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
目的:对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相关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因接种麻疹疫苗而出现异常反应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紫癜、阿瑟反应、血管性水肿的发生例数及构成比情况,总结相关处理措施。结果:本次所调查50例麻疹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报告中,共25例患者表现为过敏性皮疹,构成比为5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疹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以轻度反应为主,偶见重度反应,需要临床对症处理,加强对异常反应患者的监测,确保接种质量。
作者:田孟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检验医学中应用胸腹水对癌细胞进行形态学检验和诊断,面临着几个问题,首先是胸腹水癌细胞中,就算是使用一样的病例,但是其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在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病理;其次,目前很多书籍是从病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对于细胞形态学诊断不大适用;后,当前检验医学对于该方面的检验投入少。在临床中,恶性胸腹水常被癌细胞侵犯,因此需要加强对胸腹水标本送检、处理到后续镜检的把握,本文将对胸腹水癌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氢氯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BP与DB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46例,均来自我科在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从临床护理的重点以及难点出发,进行全面的急救与护理。结果:经相应护理,死亡的有3例,占6.52%,呈植物生存的有4例,占8.7%,有2例患者转入外科治疗,占4.35%,其余37例全部出院,占80.4%,其中留下后遗症(不同程度)的有17例,痊愈的有20例。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首先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对病情严密观察,注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加上与医生积极抢救相配合,可以使护理质量得到加强,并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来3年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取宫内节育器绝经后妇女8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 组直接使用常规法取器;B组取器前2h使用米索前列醇,再应用常规法取器,对比 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宫颈软化情况明显大于 A 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出血量都小于 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绝经妇女节育器取出2h前给其使用米索前列醇,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痛苦,还能够缩减手术时间与出血量。
作者: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研究护理对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呼吸、心率等指标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总成功率达97.62%,传统护理组的总成功率仅为83.33%,且前者症状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后者。结论:综合护理组的处理方法更具有应用价值,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后,护理干预对于患者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护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前来我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互相比较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DV T 形成发生率为2.7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43.7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的各项数据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在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易发因素和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蕊;张丽美;周颖;顾顺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14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114例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面的心理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114例产妇,顺产112例,难产2例,顺产率为98.25%;实验组114例产妇,顺产96例,难产18例,顺产率为84.21%;实验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产程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的压力和痛苦,还能提高产妇的舒适度,降低难产率,确保了产妇顺利分娩,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加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依从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除了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借鉴。
作者: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原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的216例牙隐裂患者的238颗牙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他们的年龄结构、牙位分布、病因等进行统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0到59岁是牙隐裂多发年龄,一般出现在下颌磨牙。此次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5.8%。结论:牙尖斜度过大是导致牙隐裂的主要原因,采用高嵌体和全冠修复是目前佳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束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肺炎患者,根据患者用药剂量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30mg 盐酸氨溴索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60mg 盐酸氨溴索给予临床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给予临床治疗,获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徐铁红;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三种修复方式对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180例单侧大面积第一乳磨牙缺损的患儿均分为 A、B、C三组,各自60例,其中A 组采用金属预成冠修复处理,B组采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处理,C组采用银汞合金充填修复处理,三组患儿皆进行>6个月随访,对比分析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A 组患儿在粘连关系、基牙继发龋、咬合关系等方面皆明显优于B组与C组患儿;A组患儿修复成功率为98.33%(59/60),明显优于B组的85%(51/60)与C组的76.67%(46/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小儿乳磨牙大面积缺损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修复成功率较高,并且粘连关系、基牙继发龋、咬合关系等方面明显更优,值得借鉴。
作者:李江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尺桡骨干双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一种,以青少年为高发人群,主要发生在前臂中下段,极易导致侧方、成角、重叠或旋转移位,若不能妥善处理将会对上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且出现尺桡骨交叉愈合、骨折不愈畸形愈合等合并症。对于尺桡骨骨折的治疗,临床上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现主要从损伤机制、诊断及分型等方面作如下综述。
作者:梁天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总结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50名结核病患者,总结分析其使用抗结核药物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抗结核病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多不良反应。结论:应当及时识别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且妥善进行处理,为抗结核病的成功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杨茂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优质组50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优质组应用优质护理,从依从性及满意度两方面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服药、门诊随访、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评分分别为(6.49±0.85)分、(5.48±0.89)分、(4.08±0.87)分,护理满意度为100.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优质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优质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郑珍娟;王小燕;颜仙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与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为 HIE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1例足月 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 A 30例和对照组B 30例,对照组 A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照组B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参附注射液与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患儿治疗症状改善的情况,同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分,进行三组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①治疗组患儿各项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指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A、B ,差异亦存在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A、B ,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治疗后7天和14天治疗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A、B ,差异亦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与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能缩短神经损伤修复时间,加快症状改善速度,能够优化 HIE现有治疗方案。
作者:彭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于人工流产损伤妇女子宫内膜,引起内膜瘢痕;或孕妇子宫内膜血供不足等因素均可导致前置胎盘。前置胎盘促使孕妇子宫蜕膜生长不全,当受精卵着床后,为摄取足够营养,胎盘伸展到子宫下段。临床上,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发展,检测血压,预防产妇出血性休克;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积极预防产妇水电解质紊乱;临床上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发展,检测血压,预防产妇出血性休克;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积极预防产妇水电解质紊乱;增加产妇血容量,纠正贫血,预防感染,尽快迅速止血,正确选择结束分娩的时间和方法,有利于病人的预后康复。
作者:尹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非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各方面的护理,并随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C V P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结果:有1例由于胰腺出血坏死继发感染,抢救无效死亡之外,其他63例患者在通过保守治疗以及临床护理之后,腹痛腹胀等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患者呼吸平稳,身体其他各项指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功能实验室监测统计结果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必要的时候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朝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原因,提高输液穿刺技术并不断学习药学知识。结果:手术室护士掌握不同原因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皮肤处理方法。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静脉输液外渗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黎美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进入老年后,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肌力减退;骨骼关节和韧带退行性变化,表现为行动迟缓、行走不便等,易发生摔跤、磕碰等意外伤害。此外老年人钙丢失严重,骨质疏松,所以发生意外后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骨折。
作者:刘连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