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

文昌德

关键词:骨外科手术, 感染, 病原菌, 无菌操作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23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统计相应的感染率。结果:患者发生感染和切口类型、病原菌、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患者年龄、手术类型等相关。结论:在骨科手术中多种因素可以造成感染发生,针对这些因素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注意避免感染发生,比如注意无菌操作、增加患者饮食营养、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宣传相关知识等,终达到科学预防控制感染发生的目的。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

    目的:讨论鉴别诊断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方法。方法:介绍临床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主要症状和对应的诊断要点。结果:妇科急腹症和急性阑尾炎容易误诊。结论: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应得到重视,以免误诊。

    作者:王云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卵巢囊肿手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做进一步指导。结果:经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被治愈,治愈率达100%。手术时间(217.23±64.52)min ,术中出血量(489.75±94.83)mL ,肛门排气时间平均(70.25±5.56)h ,下床活动时间平均(19.83±6.39)h ,住院时间平均(28.86±2.17)d。经临床治疗,所有患者的泌尿道症状及神经功能失调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13.75%,其中发热4例,切口疝2例,尿潴留1例,切口2次缝合1例,淋巴囊肿1例。结论: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支原体感染后引起肺炎的50例儿童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诊断的50例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者及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从而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临床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实验组的血沉及CRP指标属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MP-IgM阳性率、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以及血清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因此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诊断时需在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血清分析、MP-IgM实验及冷凝集试验等检验指标结果,综合诊断,以避免误诊及漏诊。

    作者:黄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目的:寻找更优的预防 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 PICC 置管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统计出现发生脱管和进管例数、进入颈静脉例数、出现上臂静脉炎、肿胀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脱管和进管的发生情况、进入颈静脉例数、出现上臂静脉炎、肿胀的情况,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理疗热垫敷、以拉直水平固定的方式、依赖重力配合加压静脉注入液体置管方式这几种方法的结合有利于降低并发症,效果较好。

    作者:李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诊室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抢救与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急诊早期抢救的措施和护理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17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快速的毒物清除,加强解毒、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研究中170例患者中156例获得治愈,8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急诊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迅速将其体内的毒物清除,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科学利用机械通气、解毒剂、血液灌流等方式治疗,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方竹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从文献分析看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研究现状

    目的:了解国内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截至2013年12月的CNKI、万方和维普3个数据库医药卫生期刊中有关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03~2013年文献23篇,主要以横断面调查研究为主(13篇,56.52%),研究内容集中在对照顾者负担的现况调查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10篇,43.48%)。结论:国内研究数量较少,但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存在研究内容局限少、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果存在偏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作者:张璐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采用急诊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急诊中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利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进行处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利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利用外固定架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比对照组明显较短,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中患者无1例患者发生骨髓炎,对照组中患者有5例发生骨髓炎,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对于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利用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引流术进行处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愈率很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继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联合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和对照组(n=10),两组皆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纯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进行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酒后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痊愈率、总有效率、等方面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群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如何做好一名年轻的护士长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医院的服务品质已成为医疗市场竞争的焦点,护士知识水平也随之提升,由此带来的是护士长队伍的年轻化。

    作者:张宜;晏正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男护生专业思想现状分析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男性护士的培养已势在必行,男护生在专业思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选择护理学专业身不由己,对护理学专业认知度低,对护理学专业认同度低等问题。

    作者:贾维宁;米娅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感染性眼内炎眼B超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眼科B型超声对感染性眼内炎诊断的作用。方法:对37例临床诊断为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眼科B超检查作回顾性分析,并将结果与玻璃体手术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眼科B超诊断眼内炎符合率为87.5%,B超显示玻璃体混浊程度、形态、分布的特点,与术中观察结果相符。结论:B超对感染性眼内炎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及处理分析

    目的:对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相关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因接种麻疹疫苗而出现异常反应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紫癜、阿瑟反应、血管性水肿的发生例数及构成比情况,总结相关处理措施。结果:本次所调查50例麻疹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报告中,共25例患者表现为过敏性皮疹,构成比为5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疹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以轻度反应为主,偶见重度反应,需要临床对症处理,加强对异常反应患者的监测,确保接种质量。

    作者:田孟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普外治疗心血管患者时麻醉方法的选择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普外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应采用何种麻醉方法,完善临床治疗方法和麻醉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所收治的1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患者麻醉方式以及治疗结果确定麻醉效果。结果:180例患者中全身麻醉占45.56%,局部麻醉占36.67%,胸外膜麻醉占11.67%,神经阻滞麻醉占5%,麻醉总有效率为100%。16例患者于麻醉后延迟苏醒,22例心律过快,30例心律失常,无后遗症,全部患者于围术期无因麻醉而产生的应激反应和术中风险,无死亡案例。另外诊断过程中对麻醉方式选择的准确性在90%以上。结论:行不同方式麻醉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较为重要的内容,选择正确合理的麻醉方式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预后,适量使用麻醉药物可改善延迟苏醒,所以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治疗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冯勇;杨立东;赵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有效性研究与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3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年龄在24-74岁之间。将这些患者随机地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实验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方面的护理。进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于住院时间,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对于治疗效果的比较,实验组的显效患者要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1.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患者的肝硬化治疗过程中,适当的心理干预取得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这种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的作用,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作者:吕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100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牵引治疗,实验组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以及病人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明显减轻,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毕贵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灸对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艾灸对肛裂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肛裂患者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均行肛裂术治疗,治疗之后,治疗组艾灸创面后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对照组单纯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2周后观察两组肛裂愈合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2.1±3.1d ,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15.9±4.28d ,治疗组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对肛裂后创面愈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海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肋骨外伤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的的应用选择

    目的:观察16排螺旋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59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进行了DR正斜位摄片和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DR摄片见37例骨折,3例可疑骨折。CT 扫描发现45例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 肋骨三维重建在发现骨折,骨折数量及位置上优于DR摄片。

    作者:柯富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做好预防决策。方法:选择2012年2月份至2013年2月份在我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住院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是否使用抗生素。结果:呼吸系统感染占比多数,为78%;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占比15%;消化系统感染患者占比4.5%;其他感染患者为2.5%。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患者的年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患者是否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呼吸系统感染为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类型,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以及是否使用抗生素等,应当针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加以预防,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吴熙;安晓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旨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抽号结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单独用药方法,观察组在多潘立酮基础上给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0例(66.67%),有效9例(3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5例(50%),有效10例(3.3%),总有效率8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冷疗联合弹力绷带用于膝关节镜术后减轻关节肿胀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冷疗联合弹力绷带包扎对于膝关节镜术后是否能够有效减轻关节肿胀。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312例,实验组156例,对照组156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关节镜术后只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的护理之外对患者在术后还立刻使用弹力绷带将患者的患肢自下而上进行包扎,48h 之后将包扎去除并对患肢上的膝关节进行冰敷6h。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后6、24、48、72h对两组患者的患肢膝关节肿胀程度进行测量。结果:经过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使用冰敷和弹力绷带后膝关节肿胀得到明显减轻,两组的膝关节周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疗联合弹力绷带用于膝关节镜术后能够明显减轻关节肿胀。

    作者:张丽美;李蕊;周颖;顾顺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