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炳瑜
目的:观察O RS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经将所有的患儿均分成两组,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采用补充电解质、使用肠粘膜保护剂与微生物制剂、纠正酸中毒、补液和抗感染等方法进行对症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于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口服或者胃滴注的形式使用 O RS 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的患儿使用O RS联合葡糖酸锌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之后,两组患儿的病情都发生明显的好转,其中对照组患儿显效的有21例,有效的为12例,无效的为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患儿显效的有31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 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无明显不良反应,方法简便,价格便宜。合理补锌对腹泻有明显疗效,可改善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表现,腹泻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凌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行针灸推拿治疗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推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针灸推拿治疗,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针对性护理,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对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不良反应。结果:结束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颈椎病患者,利用针灸推拿方法来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压疮利用康惠尔泡沫敷贴联合金因肽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压疮患者8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康惠尔泡沫敷贴联合金因肽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压疮均完全愈合,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利用康惠尔泡沫敷贴联合金因肽对压疮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压疮尽快愈合,缩短患者的痛苦时间,可在临床上作为一种理想方法进行推广。
作者:徐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临床上首先采用雾化治疗,以迅速缓解小儿支气管痉挛、哮喘;依据患儿体征,正确选择临床用药;医护人员同时加强患儿心理护理教育,饮食护理教育以及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同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预防教育,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姜士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深入分析肾内科住院病患产生真菌感染的表现特点以及各种危险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肾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病患418例,其中有13例病患在住院期间产生深度真菌感染,将其作为研究组,另外将13例住院期间没有产生真菌感染的病患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引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对比发现,研究组中病患患有糖尿病的比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糖皮质激素使用量、透析例数等都比对照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研究组中病患的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都比对照组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我院肾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病患,易产生深度真菌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诱发深度真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抗菌药物使用较频繁、年龄大、营养不良、糖皮质激素、透析、糖尿病等。
作者:王庆芬;王玲;杨立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高龄下肢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时利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下肢骨骨折高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数量相等,每组各有42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利用硬膜外麻醉方法来进行麻醉,观察组中患者利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来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阻滞起效以及完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之前以及用药之后的5min、15min以及30min时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与心率等的变化。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阻滞起效较快,麻醉完善时间比较短,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用药之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与心率等的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龄下肢骨骨折患者,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时,利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麻醉效果好,起效比较快,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是当前临床上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沈茂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提高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01~2013.12期间收治痴呆患者46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组患者平均 Barthel得分为81.52±4.73分,对照组仅为69.71±4.59分。实验组患者 MMSE评分由15.47±3.29增加为23.97±4.02。对照组仅由15.50±3.30增加至17.28±3.71。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凌丽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处于心脏缺血状态的患者在恢复血流灌注过程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医护人员严密监护心电变化,积极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对症治疗,保护好患者的心脏功能;积极改善患者血液供应,对症处理;对症用药,确保提高患者溶栓治愈率。本文入选的60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病率42%,多发生在胸痛缓解、S T 段下移之后持续2-120min。其中,AIVR发病率占12.1%,BHS发病率占11.5%,新出现室早或室早增多发病率占9.8%,室颤发病率占5.3%。入选的60例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均康复出院。
作者:侯吉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血透室的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效果。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血透室2007年1月~2013年12月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干预实施前后选取100例血液净化血透室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风险干预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0例,观察两组实施效果差异,指导血液血透室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风险干预护理组患者在满意度、护理投诉、意外情况发生统计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措施能积极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能正确处理风险隐患,减少差错发生,保证净化治疗的完整安全进行,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占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病理性子宫穿孔临床比较少见,易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笔者近遇到两例,现分析如下:例一:66岁,主因突发性腹痛9小时,伴恶心呕吐,以腹痛待查,上消穿孔?收住我科。查体,神清,痛苦病容,T37.2℃,P128次/分,R28次/分,BP130/90mmHg ,腹部微隆,全腹压痛反跳痛阳性,轻度腹肌紧张,未触及腹部肿块,叩诊肺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弱。外生殖器肛门未检。化验血RT WBC 10.0*10g/L ,N87.2%,Hb 136g/L .尿RT 蛋白质(+2)白细胞1-3个/HP。随机血糖13.9mmol/L ,X线胸腹部正位片提示:1.心肺未见异常;2.两膈下游离气体。心电图提示:1.窦性心动过速;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初步诊断:1.腹痛原因待查,上消穿孔?;2.泛发性腹膜炎;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糖尿病?经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拟上消穿孔修补术:(取上腹正中切口),术中见上腹腔有少量脓液,胃十二指肠未见穿孔病灶,向下腹部探查见阑尾呈炎症水肿,表面有脓液,疑为化脓性阑尾炎,即行阑尾切除术。而后再向盆腔探查,见盆腔有较多灰黑色粘稠脓液,呈恶臭味,探查子宫发现子宫底破裂穿孔,直径约2.0*1.5cm ,穿孔周边壁薄呈炎症坏死型。立即请妇科行台上会诊并向家属追问病史,家属提示数月来阴道分泌恶臭液体。终确诊为化脓性子宫炎并破裂穿孔,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报告:宫颈慢性炎,子宫腔内为大量渗出坏死组织,子宫肌层充血水肿有炎细胞浸润并穿孔。术中取脓液行普通需氧菌培养48小时无细菌生长。术后第10天因合并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家属放弃治疗。
作者:仇根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进行了全面的护理配合,就40例患者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产妇剖宫产术中有2例大出血,出血量约为800ml ,经过血浆、血小板、新鲜全血输注治疗后并无生命安全,其余38例出血量均低于300ml ,未发生1例手中切口出血不止,未发生新生儿死亡或出血事件。结论:基于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病症,于剖宫产围手术期给予充分的护理配合可以减少患者出血量,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风Ⅱ号方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中风恢复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恢复期患者4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4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结合中风Ⅱ号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结合中药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风Ⅱ号方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缺血中风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15例脑梗塞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疏血通,每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200例脑梗塞患者以灯盏花素加丹参治疗作对照,疗程同治疗组。结果: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脑梗塞患者显效率为95.3%;而对照组显效率为57.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能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岳正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脉压增大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的病人80例,同时抽取同一时期高血压没有合并心血管事件的病人80例,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病人为对照组,没有合并心血管事件的病人为实验组,对两组病人采取脉压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病人总体 PP值在40-60mmHg频率高,占总体的65%(52/80);实验组病人总体 PP 值在80mmHg 频率高,占总体的53.7%(43/80),然而40-60频率段当做高血压病人出现心血管时间的初始频率段和对照组病人的 PP的平均值(50.62±7.6)大致相等,所以将60mmHg定义为PP危险界值。结论: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进行预测采用脉压增大,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可以根据脉压增大进行观察,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赵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手术后结石总体清除率为78.8%,术中大出血改开放手术3例、术后迟发性出血5例、3例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行肾动脉栓塞术后止血、1例肾动脉栓塞术后出血不能控制、行患肾切除术。1例输尿管支架管脱落,经输尿管镜下重新放置,术后4周顺利拔管。其他病例都顺利完成并无异常。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虽然是微创手术,由于手术操作和经验的因素,出现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所以要提高手术技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当并发症不可避免时,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行手术防止症状进一步恶化。
作者:花应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葡萄膜炎患者4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2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诊治用药实践。结果: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葡萄膜炎患者在临床疾病治愈、症状改善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视力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马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与参考组(18例),给予两组患者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NYHA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舒张及收缩功能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患者左室功能明显改善。
作者:鞠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羊膜和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经手术指证的各类眼表疾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31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6例,其中实验组予以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予以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表上皮修复时间、炎症反应、新生血管、视力等状况。结果:在眼表上皮修复时间上,实验组为(3.1±0.3)d,对照组为(3.4±0.2)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上,实验组复发2例,总复发率为1.28%,对照组复发12例,复发率为7.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术后视力提高情况而言,实验组视力提高有136例(87.18%),对照组视力提高患者有50例(32.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能够有效恢复角结膜屏障功能,抗炎、抑制新生血管效果显著,同时具有纤维化与伤口愈合促进作用。
作者:吴德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优质护理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28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记为观察组,另外2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干预后26例患者痊愈,临床治愈率为92.86%。结论:对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和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旨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抽号结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单独用药方法,观察组在多潘立酮基础上给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0例(66.67%),有效9例(3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5例(50%),有效10例(3.3%),总有效率8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