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

王云凤

关键词:妇科急腹症, 急性阑尾炎,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讨论鉴别诊断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方法。方法:介绍临床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主要症状和对应的诊断要点。结果:妇科急腹症和急性阑尾炎容易误诊。结论: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应得到重视,以免误诊。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外科专科导管规范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泌尿科专科导管护理安全。方法:分析导管护理问题原因,在泌尿科导管护理中引入规范化护理程序,评估导管安全,并改进方法。结果:2012年病区的导管护理问题较2011年明显减少。结论:规范化护理程序在导管护理中有效的减少了护理问题,提高了导管安全。

    作者:高玲玲;戴韻;陈慧英;陈敏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严重创伤的急诊抢救及护理

    目的:对严重创伤的急诊抢救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科学的、及时的抢救以及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尹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与分析

    目的:调查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研究孕产妇接受血清检测的结果并分析其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3197例孕产妇产前进行抗- HIV、抗- TP、HBSAg 的检测。结果:孕产妇中,孕期检查1207例,所占比例为37.8%,产期检查1990例,所占比例为62.2%;所有孕产妇抗-HIV、抗-TP、HBsAg 检测的阳性率各自为0.38%、0.47%、3.38%。结论:本地区孕产妇主要表现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艾滋病、梅毒感染率较低,孕期的检验率偏低。经过检查孕产妇的感染性血清标志物,孕妇应当尽早进行检验且及早发现传染病是预防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作者:文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15例脑梗塞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疏血通,每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200例脑梗塞患者以灯盏花素加丹参治疗作对照,疗程同治疗组。结果: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脑梗塞患者显效率为95.3%;而对照组显效率为57.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能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岳正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肥胖2型糖尿病利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其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胰岛素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二甲双胍基础上,以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中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以艾塞那肽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其体质量,对脂代谢进行有效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与意义,在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佳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以眩晕为首发表现的小脑出血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所致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结果:全部病人均给予内科治疗,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脑代谢改善剂、对症及支持疗法;11例好转出院,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亡。结论:以眩晕为首发表现、出血量小、无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的自发性小脑出血,由于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应及时行C T 或 M RI检查明确诊断,而内科治疗对小或中等量出血是可行的。

    作者:张雪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抗抑郁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伴随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抑郁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危害较大的特点,因此引起国内外医药领域的关注。随着研究深入,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也在逐步被揭示,临床上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也层出不穷。因此,对国内有关抗抑郁症类药物文献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同时可为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邓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采用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0例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基础对症治疗,实验组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利巴韦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其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所取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方法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利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利用抑郁量表评分(HAMD)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中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比单纯利用心理疏导方法能够取得更高疗效,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所产生的副作用也比较少,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单独与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11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入院后1周之内完成 Holter检查以及 TET 检查,检查结束1周以后,对患者进行灌装造影检测,比较3种方法阳性率以及单用 Holter 或 TET 与联合检测对血管病变的敏感性。结果:单用两种方法对各种数量冠脉病变检出敏感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94.3%。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方法诊断冠心病,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和安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莉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四部控制法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四部控制法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实习的90名学员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名,观察组采用四部控制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对两组学员的考核成绩及学习兴趣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学员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调查问卷发现,观察组学员的学习收获及学习兴趣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应用四部控制法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员的护理能力。

    作者:朱华芳;刘光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广西高校社会化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采用访谈法和调查法,了解广西高校社会化食堂的经营管理情况、组织制度建设、许可证情况、食堂环境、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情况、清洗消毒情况、食品加工制作管理情况等,发现高校学生食堂卫生状况两极分化严重,食材的采购不规范,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度低,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卫生知识欠缺,并提出建立健全的高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责任制,从业人员要系统培训等相应对策,为社会化食堂更加合理健康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宁小春;彭迎春;朱国铭;伍迺飞;梁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农村育龄妇女应用宫喜环避孕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应用宫喜环避孕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234例,将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 T cu380 A 避孕,观察组采用宫喜环避孕,观察两组避孕效果。结果:观察组女性环脱落、带环怀孕、因症取出率低于对照组,术后月经增多、腹痛、白带增多等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育龄妇女应用宫喜环避孕不良反应少,带环怀孕、因症取出率低,续用率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踝部骨折采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踝部骨折利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方法进行治疗所取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踝部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数量为45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利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方法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小腿 U 型石膏托外固定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结束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踝部骨折利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踝套牵引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能够使患者踝关节功能得到尽快恢复,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冉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70例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和应用价值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与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所接收的140例泌尿科患者作为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取干预护理对策,对两组患者病情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7.14%,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48.57%,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科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极为明显的积极影响,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莉娟;桂雯婷;李敏;丁清;甘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院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健康教育影响着全人类,已在全球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医院健康教育的内涵、国内外差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几个方面阐述医院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并作回顾性综述。

    作者:王洪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和分析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的效果分析,并探究并发症和置留时间。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尿路手术患者中随机的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了双J管内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置管时间1-24个月。结果:在筛选的120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感染率为5.83%,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8%,住院时间平均为10.32±1.12d ;通过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针对尿路手术患者采用双J管内引流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较为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进展期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观察组实行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化疗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9例(30%),部分缓解12例(40%)治疗总有效率70%;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13.33%),部分缓解6例(20%),治疗总有效率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肿瘤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可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罗文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足发病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影响糖尿病足发病率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性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24例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机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的习惯及方式,进而显著性减少糖尿病足发病的机率。

    作者:赵文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15例护理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经过我院的治疗以后,显效9例,占60%,有效5例,占33.3%,治疗有效率为93.3%,无效1例,占6.7%,有效提高了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护理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预后,而且能够提高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海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