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乙胺碘呋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陈桂玲

关键词:乙胺碘呋酮, 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乙胺碘呋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90例心肌病合并新功能不全患者,在基础治疗手段相同、进行严密指数监控的前提下平均分为照常组和治疗组,对治疗组患者加之乙胺碘呋酮进行联合治疗,在对数据进行严格统计和分析以后,得出结果。结果:经过严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结果,90例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在接受乙胺碘呋酮治疗以后,共有80例患者有所疗效,占总人数的88.88%。结论:乙胺碘呋酮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心功能不全疾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冷疗联合弹力绷带用于膝关节镜术后减轻关节肿胀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冷疗联合弹力绷带包扎对于膝关节镜术后是否能够有效减轻关节肿胀。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312例,实验组156例,对照组156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关节镜术后只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的护理之外对患者在术后还立刻使用弹力绷带将患者的患肢自下而上进行包扎,48h 之后将包扎去除并对患肢上的膝关节进行冰敷6h。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后6、24、48、72h对两组患者的患肢膝关节肿胀程度进行测量。结果:经过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使用冰敷和弹力绷带后膝关节肿胀得到明显减轻,两组的膝关节周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疗联合弹力绷带用于膝关节镜术后能够明显减轻关节肿胀。

    作者:张丽美;李蕊;周颖;顾顺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来3年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取宫内节育器绝经后妇女8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 组直接使用常规法取器;B组取器前2h使用米索前列醇,再应用常规法取器,对比 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宫颈软化情况明显大于 A 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出血量都小于 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绝经妇女节育器取出2h前给其使用米索前列醇,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痛苦,还能够缩减手术时间与出血量。

    作者: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临床探讨

    目的:对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2例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对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2例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中,3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正常,59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62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都超过0.80,62例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中死亡21人,死亡率达到了33.9%。结论: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具有急、危、重等特点,不仅有很高的致死率,而且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很高,需要医护人员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以提高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老年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达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临界CO2萃取五味子木脂素的残渣中色素提取技术研究

    以色素提取率为指标,通过不同温度、时间、料液比等条件对超临界CO2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后的萃余物进行红色素提取技术研究,优化了其色素提取工艺,得出优提取条件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min。此条件下北五味子色素含提取率为1.832%。

    作者:蒋莉莉;陈建光;孙广仁;王春梅;高晓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患沟通在妇科手术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剖析医患沟通在妇科手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入院沟通、术前沟通、术程陪伴、术后指导等环节,来减轻患者思想负担、消除恐惧感。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患者自诉归属感增强、疼痛感减轻、全身异常反应少。平稳度过围手术期。讨论:医患沟通在妇科手术中应用可以住院日缩短,住院费减少,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作者:薛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我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自我管理训练能够使精神分裂症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建立有效地自我管理行为,促进其康复,顺利回归社会。

    作者:朱黎雯;王同芳;张学晖;周永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V SD 负压吸引治疗上肢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 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上肢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30例上肢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例,应用 VSD负压封闭吸引技术治疗创面,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结果:30例应用 VSD吸引技术治疗的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后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严密的护理观察,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积极的营养支持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林少玲;李小金;柯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髋臼骨折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髋臼骨折的患者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髋臼骨折后采用的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髋臼骨折后采用的是保守治疗,两组患者的在接受治疗后的2~5年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随即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及翻修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失血量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失血量(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柏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足发病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影响糖尿病足发病率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性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24例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机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的习惯及方式,进而显著性减少糖尿病足发病的机率。

    作者:赵文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静脉肾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静脉肾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以探查静脉肾造影在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肾脏及输尿管疾病患者85例,使用静脉肾造影进行诊断,对患者的肾脏及输尿管的平片图像进行分析,以诊断出患者的肾脏及输尿管疾病。结果:在本次所抽取的85例患者中,通过静脉肾造影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如下:28例输尿管结石、23例肾盂积水、3例异位肾、2例单侧肾缺如、1例双肾盂单输尿管、1例肾脏肿瘤、11例肾结石、6例肾结核、3例肾占位、2例重复肾伴双输尿管、1例马蹄融合肾,还有4例肾不显影或者是显影迟缓。结论:静脉肾造影能够对患者的肾脏和输尿管进行真实的展现,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穆正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旨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抽号结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单独用药方法,观察组在多潘立酮基础上给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0例(66.67%),有效9例(3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5例(50%),有效10例(3.3%),总有效率8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对黏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诊治的140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140例患者当中80例患者得到治愈,58例患者出现好转,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8.6%。患者在住院当中出现感染的有4例,其中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在经过相应处理之后症状消失,2周为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论:对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来说,要早诊断和早治疗,唯有如此才能使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降到低。

    作者:蒋伟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时间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时间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时间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间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普外治疗心血管患者时麻醉方法的选择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普外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应采用何种麻醉方法,完善临床治疗方法和麻醉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所收治的1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患者麻醉方式以及治疗结果确定麻醉效果。结果:180例患者中全身麻醉占45.56%,局部麻醉占36.67%,胸外膜麻醉占11.67%,神经阻滞麻醉占5%,麻醉总有效率为100%。16例患者于麻醉后延迟苏醒,22例心律过快,30例心律失常,无后遗症,全部患者于围术期无因麻醉而产生的应激反应和术中风险,无死亡案例。另外诊断过程中对麻醉方式选择的准确性在90%以上。结论:行不同方式麻醉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较为重要的内容,选择正确合理的麻醉方式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预后,适量使用麻醉药物可改善延迟苏醒,所以提高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治疗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冯勇;杨立东;赵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48例 COPD 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胸片检查等没有典型性,容易出现误诊;全部患者通过采取整体综合治疗,45例患者病情好转并出院,随后进行继续抗结核治疗。3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原因是并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特异性,胸片检查不典型、检测结核菌素呈现阴性或弱阳性。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预后情况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结核病情的程度及范围、结核耐药性情况、肺气肿的病变程度等,指导患者合理的用药,采取积极的处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永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泌尿外科专科导管规范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泌尿科专科导管护理安全。方法:分析导管护理问题原因,在泌尿科导管护理中引入规范化护理程序,评估导管安全,并改进方法。结果:2012年病区的导管护理问题较2011年明显减少。结论:规范化护理程序在导管护理中有效的减少了护理问题,提高了导管安全。

    作者:高玲玲;戴韻;陈慧英;陈敏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O RS 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O RS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经将所有的患儿均分成两组,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采用补充电解质、使用肠粘膜保护剂与微生物制剂、纠正酸中毒、补液和抗感染等方法进行对症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于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口服或者胃滴注的形式使用 O RS 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的患儿使用O RS联合葡糖酸锌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之后,两组患儿的病情都发生明显的好转,其中对照组患儿显效的有21例,有效的为12例,无效的为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患儿显效的有31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 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无明显不良反应,方法简便,价格便宜。合理补锌对腹泻有明显疗效,可改善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表现,腹泻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凌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量的多少,出血部位,患者身体状况等综合资料而定。高血压性脑出血发展迅猛,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脑疝等并发症。所以,医护人员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极为重要。科学的诊疗方法加上全面精心的护理,可以打大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张国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研究护理对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呼吸、心率等指标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总成功率达97.62%,传统护理组的总成功率仅为83.33%,且前者症状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后者。结论:综合护理组的处理方法更具有应用价值,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和分析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主要特点及其治疗手段,供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30例的病历记录资料做总结分析,对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其治疗方法做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收集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4.3岁,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咯血或咯粉红色泡沫痰、低氧血症伴或不伴呼吸困难、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压积减小为主,多数患者可同时合并有狼疮性肾炎;诊断主要是建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和肺部X线片机CT 检查可确诊;治疗上主要使用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做冲击治疗,同时通过呼吸机来改善呼吸状况,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治疗疗效,同时可采用成分输血及其静脉输注丙种免疫球蛋白做支持治疗;该病预后较差,本组30例患者4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是SLE一个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病不是很多见,但后果比较严重,很多患者极容易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是SLE一个急危重症,通过呼吸机的辅助呼吸及其他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