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王文辉;李才应;秦明和;叶丹;邹家柳;邓菊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应用
摘要: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接诊的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抽取对象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重建髋关节功能。观察其并发症,术后定期回访,采用 Harris 评分系统对医疗效果进行评比。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14.71%,半髋关节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达到优良水平。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慢性咳嗽19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特点,进行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慢性咳嗽患者194例进行临床分析,按患儿年龄分组,对所有病例进行X线胸片、血清免疫球蛋白、血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沉检查。结果:小儿慢性咳嗽发病主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症、肺结核、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异物、心因性咳嗽等。讨论:小儿慢性咳嗽发病原因有年龄差异,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结合具体病因,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穿术对56例外科急腹症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诊断过程中提供简单、安全、快捷、可靠、有效的依据。方法:分析1年中腹腔穿刺术对56例急腹症患者中52例阳性,根据腹腔穿刺液量、色、气味,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引导临床治疗,56例均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诊断相符52例。结果:腹腔穿刺56例中阳性率为92.85%<52/56>。结论:腹腔穿刺术对急腹症的诊断适应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对急腹症诊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诊断措施之一。

    作者:黄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内科活血化淤的临床治疗体会

    淤血是一种病理变化的症状,其也是一种严重的病邪,直接对患者的脏腑器官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这又反过来影响病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对于这种疾病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中医活血化瘀法,这种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对中医内科活血化瘀在临床治疗上的体会展开全面的论述。

    作者:王国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新进展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疾病。治疗以止血、纠正贫血、恢复排卵功能为原则。近年来,大量研究者对功血的治疗进行了分析,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并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对功血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并分析现存问题,对功血治疗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韦柳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在检验分析前出现质量问题的血标本600份,结合相关血标本质量控制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分析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结果:影响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准质量的因素主要为患者心理、饮食状况和用药情况,占据比例为;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之后采血标本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结论:要想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首先必须保证全面的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的质量控制。医学界对此必须更加的重视。

    作者:张林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25例,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在溶栓前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溶栓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B N P、心脏彩超、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射血分数等)情况。结果:通过观察统计分析得知,两组患者在溶栓成功率、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射血分数等方面的提高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在 BNP峰值以及下降情况方面有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见,参麦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连续应用不仅能提高溶栓成功率,而且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在临床治疗和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霞;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在冠脉支架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在冠脉支架术后的随访价值与效果进行观察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分别对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以及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方法下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结果显示:降支支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P<0.05;冠脉支架内径测量数据显示:直径在3~4.0mm范围内支架所占比例为6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P<0.05;分型结果方面,1级支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选择性冠脉造影分型标准,各级别支架所占比例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下,冠脉狭窄诊断敏感度为84.21%,特异性为96.72%,明显高于选择性冠脉造影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随访而言,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水平,可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评估,风险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明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0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未合格的原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微生物送检100例不合格标本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不合格的原因。结果:本组100例不合格标本中,医护因素18例,约为12%;患者准备因素22例,约为16%;标本采集因素56例,约为56%。结论:应加强对微生物实验室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视,提高医生、护理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微生物送检标本的质量。

    作者:葛永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分析并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确诊患者,按照患者肿瘤恶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甲观察组患者58例,为恶性乳腺肿瘤,乙观察组良性乳腺肿瘤患者52例,并选取5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CA24-2、CA19-9、CA15-3和CEA 以及CA125五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三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乙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CE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血清 CA15-3、CA19-9、CA24-2、CA125、CE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恶性肿瘤中五项肿瘤标志物中的血清CEA、CA125、CA24-2、CA15-3和CA19-9分布高,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或者化疗能够使得肿瘤标志物水平迅速降低。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2%,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5.1%,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如何提高核磁共振检查效果护理研究

    目的:帮助和引导病人顺利的完成核查共振检查,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为临床诊断提供便利。方法: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分为试验和对照两个组,分别进行焦虑抑郁的程度检测。结果:在核磁共振检查前进行心理护理的小组,其焦虑抑郁的程度低于另外一组。结论:对做核磁共振检查的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和全程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朱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选取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每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采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手术前采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患者的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定力恢复时间等麻醉苏醒指标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3例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观察组有30例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方式应用于手术患者中,具有起效快,稳定性好,可控性好,术后能够获得与传统静吸复合麻醉方式相当的苏醒治疗,同时具有更加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玄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合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8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之间体温(T)、血象(WBC 计数)、C 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组T 、WBC计数、CRP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合用痰热清注射液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聘;陈霁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男护生专业思想现状分析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男性护士的培养已势在必行,男护生在专业思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选择护理学专业身不由己,对护理学专业认知度低,对护理学专业认同度低等问题。

    作者:贾维宁;米娅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骨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骨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23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统计相应的感染率。结果:患者发生感染和切口类型、病原菌、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患者年龄、手术类型等相关。结论:在骨科手术中多种因素可以造成感染发生,针对这些因素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注意避免感染发生,比如注意无菌操作、增加患者饮食营养、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宣传相关知识等,终达到科学预防控制感染发生的目的。

    作者:文昌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55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观察组及实验组。在给予地塞米松、异丙酚、咪唑安定及维库溴铵全麻诱导的基础上,研究组应用3μg/kg 芬太尼,观察组应用0.3μg/kg舒芬太尼,实验组应用0.5μg/kg 舒芬太尼。结果:实验组在插管1min及插管3min时心率、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平均动脉压、收缩压指标明显低于研究组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舒芬太尼0.5μg/kg全麻诱导可以有效改善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保障手术的质量。

    作者:赵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碘盐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策略初探

    碘盐检测是确保国民食品安全的主要关口,为了确保人民食品安全、保证食用碘盐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的稳定性。把好碘盐检测这一关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分析数据时一定要实时关注所得出数据的准确实用性。建立适合的检测装置与检测体系,提高该实验的质量检测水平,为了提升碘盐检测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实验性,本文对所进行的实验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并对提高检测精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王爱华;赵德东;韦杰;刘晓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葡萄膜炎患者4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2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诊治用药实践。结果: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葡萄膜炎患者在临床疾病治愈、症状改善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视力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马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体检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论及分析体检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医院2012年至2013年之间各个科室300病人作为对象,将病人分为两组,一组给与普通护理,二组给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而对比两组的恢复疗效和满意情况。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二组较一组更更有益于患者的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结论:以人为本的护理可以有利于患者的疾病的治疗,使患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沟通,缓解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李梅艳;罗海燕;潘莉莉;孙燕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做好预防决策。方法:选择2012年2月份至2013年2月份在我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住院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是否使用抗生素。结果:呼吸系统感染占比多数,为78%;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占比15%;消化系统感染患者占比4.5%;其他感染患者为2.5%。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患者的年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患者是否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呼吸系统感染为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类型,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以及是否使用抗生素等,应当针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加以预防,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吴熙;安晓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