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俊

关键词:膀胱结石, 膀胱造瘘, 钬激光碎石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院接受治疗的60例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平分为经尿道术组、造瘘术组各30例,经尿道术组行经尿道电切镜外鞘联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造瘘术组行经皮耻骨上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膀胱结石均得以完全清除。无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经尿道术组创伤比造瘘术组小,造瘘术组碎石清石比经尿道术组快,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对膀胱结石进行治疗均具有显著疗效,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创伤稍小,但碎石清石时间较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净化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血透室的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效果。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血透室2007年1月~2013年12月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干预实施前后选取100例血液净化血透室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风险干预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0例,观察两组实施效果差异,指导血液血透室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风险干预护理组患者在满意度、护理投诉、意外情况发生统计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措施能积极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能正确处理风险隐患,减少差错发生,保证净化治疗的完整安全进行,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占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9例。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牙髓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和牙齿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许文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准确诊断以及有效治疗方法,为相关外伤性病症的治疗提供经验依据。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在2003年1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对诊断的结果以及相应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诊断,10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有7例为Ⅰ级损伤,有23例为Ⅱ级损伤,51例为Ⅲ级损伤,有25例为Ⅳ级损伤;经非手术治疗的有18例,治愈17例,死亡1例,经手术治疗的有88例,治愈84例,死亡4例。结论:早期准确诊断与及时抢救,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关键。手术治疗是针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好,损伤小,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作者:刀耀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体检中心护理体检对神经内科优质护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在体检中心神经内科体检中应用优质护理,探讨和分析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此次进行体检的200例健康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体检人员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体检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体检人员的满意度为97.0%(9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1.0%(91/100)P<0.05。结论:在对神经内科体检中心人群进行体检时实施相关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体检人员对工作人员服务等满意度,进而使得体检顺利进行,同时为医院开展体检项目提供的一定的帮助。

    作者:褚南疆;陈婷婷;崔昵;何发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马来酸曲美布汀用于上腹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56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由于治疗方法不同随机性分成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与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每组患者各有28例。结果:经治疗2周以后,治疗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26/28)远远大于对照组的78.57%(22/2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上腹痛综合征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并发症很少。

    作者:黄荷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和分析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主要特点及其治疗手段,供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30例的病历记录资料做总结分析,对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其治疗方法做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收集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4.3岁,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咯血或咯粉红色泡沫痰、低氧血症伴或不伴呼吸困难、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压积减小为主,多数患者可同时合并有狼疮性肾炎;诊断主要是建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和肺部X线片机CT 检查可确诊;治疗上主要使用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做冲击治疗,同时通过呼吸机来改善呼吸状况,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治疗疗效,同时可采用成分输血及其静脉输注丙种免疫球蛋白做支持治疗;该病预后较差,本组30例患者4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是SLE一个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病不是很多见,但后果比较严重,很多患者极容易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是SLE一个急危重症,通过呼吸机的辅助呼吸及其他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接诊的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抽取对象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重建髋关节功能。观察其并发症,术后定期回访,采用 Harris 评分系统对医疗效果进行评比。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14.71%,半髋关节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达到优良水平。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王文辉;李才应;秦明和;叶丹;邹家柳;邓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5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良好的护理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治疗的符合要求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的资料。结果:其中治愈出院的41例(82%),好转出院的5例(10%),无明显效果放弃治疗出院的2例(4%),经治疗死亡的2例(4%)。结论:良好的护理方式对肝硬化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吴平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盆腔炎后遗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该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内固定治疗闭合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闭合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闭合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30),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创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优者12例(40%),良者14例(46.66%),优良率86.66%;对照组优者9例(32.14%),良者6例(21.43%),优良率53.57%。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治疗闭合胫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可作为闭合胫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主要手段。

    作者:李伦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后腕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后腕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例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12只成人新鲜防腐上肢标本,月肱骨中远段截骨,将肘关节保留,所有患者均经肉眼观察和X 线摄片观察,然后制定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将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仪上,加载2分钟,并采用专用仪器和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对患者受力面积、关节压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压敏片分析,在关节接触面上,大于0.3MPa的接触面积为(125.3±7.8)mm2,平均应力值则为(0.349±0.028) MPa ,而峰值应力值则达到(0.449±0.019)MPa ,另外,月骨接触面积为(63.3±7.8)mm2,平均应力值则为(0.358±0.028)MPa ,而峰值应力值则达到(0.411±0.019)MPa ;随着桡骨短缩的确增加,小舟接触位置应该向着桡侧移位,而月骨接触位置则应该向着侧面移位。经过压敏片分析,发现其着色情况明显减轻,则月骨接触面积无明显的变化。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后会影响到腕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要求要尽量解剖复位,及时纠正关节面移位、桡骨短缩、桡偏等情况,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孔令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人骨折的特点和护理

    进入老年后,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肌力减退;骨骼关节和韧带退行性变化,表现为行动迟缓、行走不便等,易发生摔跤、磕碰等意外伤害。此外老年人钙丢失严重,骨质疏松,所以发生意外后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骨折。

    作者:刘连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治疗的80例幽门螺杆菌杆菌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夹取活检组织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和药敏鉴定。结果:80例均培养出HP,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均敏感,无耐药现象,庆大霉素耐药5例,耐药率为6.25%,克拉霉素耐药27例,耐药率为33.75%,阿莫西林耐药37例,耐药率为46.25%,甲硝唑耐药64例,耐药率为80.0%。结论: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较为敏感,对甲硝唑耐药率高,其次是阿莫西林耐药、克拉霉素和庆大霉素。

    作者:梁李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目的:探索基层中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基层中医院药房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我国药房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管理文件、设备落后等,这些问题可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解决,使得医院药房管理更为规范化。结论:构建医院药房服务体系,增加医院软、硬件的投资,建立规范的药房管理体系,方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现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伍立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和分析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的效果分析,并探究并发症和置留时间。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尿路手术患者中随机的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了双J管内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置管时间1-24个月。结果:在筛选的120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感染率为5.83%,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8%,住院时间平均为10.32±1.12d ;通过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针对尿路手术患者采用双J管内引流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较为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接诊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属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2例,采用苯巴比妥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其他抗惊厥药物治疗,两组患者皆给予>6个月跟踪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 NBNA(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与随访疗效。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儿治疗后 NBNA 评分皆有明显升高,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 NBNA 评分升高更为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进行疗效评价可知,研究组治愈率为95.24%(40/42),对照组治愈率为82.50%(33/4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转归与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关于岗位设置管理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刻不容缓。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岗位设置不仅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还是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本文从医院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工作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与聘用。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生殖道发生感染同宫颈癌发生前的病变,以及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患宫颈癌以及宫颈癌发生之前病变的患者共235例,对其进行生殖道项目检测,包括 HPV检测、CT 检测、HSV -2检测以及EBV检测,对生殖道发生感染同宫颈癌以及宫颈癌发生之前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生殖道检测项目中,HPV感染率是97.2%,CT感染率是96.0%,HSV -2感染率是63.4%,EBV感染率是38.5%,两个组进行比较后,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生殖道发生感染同患者出现宫颈癌以及发生宫颈癌之前的病变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需要进行重视。

    作者:胡瑜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患沟通在妇科手术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剖析医患沟通在妇科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入院沟通、术前沟通、术程陪伴、术后指导等环节,来减轻患者思想负担、消除恐惧感。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患者自诉归属感增强、疼痛感减轻、全身异常反应少。平稳度过围手术期。讨论:医患沟通在妇科手术中应用可以住院日缩短,住院费减少,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作者:薛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从文献分析看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研究现状

    目的:了解国内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截至2013年12月的CNKI、万方和维普3个数据库医药卫生期刊中有关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03~2013年文献23篇,主要以横断面调查研究为主(13篇,56.52%),研究内容集中在对照顾者负担的现况调查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10篇,43.48%)。结论:国内研究数量较少,但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存在研究内容局限少、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果存在偏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作者:张璐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