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
目的:观察、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几年因丙肝而来我院医治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α-2b干扰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α-2b干扰素治疗组的患者需服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安福隆),同时口服利巴韦林片配合治疗,每个疗程3个月,共设2个疗程,患者的每天服用量是500MU。同时常规治疗组的患者需服用门冬氨酸、维他命C作为对照治疗。治疗结束后用患者血清中的HCV-RN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HCV-RNA以及抗一HCV三项指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α-2b干扰素治疗组患者的三项疗效评价指标的转阴率均远远高于常规治疗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α-2b干扰素在用于治疗慢性丙肝时,相较于常规治疗方法,其疗效显著。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流行性腮腺炎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腮腺病毒的嗜腺体性及嗜神经特性已被公认: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但同时合并胰腺炎、心肌炎病例少见,我科于2012月6月10日收治1例同时并发胰腺炎、心肌炎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常青;吴涛;赵润梅;杨晓玲;刘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康妇消炎栓配合广谱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盆腔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硝唑以及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组患者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康妇消炎栓治疗。制定疗效判定标准,评价两组给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单独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7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广谱抗生素对盆腔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用药简单、方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安有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病因与相关因素。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1月接诊的胎膜早破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组,把同期接待的无并发症与妊娠并发症的非胎膜早破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母婴情况及结局。结果:研究组在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肺炎、围生儿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产褥感染、脐带脱垂、产后出血等方面发生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母婴情况及解决不佳,故而要加强孕期检查与宣教,积极对各类高危因素进行治疗与控制,尽量减少胎膜早破发生率,从而提高产妇与围生儿生存质量。
作者:林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方法:使用有关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构建文献回顾的方法,仔细阐述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并讨论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对往年相关文献的回顾,构建出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框架,然后对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路径予以确定或者是再次进行改进。而构建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整个构建过程中工作的细致和避免出现错误。结论: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这种手段可以广泛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贵娥;杨家仙;周红;金素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有效12,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09%,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以及心率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患者肺部微循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对肺心病和并心衰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文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低年资护士急救综合能力培训效果,以提高其急救综合能力。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多媒体专题讲座、护理查房提问以及实物操作演示等培训方法,对在手术室工作(0-5)年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常用急救技术,急诊手术准备、接诊,以及和主治医生、手术科室、供应室及相关科室沟通等各方面内容的培训。结果:培训后3个月低年资护士的理论考试得分为(88.6±3.0)分、模拟应急能力考试得分为(92.9±2.7)分、实际应急能力考试得分为(96.8±2.2)分,和培训前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急救综合能力培训,能够提高其应急能力,进而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李湘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重症病例与轻症病例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按照体温、白细胞数、呼吸频率及心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与轻症病例的发热、口腔疱疹及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口腔疱疹及抽搐抖动易惊等神经系统症状已成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危重信号。
作者:李召森;丁兆玲;王均林;王淑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的效果分析,并探究并发症和置留时间。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尿路手术患者中随机的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了双J管内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置管时间1-24个月。结果:在筛选的120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感染率为5.83%,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8%,住院时间平均为10.32±1.12d ;通过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针对尿路手术患者采用双J管内引流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较为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体检的6860例体检者,按照体检顺序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430例,观察组在体检中采用健康体检路径模式,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体检缺陷发生率、体检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体检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大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中对护理人员采用健康体检路径有助于提高体检工作率,减少体检缺陷,提高体检满意度。
作者:朱小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方法,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加强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方法:建立临床护理教学组织,其中包括有护理部主任,主任助理以及各科护士长,他们负责全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完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制度,保证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能够在临床护理教学和学习中有依据可循。结果:通过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护理实习生对于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显著上升;护士临床护理工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能够促进护理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学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加位乌贝散联合三联疗法在胃溃疡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溃疡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资料做回顾式分析。所有患者依照依照方式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全部进行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口服阿莫西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乌贝散,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4%,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胃溃疡,使用加味乌贝散联合三联疗法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周中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泌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对照组74例采用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7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结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向华;张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所取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方法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利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利用抑郁量表评分(HAMD)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中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比单纯利用心理疏导方法能够取得更高疗效,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所产生的副作用也比较少,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合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8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之间体温(T)、血象(WBC 计数)、C 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组T 、WBC计数、CRP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合用痰热清注射液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聘;陈霁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影响糖尿病足发病率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性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24例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机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的习惯及方式,进而显著性减少糖尿病足发病的机率。
作者:赵文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中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利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进行处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利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利用外固定架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比对照组明显较短,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中患者无1例患者发生骨髓炎,对照组中患者有5例发生骨髓炎,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对于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利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进行处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很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继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2%,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5.1%,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慢性盆腔炎性疼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使用康妇消炎栓加口服中成消炎药如妇科千金胶囊,对照组为传统的抗生素加微波理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成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症性疼痛的效果明显大于传统抗生素加微波理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廉可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对比采取不同采血方法下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07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检验科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受检人员11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两种取血方式对受检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取血方式分别为手指末梢采血和静脉取血,观察和对比两种不同取血方式下,血常规检查各项结果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本组116例选取对象中,两种取血方式下进行血常规检验发现,静脉取血下 PL T 、MCHC、MCV、Hct、Hb、RBC各项检验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梢取血检验结果;而末梢取血下检验WBC水平明显高于静脉血,而两种检验方式下上述各项指标检验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 MCH 项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末梢血中 CV 值明显高于静脉血,对比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静脉采血方式收集检验血样,其检验结果较末梢取血稳定,且检测数值准确,因此血常规检查应采取静脉取血,这有助于医师正确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魏跃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