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彩
目的:脑卒中实施康复护理过程中,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对80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关于脑卒中实施康复护理的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脑卒中实施康复护理过程中,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存在认知错误。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要积极学习脑卒中相关的康复护理知识,对相关的护理观念,护理方面的知识以及护理方面的技能进行掌握,从而更好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石炳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尺桡骨干双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一种,以青少年为高发人群,主要发生在前臂中下段,极易导致侧方、成角、重叠或旋转移位,若不能妥善处理将会对上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且出现尺桡骨交叉愈合、骨折不愈畸形愈合等合并症。对于尺桡骨骨折的治疗,临床上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现主要从损伤机制、诊断及分型等方面作如下综述。
作者:梁天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妇产科中受到手术损伤的泌尿器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究损伤患者泌尿器官的主要原因,进行对症预防与诊断、治疗,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泌尿器官在实施妇产科手术中受到损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5例病患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观察患者受到损伤的部位,研究其损伤原因,并进行临床诊断,进行对症治疗,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结果:我院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发现共有12例患者为膀胱损伤患者,13例患者为输尿管损伤患者,对其进行术中以及术后修补后,B超显示患者临床表征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器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并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有利于降低泌尿系统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郑克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在剖宫产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模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07月-2013年09月在我院采取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腰硬组和硬模组,腰硬组产妇分娩时实施硬腰联合麻醉,硬模组产妇分娩时实施硬模外麻醉,分析和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腰硬组产妇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硬模组产妇,术中追加麻醉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该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硬模组,两组上述三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产妇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取剖宫产方式分娩的产妇,行腰硬联合麻醉可明显缩短麻醉诱导时间,提升属术中麻醉效果,降低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这对保证母婴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罗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风Ⅱ号方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中风恢复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恢复期患者4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4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结合中风Ⅱ号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结合中药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Ⅱ号方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缺血中风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加剧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成为我部骨科的主要病症。本文分析近年来我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王新刚;刘绍祥;陈国裕;林荣华;郑林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血透室的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效果。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血透室2007年1月~2013年12月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干预实施前后选取100例血液净化血透室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风险干预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0例,观察两组实施效果差异,指导血液血透室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风险干预护理组患者在满意度、护理投诉、意外情况发生统计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措施能积极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能正确处理风险隐患,减少差错发生,保证净化治疗的完整安全进行,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占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踝部骨折利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方法进行治疗所取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踝部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数量为45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利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方法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小腿 U 型石膏托外固定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结束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踝部骨折利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能够使患者踝关节功能得到尽快恢复,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冉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放射诊断疗效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食管型颈椎病患者65例,分别予以食管吞钡的放射诊断、食管的内窥镜和颈椎C T 等检查方案,分析患者检测效果情况。结果:65例患者颈椎体前缘均存在程度不同骨质增生,并且形态存在区别;其中颈椎6发生52例次,颈椎5发生58例次,颈椎4发生20例次,颈椎3发生16例次;同患者可存在多处形成椎体骨赘,颈椎前缘的骨赘高度为5-6.9mm为5例次,高度6-9.9mm为13例次,高度10-12.9mm 为24例次,高度为13-14.9mm 为13例次,高度大于15mm为12例次。食管吞钡的放射诊断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高。结论:针对食管型颈椎病患者予以食管吞钡的放射诊断,方法简单且安全有效,费用花费较少,没有痛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谢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原因,提高输液穿刺技术并不断学习药学知识。结果:手术室护士掌握不同原因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皮肤处理方法。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静脉输液外渗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黎美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人,由于其病情的不可逆性,需长期接受治疗。家庭护理既经济合理又切实可行。如果家庭成员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病人护理不当,就会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肝硬化病人家属给与健康指导,利用家庭护理的力量,对肝硬化病人进行家庭护理干预,以此来降低肝硬化病人的复诊率。
作者:郑敏;陆英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根据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及时予以有效的心理护理,指导合适的社区运动,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愉快渡过晚年生活。
作者:范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热力烧伤的临床治疗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35例热力烧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后,35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死亡原因:1例吸入性损伤,1例全身严重性感染。结论:烧伤面积与深度是影响烧伤预后的重要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及时进行清创配合正确的补液疗法,积极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孙国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的效果分析,并探究并发症和置留时间。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尿路手术患者中随机的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了双J管内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置管时间1-24个月。结果:在筛选的120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感染率为5.83%,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8%,住院时间平均为10.32±1.12d ;通过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针对尿路手术患者采用双J管内引流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较为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当前护理医学的不断发展,妇产科护理医学也在逐渐的走向成熟,但是在护理诊断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妇产科护理学》书中对于护理诊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根本上实现对妇产科护理诊断学的认识,从而有效的实现对护理诊断研究,下面就护理诊断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诊断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实现对《妇产科护理学》的认识。
作者:冀新红;王焕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健康教育影响着全人类,已在全球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医院健康教育的内涵、国内外差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几个方面阐述医院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并作回顾性综述。
作者:王洪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出现焦虑障碍进行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方法:2010年至2012年我院一共接收了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对其进行了治疗研究,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来对患者的焦虑障碍进行分析,通过采取治疗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汉密尔顿焦虑量得出的结果显示,有14例患者存在焦虑障碍,是此次研究患者总数的17.5%,经过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无效,总体有效率为85.7%,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评分显示,治疗前(23.9±3.5)分,2周后(16.2±2.7)分,4周后(9.3±3.4)分,说明2这三个阶段的患者其焦虑情况具有差异,焦虑情况逐渐得到改善。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出现焦虑的情况比较多,发病率比较高,根据临床使用抗焦虑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此次治疗过程中,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让患者得到更加好的治疗质量,对其身体进行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孙俐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静脉肾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以探查静脉肾造影在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肾脏及输尿管疾病患者85例,使用静脉肾造影进行诊断,对患者的肾脏及输尿管的平片图像进行分析,以诊断出患者的肾脏及输尿管疾病。结果:在本次所抽取的85例患者中,通过静脉肾造影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如下:28例输尿管结石、23例肾盂积水、3例异位肾、2例单侧肾缺如、1例双肾盂单输尿管、1例肾脏肿瘤、11例肾结石、6例肾结核、3例肾占位、2例重复肾伴双输尿管、1例马蹄融合肾,还有4例肾不显影或者是显影迟缓。结论:静脉肾造影能够对患者的肾脏和输尿管进行真实的展现,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穆正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腰臀部压痛点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78例,接受针刺腰臀部压痛点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78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刺腰臀部压痛点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后痊愈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痊愈率(26.9%),(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有效(98.7%)明显优于对照组(7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腰臀部压痛点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在急性腰扭伤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徐远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联合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和对照组(n=10),两组皆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纯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进行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酒后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痊愈率、总有效率、等方面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群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