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秀芬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方面的应用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骨髓炎、骨关节感染等患有骨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术护理,给予研究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创伤面愈合、感染复发以及住院时间等各方面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换引流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7.8±5.3)天,明显较短;治疗费用为(5589.7±325.4)元,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方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创伤面的愈合速度较快,能够大大缩短治疗时间、为患者合理节省部分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洁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三种修复方式对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180例单侧大面积第一乳磨牙缺损的患儿均分为 A、B、C三组,各自60例,其中A 组采用金属预成冠修复处理,B组采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处理,C组采用银汞合金充填修复处理,三组患儿皆进行>6个月随访,对比分析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A 组患儿在粘连关系、基牙继发龋、咬合关系等方面皆明显优于B组与C组患儿;A组患儿修复成功率为98.33%(59/60),明显优于B组的85%(51/60)与C组的76.67%(46/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小儿乳磨牙大面积缺损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修复成功率较高,并且粘连关系、基牙继发龋、咬合关系等方面明显更优,值得借鉴。
作者:李江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临床高危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满意率情况做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治疗依从性。
作者:冉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绝经后妇女无痛取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80例绝经妇女,在加强无痛取环过程的护理。结果:80例绝经妇女均成功取环,镇痛效果100%,手术时间短,阴道出血少,术后观察30~60min后,患者无不适感,精神面貌无异常。结论:加强无痛取环过程的护理,可以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叶国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伴随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抑郁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危害较大的特点,因此引起国内外医药领域的关注。随着研究深入,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也在逐步被揭示,临床上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也层出不穷。因此,对国内有关抗抑郁症类药物文献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同时可为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邓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 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上肢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30例上肢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例,应用 VSD负压封闭吸引技术治疗创面,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结果:30例应用 VSD吸引技术治疗的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后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严密的护理观察,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积极的营养支持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林少玲;李小金;柯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压疮利用康惠尔泡沫敷贴联合金因肽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压疮患者8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康惠尔泡沫敷贴联合金因肽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压疮均完全愈合,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利用康惠尔泡沫敷贴联合金因肽对压疮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压疮尽快愈合,缩短患者的痛苦时间,可在临床上作为一种理想方法进行推广。
作者:徐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至2012年我院共接收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1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共出现了4例并发症病例,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治愈,在一年的随访中,并没有出现1例复发的患者。结论:临床中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经腹子宫全切术能够获得比价好的效果,患者的病灶清除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尺桡骨干双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一种,以青少年为高发人群,主要发生在前臂中下段,极易导致侧方、成角、重叠或旋转移位,若不能妥善处理将会对上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且出现尺桡骨交叉愈合、骨折不愈畸形愈合等合并症。对于尺桡骨骨折的治疗,临床上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现主要从损伤机制、诊断及分型等方面作如下综述。
作者:梁天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传统钢板给予治疗,实验组对病人实施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 Neer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对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杰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切除手术中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对急症子宫切除的病因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6例接受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56例患者当中,17例为正常阴道分娩,39例为剖宫产分娩,手术指征包括29例胎盘因素、16例宫缩乏力、7例子宫破裂、4例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是导致经产产妇发生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导致初产产妇出现这类病症的因素则是宫缩力量不够,一般来说患者曾经接受过子宫手术或剖宫产,就会有很大几率出现胎盘异常。结论:胎盘是引发急症子宫切除的大因素,在对产妇分娩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胎盘异常进行避免和预防是提升产妇安全生产以及降低发病几率的主要途径。
作者:尹艳英;耿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在呼吸科公务员健康体检中实施健康宣传,探讨和分析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此次进行体检的120例公务员体检人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个观察组。对照组:在体检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宣教。结果:经过实施健康宣教后,观察组体检人员的满意度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51/60)P<0.05。结论:在对公务员进行健康体检时实施健康宣传教育,其能够提高体检人员对工作人员服务等满意度,进而促进体检顺利进行,同时为医院开展体检项目提供的一定的帮助。
作者:崔昵;何发艳;褚南疆;陈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新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4%;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7%,远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2.9%,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期间的心衰患者实施新式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是临床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沈莉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后腕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例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12只成人新鲜防腐上肢标本,月肱骨中远段截骨,将肘关节保留,所有患者均经肉眼观察和X 线摄片观察,然后制定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将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仪上,加载2分钟,并采用专用仪器和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对患者受力面积、关节压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压敏片分析,在关节接触面上,大于0.3MPa的接触面积为(125.3±7.8)mm2,平均应力值则为(0.349±0.028) MPa ,而峰值应力值则达到(0.449±0.019)MPa ,另外,月骨接触面积为(63.3±7.8)mm2,平均应力值则为(0.358±0.028)MPa ,而峰值应力值则达到(0.411±0.019)MPa ;随着桡骨短缩的确增加,小舟接触位置应该向着桡侧移位,而月骨接触位置则应该向着侧面移位。经过压敏片分析,发现其着色情况明显减轻,则月骨接触面积无明显的变化。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后会影响到腕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要求要尽量解剖复位,及时纠正关节面移位、桡骨短缩、桡偏等情况,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孔令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护理组采用急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急诊护理及相应的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防止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O RS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经将所有的患儿均分成两组,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均采用补充电解质、使用肠粘膜保护剂与微生物制剂、纠正酸中毒、补液和抗感染等方法进行对症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于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口服或者胃滴注的形式使用 O RS 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的患儿使用O RS联合葡糖酸锌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之后,两组患儿的病情都发生明显的好转,其中对照组患儿显效的有21例,有效的为12例,无效的为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患儿显效的有31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 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无明显不良反应,方法简便,价格便宜。合理补锌对腹泻有明显疗效,可改善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表现,腹泻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凌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儿童重症肺炎易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统或并发症,病情变化快,护理时应从个体差异化(如不同年龄的患儿)、病理差异化(急性期与恢复期,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并发症的差异化、心理差异化、家庭差异化等多方面密切关注分析,并进行对应的干预措施。为患儿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提供体贴的体表护理和合理的饮食管理,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使用对症药物,密切观察和监测病情变化,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强化护患沟通,可以显著提高了患儿治疗效果,有效地减轻患儿病情,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合家长参与式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更能积极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梁冬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应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9例。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牙髓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和牙齿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一次性根管技术对患有急性牙髓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许文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55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观察组及实验组。在给予地塞米松、异丙酚、咪唑安定及维库溴铵全麻诱导的基础上,研究组应用3μg/kg 芬太尼,观察组应用0.3μg/kg舒芬太尼,实验组应用0.5μg/kg 舒芬太尼。结果:实验组在插管1min及插管3min时心率、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平均动脉压、收缩压指标明显低于研究组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舒芬太尼0.5μg/kg全麻诱导可以有效改善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保障手术的质量。
作者:赵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3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年龄在24-74岁之间。将这些患者随机地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实验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方面的护理。进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于住院时间,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对于治疗效果的比较,实验组的显效患者要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1.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患者的肝硬化治疗过程中,适当的心理干预取得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这种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的作用,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作者:吕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