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丽江
目的:讨论鉴别诊断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方法。方法:介绍临床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主要症状和对应的诊断要点。结果:妇科急腹症和急性阑尾炎容易误诊。结论: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应得到重视,以免误诊。
作者:王云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氢氯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BP与DB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分成甲组和乙组两组组,每组40例。利用甲氨蝶呤+清宫术全身治疗甲组,单纯运用刮宫术治疗乙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血清β- HCG 恢复时间上,甲组要明显比乙组高(P<0.05);在住院以及子宫内包块消失等时间上,甲组要明显比乙组短(P<0.05);在治愈率上,甲组为87.5%(35/40),乙组为65%(26/4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要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来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其中较为安全和有效以及与各类型子宫瘢痕处妊娠均适合的方式为甲氨喋冷+清宫术。
作者:杨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辅助治疗对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内分泌辅助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两组复发或转移情况、5年死亡情况及内分泌治疗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复发或转患者各为7例(10.8%)、15例(23.1%),死亡患者各为3例(4.62%)、10例(1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给予内分泌辅助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律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与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为 HIE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1例足月 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 A 30例和对照组B 30例,对照组 A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照组B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参附注射液与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患儿治疗症状改善的情况,同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分,进行三组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①治疗组患儿各项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指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A、B ,差异亦存在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A、B ,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治疗后7天和14天治疗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A、B ,差异亦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与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能缩短神经损伤修复时间,加快症状改善速度,能够优化 HIE现有治疗方案。
作者:彭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原因及其病理特点,对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5例,根据发病年龄分为三组,Ⅰ组为青春期功血24例,Ⅱ组为育龄期功血26例,Ⅲ组为绝经过渡期功血35例,对三组患者施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通过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其中治愈53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5例。结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育龄妇女和绝经前后的妇女中占多数,通过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以来大肠手术后出现的10例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资料:本组急诊手术作一期吻合的有3例;择期手术,有充分的术前准备,满意的手术操作过程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有7例。均作近端肠管造口后,病人均痊愈出院。在择期手术后出现的瘘的病人年龄均在70岁以上,其中一例年龄达81岁。结论:吻合口漏仍是大肠手术后常见病发症,随作结直肠癌老龄病人的增多,吻合口瘘大多出现在此类老龄病人中,应引起重视;一但发生吻合口瘘,要尽早作近端肠管的造口术,挽救病人生命。
作者:张仕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新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4%;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7%,远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2.9%,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期间的心衰患者实施新式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是临床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沈莉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脓毒血症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42名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均经血常规、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 VCS 参数检查确诊,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平均中性粒细胞体积、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指标值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通过血液净化治疗后有40名患者痊愈出院,1名患者因家庭原因及个人原因放弃治疗,另外1名患者因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抢治疗有效率为95.24%。结论:血常规、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 VCS参数可作为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肺感染的依据,采用血液净化的方式可提高脓毒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袁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重症病例与轻症病例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按照体温、白细胞数、呼吸频率及心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与轻症病例的发热、口腔疱疹及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口腔疱疹及抽搐抖动易惊等神经系统症状已成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危重信号。
作者:李召森;丁兆玲;王均林;王淑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进入老年后,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肌力减退;骨骼关节和韧带退行性变化,表现为行动迟缓、行走不便等,易发生摔跤、磕碰等意外伤害。此外老年人钙丢失严重,骨质疏松,所以发生意外后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骨折。
作者:刘连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徒手腹部加压术在第二产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阴道助产以及徒手腹部加压术的产妇各55例,按生产时间分别设为 A、B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会阴Ⅱ°及以上裂伤3例,母婴损伤率为5.5%,B组会阴Ⅱ°及以上裂伤8例,婴儿头皮血肿6例,婴儿颅内出血4例,母婴损伤率为32.7%。两组对比,两组对比B组母婴损伤率更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徒手腹部加压术可有效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对母婴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龙胜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讨论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我院接收的70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后进行跟踪访问一年,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的患者干预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P<0.05),治疗优良率高达91.43%,对照组仅65.7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恢复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顾玲;罗磊;徐欣;于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应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9例。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牙髓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和牙齿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许文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应用于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医院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和进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提高医护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首先介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有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强医院间竞争力,促进资源共享,然后介绍医院信息化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不规范的医院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数据库不完善,缺乏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和医院信息系统落后,后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改善医院的管理模式,统一制定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标准和加强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
作者:刘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与防治对策,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且产后出血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56例产后出血病例按出血病因分布依次为41.07%、30.36%、25%、3.57%;56例产后出血病例经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等治疗措施后均获痊愈。结论: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围产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运动损伤是临床常见伤病之一,主要指运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如何更好的提高运动损伤治疗效果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话题之一,而作为祖国医学中一大瑰宝的针灸在诸多病症中均发挥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运动损伤中的应用同样极为广泛。本文主要通过对针灸治疗运动损伤的相关文献、资料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系统的阐述了针灸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主要方法及积极作用。
作者:陆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于人工流产损伤妇女子宫内膜,引起内膜瘢痕;或孕妇子宫内膜血供不足等因素均可导致前置胎盘。前置胎盘促使孕妇子宫蜕膜生长不全,当受精卵着床后,为摄取足够营养,胎盘伸展到子宫下段。临床上,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发展,检测血压,预防产妇出血性休克;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积极预防产妇水电解质紊乱;临床上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发展,检测血压,预防产妇出血性休克;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积极预防产妇水电解质紊乱;增加产妇血容量,纠正贫血,预防感染,尽快迅速止血,正确选择结束分娩的时间和方法,有利于病人的预后康复。
作者:尹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诊断方法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COPD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均展开全面检查,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全面检查予以有效诊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濮明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传统钢板给予治疗,实验组对病人实施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 Neer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对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杰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