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生菌抗肿瘤机制概述

钟娜;徐庆

关键词:益生菌, 抗肿瘤, 机制
摘要:益生菌是对机体有益的微生物,近研究证明它们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免疫赋活、竞争性抢夺肿瘤细胞的营养及分泌溶瘤物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提高核磁共振检查效果护理研究

    目的:帮助和引导病人顺利的完成核查共振检查,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为临床诊断提供便利。方法: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分为试验和对照两个组,分别进行焦虑抑郁的程度检测。结果:在核磁共振检查前进行心理护理的小组,其焦虑抑郁的程度低于另外一组。结论:对做核磁共振检查的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和全程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朱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莫沙必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6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诊治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莫沙必利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2例,将两组治疗过程中的实施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指导临床诊治小儿消化不良的实践。结果:联用莫沙必利综合治疗的患儿临床治愈率达到96.87%,在症状改善、并发症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2例开始服药2天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继续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查未见异常。结论:莫沙必利可以显着改善小儿消化不良患儿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正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食管型颈椎病65例临床放射诊断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放射诊断疗效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食管型颈椎病患者65例,分别予以食管吞钡的放射诊断、食管的内窥镜和颈椎C T 等检查方案,分析患者检测效果情况。结果:65例患者颈椎体前缘均存在程度不同骨质增生,并且形态存在区别;其中颈椎6发生52例次,颈椎5发生58例次,颈椎4发生20例次,颈椎3发生16例次;同患者可存在多处形成椎体骨赘,颈椎前缘的骨赘高度为5-6.9mm为5例次,高度6-9.9mm为13例次,高度10-12.9mm 为24例次,高度为13-14.9mm 为13例次,高度大于15mm为12例次。食管吞钡的放射诊断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高。结论:针对食管型颈椎病患者予以食管吞钡的放射诊断,方法简单且安全有效,费用花费较少,没有痛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谢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有效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存在不同程度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90例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90例患者中,86例患者病情控制好转出院。结论:认真细致的护理评估、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及并发症得到及时纠正和控制的保证。

    作者:何应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治疗

    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出现焦虑障碍进行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方法:2010年至2012年我院一共接收了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对其进行了治疗研究,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来对患者的焦虑障碍进行分析,通过采取治疗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汉密尔顿焦虑量得出的结果显示,有14例患者存在焦虑障碍,是此次研究患者总数的17.5%,经过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无效,总体有效率为85.7%,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评分显示,治疗前(23.9±3.5)分,2周后(16.2±2.7)分,4周后(9.3±3.4)分,说明2这三个阶段的患者其焦虑情况具有差异,焦虑情况逐渐得到改善。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出现焦虑的情况比较多,发病率比较高,根据临床使用抗焦虑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此次治疗过程中,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让患者得到更加好的治疗质量,对其身体进行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孙俐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在冠脉支架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在冠脉支架术后的随访价值与效果进行观察对比。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分别对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以及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方法下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结果显示:降支支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P<0.05;冠脉支架内径测量数据显示:直径在3~4.0mm范围内支架所占比例为6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P<0.05;分型结果方面,1级支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选择性冠脉造影分型标准,各级别支架所占比例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下,冠脉狭窄诊断敏感度为84.21%,特异性为96.72%,明显高于选择性冠脉造影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随访而言,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水平,可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评估,风险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明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伤椎置钉 GSS 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行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Cobb角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除2例A 级患者外,其余患者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均有1-3级恢复,且本组患者均无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发生。结论:给予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伤椎置钉 GSS 系统治疗可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且术后稳定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立钊;李奇志;张尚普;张景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提高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提高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01~2013.12期间收治痴呆患者46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组患者平均 Barthel得分为81.52±4.73分,对照组仅为69.71±4.59分。实验组患者 MMSE评分由15.47±3.29增加为23.97±4.02。对照组仅由15.50±3.30增加至17.28±3.71。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凌丽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如何做好一名年轻的护士长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医院的服务品质已成为医疗市场竞争的焦点,护士知识水平也随之提升,由此带来的是护士长队伍的年轻化。

    作者:张宜;晏正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社区妇女保健问题及对策初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尤其是更加关注育龄期妇女的孕产保健工作。新环境下,受到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加大了育龄期妇女的婚前检查、孕产检查难度,导致出现较高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畸形率。因此,对社区妇女保健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基层流动人口孕产保健工作进行分析,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来保障妇女保健工作的落实,旨在能够有效提高人口素质水平。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盆腔炎后遗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该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躁狂症的药物治疗现状述评

    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躁狂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它的危害较大,因此引起国内外医药领域的关注。随着研究深入,躁狂症的作用机制也在逐步被揭示,临床上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也层出不穷。因此,对国内有关抗躁狂症类药物文献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找出其中方法学上的不足,提出简明的治疗参考方案,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同时可为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杨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5例,均行优质护理,对其接受护理前后的抑郁状态、舒适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抑郁状态和舒适程度明显优于接受护理前的相关指标(P<0.05);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接受护理(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55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观察组及实验组。在给予地塞米松、异丙酚、咪唑安定及维库溴铵全麻诱导的基础上,研究组应用3μg/kg 芬太尼,观察组应用0.3μg/kg舒芬太尼,实验组应用0.5μg/kg 舒芬太尼。结果:实验组在插管1min及插管3min时心率、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平均动脉压、收缩压指标明显低于研究组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舒芬太尼0.5μg/kg全麻诱导可以有效改善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保障手术的质量。

    作者:赵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单独与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11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入院后1周之内完成 Holter检查以及 TET 检查,检查结束1周以后,对患者进行灌装造影检测,比较3种方法阳性率以及单用 Holter 或 TET 与联合检测对血管病变的敏感性。结果:单用两种方法对各种数量冠脉病变检出敏感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94.3%。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方法诊断冠心病,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和安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莉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治疗的80例幽门螺杆菌杆菌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夹取活检组织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和药敏鉴定。结果:80例均培养出HP,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均敏感,无耐药现象,庆大霉素耐药5例,耐药率为6.25%,克拉霉素耐药27例,耐药率为33.75%,阿莫西林耐药37例,耐药率为46.25%,甲硝唑耐药64例,耐药率为80.0%。结论: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较为敏感,对甲硝唑耐药率高,其次是阿莫西林耐药、克拉霉素和庆大霉素。

    作者:梁李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2012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2012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运用福永街道手足口病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永街道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2012年福永街道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与其他文献相一致。结论: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能评价综合防控措施并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流行。

    作者:甘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乙胺碘呋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乙胺碘呋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90例心肌病合并新功能不全患者,在基础治疗手段相同、进行严密指数监控的前提下平均分为照常组和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加之乙胺碘呋酮进行联合治疗,在对数据进行严格统计和分析以后,得出结果。结果:经过严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结果,90例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在接受乙胺碘呋酮治疗以后,共有80例患者有所疗效,占总人数的88.88%。结论:乙胺碘呋酮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心功能不全疾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

    作者:陈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NDF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Barthel指数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住院总费用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和8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6%和76%,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友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风护理常规的临床护理实施体会

    目的:对中风护理的常规临床实施进行总结,从而使得中医专科疾病的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方法:根据临床护理实施的内容和药店,从患者的用药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专科护理及康复护理等方面进行临床护理的实践。结果:中提高了护理技术参与率和护士对中风护理操作规程的合格率,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结论:实施中风疾病护理常规的临床实践能够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与优势,能够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使得患者更早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莲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