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黄程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检验结果, 细菌性肺炎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支原体感染后引起肺炎的50例儿童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诊断的50例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者及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从而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临床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实验组的血沉及CRP指标属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MP-IgM阳性率、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以及血清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因此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诊断时需在临床表现的基础上结合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血清分析、MP-IgM实验及冷凝集试验等检验指标结果,综合诊断,以避免误诊及漏诊。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岗位设置管理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刻不容缓。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岗位设置不仅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还是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本文从医院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工作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与聘用。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肥胖2型糖尿病利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其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胰岛素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二甲双胍基础上,以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中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以艾塞那肽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其体质量,对脂代谢进行有效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与意义,在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佳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加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依从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除了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借鉴。

    作者: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接诊的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抽取对象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重建髋关节功能。观察其并发症,术后定期回访,采用 Harris 评分系统对医疗效果进行评比。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14.71%,半髋关节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达到优良水平。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王文辉;李才应;秦明和;叶丹;邹家柳;邓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产科护理学》若干护理诊断的探讨

    随着当前护理医学的不断发展,妇产科护理医学也在逐渐的走向成熟,但是在护理诊断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妇产科护理学》书中对于护理诊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根本上实现对妇产科护理诊断学的认识,从而有效的实现对护理诊断研究,下面就护理诊断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诊断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实现对《妇产科护理学》的认识。

    作者:冀新红;王焕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社区运动

    根据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及时予以有效的心理护理,指导合适的社区运动,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愉快渡过晚年生活。

    作者:范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泌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对照组74例采用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7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结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向华;张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穿术对56例外科急腹症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诊断过程中提供简单、安全、快捷、可靠、有效的依据。方法:分析1年中腹腔穿刺术对56例急腹症患者中52例阳性,根据腹腔穿刺液量、色、气味,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引导临床治疗,56例均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诊断相符52例。结果:腹腔穿刺56例中阳性率为92.85%<52/56>。结论:腹腔穿刺术对急腹症的诊断适应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对急腹症诊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诊断措施之一。

    作者:黄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动脉血气剩余血在危重病患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危重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血生化检验方法,观察组采取动脉血、剩余血生化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失血量情况。结果:TBIL、TBA、LDH、AST 、ALB、HBDH、GLU 生化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LT 、DBIL 及 AKP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平均相对偏移值在实验室允许误差内。观察组利用2.4毫升动脉血就能完成血气分析以及20项生化检验,而对照组完成检验需要9毫升左右的血液。结论:动脉血气剩余血不仅可以完成生化检验且检验结果准确性高,而且能减少患者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郑嫦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039例,术后晚期出血13例,即病例组,另外2026例为对照组,从产妇年龄、再次剖宫产、糖尿病、产褥期感染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发生率为0.64%。经调查分析后,再次剖宫产、糖尿病、产褥期感染三个因素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患者,结合临床原因及影响因素,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能够减少剖宫术后晚期出血症状的发生。

    作者:蔡雅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肖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循证护理对116例肿瘤患者PICC 置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116例肿瘤患者 PICC 置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份-2013年3月份收治的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232例,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的预防肿瘤患者PICC 置管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闻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89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 FM A 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今后可将其作为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辅助措施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韩锋;隋建美;徐源;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碘盐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策略初探

    碘盐检测是确保国民食品安全的主要关口,为了确保人民食品安全、保证食用碘盐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的稳定性。把好碘盐检测这一关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分析数据时一定要实时关注所得出数据的准确实用性。建立适合的检测装置与检测体系,提高该实验的质量检测水平,为了提升碘盐检测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实验性,本文对所进行的实验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并对提高检测精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王爱华;赵德东;韦杰;刘晓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方面应用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方面的应用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骨髓炎、骨关节感染等患有骨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术护理,给予研究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创伤面愈合、感染复发以及住院时间等各方面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换引流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7.8±5.3)天,明显较短;治疗费用为(5589.7±325.4)元,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方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创伤面的愈合速度较快,能够大大缩短治疗时间、为患者合理节省部分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洁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8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为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1日到2013年4月1日我院收治的85名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结果:8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中有2个以上合并症者12例,其中合并新生儿黄疸者4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合并吸入性肺炎2例,合并心律失常3例。上述8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痊愈63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有效的患儿均无后遗症。4例患儿治疗无效后在家属要求下转院,1例患儿死亡。结论:新生儿窒息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对产妇的护理和围产期保健,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做好护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以及正确的护理措施,提高其存活率,存活者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严重创伤的急诊抢救及护理

    目的:对严重创伤的急诊抢救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科学的、及时的抢救以及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尹翠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在剖宫产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模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07月-2013年09月在我院采取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腰硬组和硬模组,腰硬组产妇分娩时实施硬腰联合麻醉,硬模组产妇分娩时实施硬模外麻醉,分析和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腰硬组产妇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硬模组产妇,术中追加麻醉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该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硬模组,两组上述三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产妇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取剖宫产方式分娩的产妇,行腰硬联合麻醉可明显缩短麻醉诱导时间,提升属术中麻醉效果,降低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这对保证母婴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罗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慢性咳嗽19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特点,进行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慢性咳嗽患者194例进行临床分析,按患儿年龄分组,对所有病例进行X线胸片、血清免疫球蛋白、血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沉检查。结果:小儿慢性咳嗽发病主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症、肺结核、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异物、心因性咳嗽等。讨论:小儿慢性咳嗽发病原因有年龄差异,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结合具体病因,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对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后,护理干预对于患者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护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前来我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互相比较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DV T 形成发生率为2.7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43.7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的各项数据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在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易发因素和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蕊;张丽美;周颖;顾顺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