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秀芬
颈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的感染性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临床上也比较容易误诊,感染灶往往可以沿着颈深筋膜间隙下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纵隔炎、纵膈脓肿及心包炎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2010年至2013年共收治6例颈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伴下行性纵膈炎6例病人,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娅;王天祝;陈亚娟;李艳;范希君;陈玮;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诊断方法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COPD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均展开全面检查,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全面检查予以有效诊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濮明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平肝活血祛风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一名双侧或单侧头痛间断性发作5年余的患者治以平肝活血,化痰祛风。结果:该患者服用15付后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血压恢复正常,情绪郁闷现象缓和。结论:平肝活血祛风能有效治疗偏头痛。
作者:李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的护士对于护理评估技术的掌握情况。方法:2013年10月,我院自制护理评估技术的调查问卷,分发给本院的96名护士,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75%的基层医院护士不够重视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技术为良好,为合格,为不合格;合格的护士的护理评估技术是通过专题教育讲座获取的,而不合格的护士从未通过该途径学习护理评估技术知识。结论:基层医院护士应重视护理评估技术,可通过专题教育讲座学习专业的护理评估知识,以提高护理评估技术。
作者:贺小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在体检中心神经内科体检中应用优质护理,探讨和分析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此次进行体检的200例健康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体检人员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体检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体检人员的满意度为97.0%(9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1.0%(91/100)P<0.05。结论:在对神经内科体检中心人群进行体检时实施相关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体检人员对工作人员服务等满意度,进而使得体检顺利进行,同时为医院开展体检项目提供的一定的帮助。
作者:褚南疆;陈婷婷;崔昵;何发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肺部感染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手术切口疼痛,卧床休息等原因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术前、术后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程文燕;王雪华;谢秋如;周芳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开始提高,因此老年人的数目不断增多,由于老年人骨质的软化,致使骨伤病发病率也急剧增长。目前,有很多种治疗骨伤的办法,西医中医,内服外敷等等。本文将具体介绍中医骨伤内治法的经验,以及具体方法的现状。
作者:郭跃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氨溴索与溴已新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120例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名。两组患者均在联合抗炎、抗病毒、持续低流量吸氧、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及机械通气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溴已新4-8mg 静脉滴注bid 治疗,治疗组给予氨溴索30-60mg静脉滴注 bid治疗,7-10天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和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肺功能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组患者在喘憋时间,咳嗽的剧烈程度及痰堵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氨溴索,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显著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曾祥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补肺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0.0%、73.3%),且治疗后的 FVC、FEV1、FEV1/FEV%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补肺汤在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官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我院自2005年8月-2007年8月行胆囊切除术病人共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36-80岁,伴高血压的病人8例,糖尿病的病人9例,同时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人6例,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发生感染。下面把行胆囊切除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介绍一下。
作者:王丽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运动损伤是临床常见伤病之一,主要指运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如何更好的提高运动损伤治疗效果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话题之一,而作为祖国医学中一大瑰宝的针灸在诸多病症中均发挥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运动损伤中的应用同样极为广泛。本文主要通过对针灸治疗运动损伤的相关文献、资料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系统的阐述了针灸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主要方法及积极作用。
作者:陆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更合理的方法应用于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患者的检测。方法:随机抽取经 TP-PA 试验确诊的阳性血清标本33例和阴性血清标本47例,同时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以 TPPA 试验作为确认试验,比较其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ELISA 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96%、95.74%;胶体金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0%、93.61%;ELISA 及胶体金法的试验结果与 TPPA 试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x2=0.25,0;P>0.05),具有一致性。随着 s/c .0.值的增高,胶体金法与 ELISA 法的阳性符合率也增高。结论:胶体金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ELISA、TPPA 方法偏低,可作为一种辅助试验。ELISA 方法和TPPA 方法一致性较好,可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的确证试验。
作者:贾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6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2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的hs-CRP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 -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的水平,并就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 hs -CRP、TG、TC、LDL -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HDL -C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 hs -CRP和血脂水平会随着患者病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 -CRP和血脂联合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秉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门诊药房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精益思路,建立起完善的门诊药房精益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保证门诊药房的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能够同步并行,使门诊药房的就医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有效降低了运行中产生的成本,提高了门诊药房的整体运作效率。因此,精益管理能够保证门诊药房流程的标准化以及管理的规范化,使门诊药房的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邝荣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加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依从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除了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借鉴。
作者: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肺炎患者,根据患者用药剂量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30mg 盐酸氨溴索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60mg 盐酸氨溴索给予临床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给予临床治疗,获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徐铁红;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可乐丽菲露树脂和氟化玻璃聚合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牙体缺损患者186例,其中93例牙体缺损患者使用可乐丽菲露树脂进行修复,另外93例牙体缺损患者使用氟化玻璃聚合体进行修复,对可乐丽菲露树脂和氟化玻璃聚合体在牙体缺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乐丽菲露树脂在牙体缺损患者牙体修复的有效性是83.59%,氟化玻璃聚合体在牙体缺损患者牙体修复的有效性是81.82%。结论:可乐丽菲露树脂和氟化玻璃聚合体在牙体缺损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牙体缺损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且有效提高了牙体缺损患者的满意度,符合牙体缺损患者对于美观度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跃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沟通障碍情况,并分析其对策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儿科病例2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医护过程中的沟通障碍情况,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沟通障碍及患儿家长满意程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儿对护理工作依从性、患儿家长对相关知识掌握度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沟通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能够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明显减少、避免护患沟通障碍的出现,提高患儿的配合情况及其家长的满意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作者:张仁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动脉血气剩余血在危重病患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危重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血生化检验方法,观察组采取动脉血、剩余血生化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失血量情况。结果:TBIL、TBA、LDH、AST 、ALB、HBDH、GLU 生化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LT 、DBIL 及 AKP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平均相对偏移值在实验室允许误差内。观察组利用2.4毫升动脉血就能完成血气分析以及20项生化检验,而对照组完成检验需要9毫升左右的血液。结论:动脉血气剩余血不仅可以完成生化检验且检验结果准确性高,而且能减少患者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郑嫦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分成甲组和乙组两组组,每组40例。利用甲氨蝶呤+清宫术全身治疗甲组,单纯运用刮宫术治疗乙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血清β- HCG 恢复时间上,甲组要明显比乙组高(P<0.05);在住院以及子宫内包块消失等时间上,甲组要明显比乙组短(P<0.05);在治愈率上,甲组为87.5%(35/40),乙组为65%(26/4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要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来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其中较为安全和有效以及与各类型子宫瘢痕处妊娠均适合的方式为甲氨喋冷+清宫术。
作者:杨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