻,需加强粉尘控制,防尘防噪保护措施应该更加完善,建议采取综合整治,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障职工健康权益,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全身麻醉恢复期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对策

    全身麻醉在手术治疗中使用比较多,患者麻醉消退后不会有后遗症,可是处于麻醉期会有一些并发症出现,如躁动、呼吸道梗阻等等,本文对于全身麻醉所引发的并发症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研究,以262例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来进行分析。

    作者:张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格拉司琼不同时期给药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在甲状腺全麻手术的诱导期和术毕给予相同剂量格拉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n=30)麻醉诱导期予静注格拉司琼3mg,术毕再静注生理盐水3ml;B组(n=30)麻醉诱导期静注生理盐水3ml,术毕静注格拉司琼3mg;C组(n=30)为对照组,麻醉诱导期及术毕分别静注生理盐水3ml。观察记录术后24小时内各组发生PONV的例数及第一次呕吐出现时间,PONV的严重程度,接受补救药物的例数及用药后不良反应例数。结果:A组和B组病人术后24h内分别有2例(6.7%)和1例(3.3%)发生PONV,明显低于C组的6例(20%)(P<0.05)。A组和B组病人在术后24h内补救药物使用者分别为2例和1例,均明显低于C组的7例(P均<0.05)。3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围术期格拉司琼能有效预防甲状腺全麻术PONV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小,诱导期和术毕两时期给药对预防PONV的疗效无差异。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调剂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目的:分析中药调剂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之间出现的28例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案例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28例影响中药调剂质量案例中,有4例是由于选用中药质量问题,6例为炮制品混淆,5例为剂量错误,6例为统一药用植物不同部位取错,4例脚注执行错误,3例复核错误出现漏药情况。结论:加强对中药配制管理控制,严格相关配制操作程序,可以有效保证中药调剂质量。

    作者:吴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青年脑梗死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多(77%),其次为心源性脑栓塞(13%),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54%)、高血脂(47%)、吸烟(47%)、饮酒(26%)、糖尿病(14%)。结论:青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可以由多重危险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其中有些是先天因素,是不可预防和控制的,但大多数还是可预防和控制的,尽早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开展健康教育,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致病因素进行有效治疗,从而预防和控制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莺;季雪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失眠症的起因、合理用药及其治疗方案分析

    失眠症是现代社会强压力下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绝大一部分已经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失眠症一定要对因治疗,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从而更健康美好的生活。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怎样合理的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并合并其他辅助药物使用,在此同时加以心理辅导,穴位按摩等,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来解决失眠者的烦恼,让他们能有一个美妙的睡眠。

    作者:杜江;旷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面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寻找造成损伤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489例颌面部损伤患者的病例治疗资料作为研究素材,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医院住院部大约有30%的患者属于颌面部损伤患者,而且男性患者的数量是女性患者数量的9倍多。基本上患者的年龄集中于20至40岁,导致该疾病产生的因素,主要是交通意外,患者颌面部损伤以骨折的情况为多见。结论:男性年轻人,他们是颌面部损伤的高发人群,因为交通事故导致了颌面部损伤,并且以骨折的情况居多。

    作者:郭丰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前驱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前驱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P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前驱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的 HbAlc、FPC 的水平,并就结果加以对比分析,探讨其对前驱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 HbAlc为(10.2±3.7)%,FPC 为(4.8±0.8)mmol/L ,较对照组 HbAlc(4.6±0.9)%, FPC(10.3±4.2)mmol/L 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和FPC的联合检测在前驱糖尿病的诊断、血糖控制以及治疗效果评价中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秉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92例痔病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对比针对痔病的治疗采用传统手术方法以及电脑肛肠治疗仪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为痔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4例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92例。采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组设为研究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组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三天内出现的创面水肿、疼痛、尿潴留、术后出血以及手术创口愈合时间进行随访评价,同时建立疗效评价标准,分析两组治疗方式疗效差别。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后三天内出现的尿潴留、疼痛、术后出血量等情况均比对照组良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创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创面水肿情况上,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严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治愈率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痔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短,减少了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手术出血量少,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痔病中推广使用。

    作者:彭英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体检中心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心工作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降低体检中心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本院体检中心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进行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管理整改措施。结果: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5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46%,观察组10例受检人员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0.41%。结论: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是保证体检中心受检者安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杨巧玲;胡翠萍;马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助产士产前门诊对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士产前门诊对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初产妇130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门诊,观察组在接受常规产前门诊的基础上接受助产士产前门诊,观察比较两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经助产士产前门诊干预后,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u=3.343 p=0.001;u=2.291 P=0.024);观察组剖宫产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χ2=12.269,P<0.01);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u=5.423,P=0.000;u=5.122 P=0.000)。结论:助产士产前门诊能有效改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秋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颈糜烂的病因与防治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发病原因,并进行临床有效治疗与预防。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05月~2013年04月收治的经明确诊断的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120例,对其进行病因分析、临床治疗及预防。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120例患者治愈率为85.5%,癌变率为0.61%。结论:宫颈糜烂是妇科的高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该病治愈率和复发率都很高,临床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都成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过期妊娠对母婴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过期妊娠影响母婴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不同孕周过期妊娠的影响。方法:根据197例我院接收的过期妊娠孕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过期妊娠的母婴并发症比普通母婴药高出4到7倍,和过期孕周之间的联系并没有什么统计学联系;孕后出血、剖宫产等等的发生几率比普通妊娠孕妇要高;胎儿巨大引起的新生儿难产、窒息的情况也是比普通孕妇要高。结论:对过期妊娠进行密切监护,把握好分娩的时机,为孕妇提供科学的分娩,能够避免一些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塞综合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术后康复、物理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仅有研究组实施术后康复、物理治疗。治疗后2周、1个月时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6个月时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等级评估。结果:治疗之后2周和1个月时经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时候,研究组的生活能力的总体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术后康复、物理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肖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疗效探讨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观察其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持续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63例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期仍咳嗽的儿童,随机将其分成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21例。中西医结合组给予阿奇霉素针剂10mg/kg · d ,连用3d ,停药3d后再使用3d。7d一个疗程。结合使用清金化痰汤。中医组仅使用清金化痰汤。西医组只使用阿奇霉素针剂,用法同中西医结合组。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一周之后咳嗽症状消失的为15人,症状减轻为5人;中医组症状消失的为10人,症状减轻的为6人;西医组症状消失的为7人,症状减轻的为10人。与中医组,西医组分别对比后,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医组,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疗效比仅使用中药或者西药症状消除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戚懋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幼儿期龋齿情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3~6岁儿童龋齿的调查分析,掌握我县学龄前儿童的患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龋齿的患病率,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9月与2010年9月幼儿园的4857名3~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龋齿发病情况。结果:2013年调查的1351人儿童中,患龋人数307人,龋患率22.72%。2013年较2010年患病率下降了16.67%,经统计学处理两年龋齿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年龄组男女性别之间的儿童龋齿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2-6岁不同的年龄组儿童龋齿患病率有明显差异(p<0.005)

    作者:郝晋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高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妊高征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妊高征患者72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剖宫产成功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12±1.05)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34±1.42)d(P<0.05)。结论:针对妊高征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剖宫产成功率,降低住院时间,保障了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濮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接收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24例(60%),有效14(35%),无效2(5%),总有效率95%,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戈建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胎盘早剥手术室护理体会

    目的:对胎盘早剥手术室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30例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分娩并出现胎盘早剥的产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产妇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1例轻型胎盘早剥产妇:11例行剖宫产,8例顺产,2例行阴道助产;9例重型胎盘早剥产妇7例行剖宫产,2例行阴道助产,不同的胎盘早剥类型产妇生产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胎盘早剥产妇:2例产后出血,2例产后贫血,3例新生儿窒息,重型胎盘早剥产妇:1例行子宫切除,4例产后出血,1例产后贫血,3例新生儿窒息,不同的胎盘早剥类型产妇妊娠结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盘早剥产妇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推动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使产妇的妊娠结局获得改善。

    作者:安桂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闭合复位单臂一体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单臂一体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3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合并短缩畸形、骨骺损伤、关节面塌陷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单臂一体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32例均获得3-12月随访,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8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8%。结论: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合并短缩畸形、骨骺损伤、关节面塌陷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单臂一体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避免二次损伤,可早期功能锻炼,有效防止腕关节畸形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崔家平;孔德义;雷大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多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多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4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少,3年生存率高,生存质量评分高,家属和患者的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配合护理干预可以延长术后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