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郑嫦娟

关键词:动脉血气分析, 危重患者, 生化检验,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动脉血气剩余血在危重病患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危重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血生化检验方法,观察组采取动脉血、剩余血生化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失血量情况。结果:TBIL、TBA、LDH、AST 、ALB、HBDH、GLU 生化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LT 、DBIL 及 AKP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平均相对偏移值在实验室允许误差内。观察组利用2.4毫升动脉血就能完成血气分析以及20项生化检验,而对照组完成检验需要9毫升左右的血液。结论:动脉血气剩余血不仅可以完成生化检验且检验结果准确性高,而且能减少患者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治疗的80例幽门螺杆菌杆菌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夹取活检组织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和药敏鉴定。结果:80例均培养出HP,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均敏感,无耐药现象,庆大霉素耐药5例,耐药率为6.25%,克拉霉素耐药27例,耐药率为33.75%,阿莫西林耐药37例,耐药率为46.25%,甲硝唑耐药64例,耐药率为80.0%。结论: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较为敏感,对甲硝唑耐药率高,其次是阿莫西林耐药、克拉霉素和庆大霉素。

    作者:梁李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慢性咳嗽19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特点,进行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慢性咳嗽患者194例进行临床分析,按患儿年龄分组,对所有病例进行X线胸片、血清免疫球蛋白、血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沉检查。结果:小儿慢性咳嗽发病主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症、肺结核、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异物、心因性咳嗽等。讨论:小儿慢性咳嗽发病原因有年龄差异,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结合具体病因,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应用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哮喘患儿76例,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儿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控制好,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对哮喘患儿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及明显缓解,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压疮的综合护理

    本文研究探讨了老年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患者压疮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方法。通过我院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82例高龄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综合护理。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压疮比例,时间、程度都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循证护理强调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及出发点,使护理活动有证可循,强化了预见性护理的意识,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的整体水平的质量。

    作者:田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产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采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已经成为未来临床护理的发展趋势。由于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对分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产科护理工作加入人性化服务意义重大。本文笔者在2011年在产妇临床护理工作加入人性化服务,并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使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进而使妇科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努尔加玛力·沙吾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的治疗与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与防治对策,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且产后出血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56例产后出血病例按出血病因分布依次为41.07%、30.36%、25%、3.57%;56例产后出血病例经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等治疗措施后均获痊愈。结论: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围产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分成甲组和乙组两组组,每组40例。利用甲氨蝶呤+清宫术全身治疗甲组,单纯运用刮宫术治疗乙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血清β- HCG 恢复时间上,甲组要明显比乙组高(P<0.05);在住院以及子宫内包块消失等时间上,甲组要明显比乙组短(P<0.05);在治愈率上,甲组为87.5%(35/40),乙组为65%(26/4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要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来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其中较为安全和有效以及与各类型子宫瘢痕处妊娠均适合的方式为甲氨喋冷+清宫术。

    作者:杨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肿瘤科的126例患者按入住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9%,两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但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显著提高护理满意率、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疾病转归。

    作者:孟晔;刘润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6例创伤性膈疝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3例,开放性损伤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治愈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创伤性膈疝应及时诊断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吴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谈谈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的防治措施

    由于人工流产损伤妇女子宫内膜,引起内膜瘢痕;或孕妇子宫内膜血供不足等因素均可导致前置胎盘。前置胎盘促使孕妇子宫蜕膜生长不全,当受精卵着床后,为摄取足够营养,胎盘伸展到子宫下段。临床上,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发展,检测血压,预防产妇出血性休克;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积极预防产妇水电解质紊乱;临床上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发展,检测血压,预防产妇出血性休克;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积极预防产妇水电解质紊乱;增加产妇血容量,纠正贫血,预防感染,尽快迅速止血,正确选择结束分娩的时间和方法,有利于病人的预后康复。

    作者:尹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紫草三黄膏促进痔瘘肛裂术后愈合的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紫草三黄膏应用于手术后痔瘘肛裂的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28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痔漏、肛裂病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40人,对照组140人,治疗组手术后用紫草三黄膏换药处理创面,而对照组手术后采用常规方法换药,然后对两组患者排便、换药时的疼痛情况以及创面的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后首次换药排便时的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t=4.024,p<0.05,治疗组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也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观察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方法相比,紫草三黄膏应用于痔瘘肛裂术后有显著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肌瘤经子宫全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至2012年我院共接收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1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共出现了4例并发症病例,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治愈,在一年的随访中,并没有出现1例复发的患者。结论:临床中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经腹子宫全切术能够获得比价好的效果,患者的病灶清除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脉压增大对高血压病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脉压增大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的病人80例,同时抽取同一时期高血压没有合并心血管事件的病人80例,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病人为对照组,没有合并心血管事件的病人为实验组,对两组病人采取脉压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病人总体 PP值在40-60mmHg频率高,占总体的65%(52/80);实验组病人总体 PP 值在80mmHg 频率高,占总体的53.7%(43/80),然而40-60频率段当做高血压病人出现心血管时间的初始频率段和对照组病人的 PP的平均值(50.62±7.6)大致相等,所以将60mmHg定义为PP危险界值。结论: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进行预测采用脉压增大,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可以根据脉压增大进行观察,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赵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葡萄膜炎患者4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2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诊治用药实践。结果: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葡萄膜炎患者在临床疾病治愈、症状改善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视力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马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探讨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效果与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门诊部所收治的产妇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对照组50例产妇仅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50例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的治疗方案。对两组产妇的产程以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综合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为(7.2±1.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6.2±2.5)min ,产后30min内平均出血量、2h内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10/5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可缩短产妇第三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以及出血发生率,安全性高,可作为预防产后出血的常规用药方案。

    作者:王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85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原因及其病理特点,对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5例,根据发病年龄分为三组,Ⅰ组为青春期功血24例,Ⅱ组为育龄期功血26例,Ⅲ组为绝经过渡期功血35例,对三组患者施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通过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其中治愈53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5例。结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育龄妇女和绝经前后的妇女中占多数,通过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肥胖2型糖尿病利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其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胰岛素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二甲双胍基础上,以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中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以艾塞那肽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其体质量,对脂代谢进行有效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与意义,在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佳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非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各方面的护理,并随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C V P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结果:有1例由于胰腺出血坏死继发感染,抢救无效死亡之外,其他63例患者在通过保守治疗以及临床护理之后,腹痛腹胀等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患者呼吸平稳,身体其他各项指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功能实验室监测统计结果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必要的时候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朝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以来大肠手术后出现的10例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资料:本组急诊手术作一期吻合的有3例;择期手术,有充分的术前准备,满意的手术操作过程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有7例。均作近端肠管造口后,病人均痊愈出院。在择期手术后出现的瘘的病人年龄均在70岁以上,其中一例年龄达81岁。结论:吻合口漏仍是大肠手术后常见病发症,随作结直肠癌老龄病人的增多,吻合口瘘大多出现在此类老龄病人中,应引起重视;一但发生吻合口瘘,要尽早作近端肠管的造口术,挽救病人生命。

    作者:张仕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强的松与消炎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对比

    目的: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强的松与消炎痛两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亚急性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Ⅰ组与Ⅱ组,Ⅰ组患者采用强的松进行治疗,Ⅱ组患者采用消炎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Ⅰ组患者的血沉情况与缓解时间明显优于Ⅱ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Ⅱ组患者的疗程及复发率明显低于Ⅰ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强的松治疗虽然起效时间较快,但治疗时间长,并且复发情况较高。

    作者:吴小娅;喻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